力洋镇地图
力洋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方特产
力洋镇是宁海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全镇共有耕地19000亩,力洋人培植了宁海土鸡、力洋炭梅、泉丰西瓜、怡绿柑桔、无公害蔬菜、胡陈港水产等六大主导农产品。这些农业资源为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提供的良好的基础。同时,力洋镇东南靠胡陈港,西南临三门湾,有丰富的海鲜资源,现已有自行开发的海边旅游休闲项目如海边垂钓等,有较好的“渔家乐”旅游项目开发前景。力洋炭梅生产地位于茶山山脉,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无污染,纯自然,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杨梅果品的最好之所。力洋炭梅实施“力林”牌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战略,品质优异,属杨梅三个品种群中的乌种,完熟时,果呈紫黑色,个大、形美、味佳、耐贮运等特点,6月下旬成熟。鲜食或加工性能均好。与其它品种相比较,尤其极耐贮运,是外运鲜销的首选良种,商品性极高。力洋炭梅是“绿色企业”“天然水果”。具有生津止渴助消化,利尿益肾防中暑,老少皆宜之功效,是馈赠之佳品。在0~5度低温冷藏可保鲜1周。2001年荣获宁波市优质杨梅名牌金奖、2004年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宁波市绿色农产品、2005年宁波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宁海土鸡是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依托浙江大学的高新技术开发生产的绿色产品,该鸡在纯天然环境下放养,肉色鲜艳,香味浓郁,食味鲜美,无药残,且营养价值较高,对人体有保健防病等功效。宁海土鸡体型紧凑、大小适中、尾羽高跷、颈细。商品土鸡肌肉中的肌红蛋白、肌内脂肪、鲜味物质(肌甘酸、肌酸酐)含量比普通肉鸡增加30%一35%,而异味物质(雄甾烯酮、粪臭素)含量降低25%一30%。胴体表皮呈淡黄包,丰满,切面光亮,有弹性。宁海土鸡原产地在力洋镇,经宁海县政府大力推广,现在宁海土鸡养殖辐射到全县各地,并向周边县市延伸。
社会事业
力洋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人才辈出。九年制义务教育高标准实施,2003年以来,投资上千万元新建了中小学综合楼、初中学生宿舍楼、文正小学工程,全镇中小学添置了电脑、语音室等教学配套设施,教育硬件设施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力洋中心小学被命名为浙江省示范小学,力洋镇被命名为浙江省教育强镇。投资30万元建成了力洋体育活动中心,力洋村被列为县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扇子舞、太极拳、老人门球等群体活动蓬勃兴起。顺利通过市政府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的抽查验收。力洋镇中心卫生院跻身浙江省中心卫生院200强。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955男9787女9168家庭户户数6534家庭户总人口(总)18754家庭户男9651家庭户女91030-14岁(总)38820-14岁男22070-14岁女167515-64岁(总)1302515-64岁男657715-64岁女644865岁及以上(总)204865岁及以上男100365岁及以上女104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344
特色产业
力洋镇共有海、淡水养殖31536亩,其中内塘养殖2762亩,滩涂养殖28771亩,淡水养殖4540亩,网箱140只,浅海60亩,有近海捕捞船只154艘,远海捕捞船只1艘。2005年,该镇水产养殖总量为8398.5吨,产值达7996.25万元。该镇渔民都是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但是这种养殖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抵抗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不强;水产品质量不高;养殖户之间存在着小而散的现象,给技术创新也带来一定难度。为了增加渔民收入,实现海洋渔业经济升级增效,该镇除了对内外塘进行旧塘改造外,还将对传统养殖模式进行转变。在上山、竹山等几个村子建立专业合作社,在养殖上形成规模化、集约化。让那些已经形成规模的养殖大户建立海产品养殖、加工基地,并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增加经济收入。力洋镇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引导该镇现有的国盛、振宁、海静、卡依之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发一些低值水产品精加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利用该镇优越的海洋资源优势,尽可能地招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来力洋镇投资创业,进一步优化经营结构,同时加快养殖户组织化、规模化发展。一方面以水产养殖合作社,水产养殖协会等形式将广大养殖户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各社员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以及生产计划、生产资料供应、科技、信息等各种服务,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另一方面引导养殖大户企业化,建立法人管理机制,以此不断提高自身在水产品养殖行业中的地位,积极争取政府对有关项目的扶持,丰富融资手段,不断做大做强自己。
