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乡地图
越溪乡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经济
2008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海水养殖产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一是“海洋经济”升级增效。打响品牌战,成功举办宁海(越溪)首届跳鱼发展论坛,通过商标征集、美食节、推介会、海洋经济发展论坛四个主题活动,创建了越溪海产品品牌“银海湾”,极大的提升了我乡海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品牌战略新的突破。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作用,新增水产合作社3家,新增百亩养殖大户3户,目前已有水产合作社12家,百亩以上养殖大户10户。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完成4个科技项目申报。二是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投资680万元的宁波市万亩产业化基地建设已完成方案设计及上报工作。梅枝田弹涂鱼养殖基地和西白岌蛏子养殖基地已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使我乡海水养殖无公害基地增至3家。投资250万元完成绿赢蔬菜基地农业综合开发;投资200万元的滴水灌溉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届时将极大地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在做好205亩超级稻示范基地和5500亩省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基础上,今年新建立了含硒番薯育苗推广基地。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20万元完成下林水库加固工程;投资65万元完成青山港河道整治工程;七市塘维修加固工程已完成政策处理,进入招投标阶段;投资70万元进行的七市村700亩二期土地平整工程已顺利完工。7处水利责任状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
工业兴乡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2008年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3.1亿元,销售值3亿元,外贸出口值1.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9.5%、40.5%。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引进企业7家,合同利用外资240万美元。引进一家由台商投资成立的宁波林技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万美元。二是规模企业总量有效增加。今年新增规模企业6家,全乡规模企业总数已达16家。2008年我乡规模企业实现产值2.1亿元,销售值2亿元,同比增长40%、34%。三是劳动就业状况不断改善。全乡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431人、技能培训159人、农村“零转移家庭”转移就业111人,同时,越溪、盘屿、下田等5个村创建为“充分转移就业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466男6878女6588家庭户户数4907家庭户总人口(总)13412家庭户男6835家庭户女65770-14岁(总)26190-14岁男14490-14岁女117015-64岁(总)923615-64岁男463615-64岁女460065岁及以上(总)161165岁及以上男79365岁及以上女81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773
发展目标
随着白峤岭隧道的开通和沿海南线的建成,越溪乡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该乡发展目标是在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优势上下功夫,将越溪打造成一个富裕、文明、生态的现代化滨海城镇。
文教强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0年来,乡政府投入200余万元,完善了乡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段的入学率达到100%,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被命名为宁波市教育强乡。群众文化蓬勃兴起。下盘村被命名为市级村落文化示范点,小林、南庄被命名为县级村落文化示范点。越溪乡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朝鲜弘文馆副校理崔溥等43人遇风暴漂入越溪,受到当地军民的热情款待,并在越溪巡检司城住了一宿。崔溥回国后,写了有东方的《马可•波罗游记》之誉的《漂海录》。现越溪境内的巡检司城遗址、崔溥漂流事迹碑等为人们见证了中韩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越溪大败倭寇,使越溪人民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医学女科学家夏海英博士、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杨肖娥教授、全国劳动模范应四官等都出生在山明水秀的越溪乡。越溪境内还有石马峰、油盐寺、白岩山等风景名胜。
城建美乡
村镇基础建设步伐加快,乡村面貌日新月异。2000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建造通村公路33条,硬化道路2600平方米,2005年实现全乡村村通公路。长270米,宽32米的穿乡公路的建成,拉开了小城镇建设的框架。农村改水工作稳步推进,29个行政村完成一次改水,有效地缓解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快速的原则,着力缓解群众饮水难问题,确保全乡人民都能吃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根据创建环境优美镇乡的要求,加大对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力度,各村配备好保洁设施,落实好保洁人员,做到“户袋装、村收集、乡转运”,形成乡、村、户三级联运的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模式。化大力气做好集镇中心区的“净化、绿化、亮化”工作,着力提高集镇区建设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广泛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大力培育弘扬宁海精神。积极推进依法治乡战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认真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观念,基层干部队伍的基本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