乡镇介绍
力洋镇位于宁海东部,东南靠胡陈港,西南临三门湾,北依盖苍山,背山面海,镇域面积160.31平方千米,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66万。200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9.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6亿元,工业总产值6.3亿元,三产总值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320元。曾是宁海、象山合并时的县政府驻地,为宁海东部的地理、文化、商贸中心。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物产丰饶。力洋境内省道线、沿海南线、县道力港线穿镇而过,距宁波机场仅60分钟车程,距北仑港65分钟车程,距杭州135分钟车程。力洋镇山环水绕,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湿润性季风气候条件蕴育了力洋丰富的水资源。力洋溪、西仓溪穿镇而过,全镇现有大小水库65只,总蓄水量500万立方米,水质质量基本保持在Ι—Ⅱ级水质范围内。宁海县委、县政府为突破生产要素制约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抓紧了水资源开发,2004年确立在力洋境内的两个水资源开发的县实事工程均已破土动工。投资5000万元的力洋水库续建加固加高工程将使水库库容从460万立方米,增加至1300多万立方米,日供水可达3万立方米。投资5000万元的宁东水厂工程建成以后,日供水可达10万吨。同时,投资上亿元、装机容量1800兆瓦的茶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选点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也已展开。三大工程的建成,力洋镇乃至东部几个镇乡水电问题将得以解决,为力洋注入更新的活力。力洋镇是宁海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全镇共有耕地25000亩。全镇拥有宁海县唯一的五星级、四星级农业龙头企业宁波国盛食品有限公司、宁波振宁牧业有限公司以及宁波海静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卡依之食品有限公司、宁波乡亲浓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基地农业、订单农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力洋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人才辈出。九年制义务教育高标准实施,投资上千万元新建了中小学综合楼、初中学生宿舍楼、文正小学工程,全镇中小学添置了电脑、语音室等教学配套设施,教育硬件设施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力洋中心小学被命名为浙江省示范小学,力洋镇被命名为浙江省教育强镇。投资30万元建成了力洋体育活动中心,力洋村被列为县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扇子舞、太极拳、老人门球等群体活动蓬勃兴起。顺利通过市政府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的抽查验收。力洋镇中心卫生院跻身浙江省中心卫生院200强。就业保障工作全面推进,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统筹城乡一体的力洋镇劳动保障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扎实开展各项就业、保障工作,被评为市劳动保障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力洋境内有盖苍山,主峰高872.6米,年均气温13.5°C,自古就产列为贡品的高山云雾茶,故又称茶山,是一处集观海、游览、避暑、养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茶山峰峦,溪谷均优,以桃花坑为主景区的潭、瀑、峰、峦、壁、竹、木景观壮丽多姿。山顶大摩柱、山摩柱、南峰岗、石船坪、云峰岗环抱着千亩茶园和云峰天地。茶山又是历代道家修炼养生宝地,南北朝高道陶宏景题“真逸”两字于岩壁。据宋代《赤诚志》记载,观音岩为大士海上至此居留之所。山上有三万余亩面积的国有茶山林场,为国际金奖望海茶的主产地之一。在力洋村东北角的山岙中,还坐落着一个保存尚好的清朝早期古建筑群,南宋丞相叶梦鼎的一支后裔聚居于此。宁海县已采取保护措施,并将叶氏宅群作为宁海东线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一处重点。
经济发展
力洋镇是宁海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全镇共有耕地19000亩,勤劳善良的力洋人民培植了宁海土鸡、力洋炭梅、林屿枇杷、年青蔬菜等六大主导产品。2008年,全镇拥有宁海县唯一的四星级、三星级农业龙头企业宁波国盛食品有限公司、宁波振宁牧业有限公司以及宁波海静食品有限公司、宁波乡亲浓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基地农业、订单农业的发展。全镇共有柑桔、板栗、枇杷、炭梅、水蜜桃等特色农业基地10000余亩,其中订单农业基地3000亩;龙头企业年收购蔬菜3.2万吨、小水果3.28万吨、畜产品0.43万吨,为农民年创收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