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宁波市地图 > 宁海县地图 >
前童镇地图
前童镇相关地区地图:

现状

近年来,前童镇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强镇,以旅兴镇,目标是努力把前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村镇协调发展的宁海特色铸造业基地和浙东生态文化旅游强镇!,压铸是前童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该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碰到的难题。2003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达47%。其中40余家压铸及其配套企业占据了全镇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涌现出了“蓝宝石”燃气表具厂和“海裕”大众部件等一批较大企业和优势产品。前童拥有完整古建筑群,灿烂人文景观和优美自然风光等丰富旅游资源,通过几年的努力,前童已基本形成了以传统建筑风貌和民间生活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开发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区、梁皇山风景区、石泄龙吟景区和福泉山景区四大旅游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前童经济的新亮点。前童在农业方面积极围绕主导产品促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效益;在城镇建设方面坚持古镇传统风貌保护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并行的原则;并扎实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全面提升计生依法管理水平,推进群众性文体建设,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行政区划

前童镇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前童;柘湖杨、大郑、板岭陈、梁皇、岭南、双桥、联合、妙湖、桥头杨、塔山、上溪、竹林、官地、栅下、小汀、鹿山、鹿分。镇政府驻北大路5号。

地方特产

特产有前童香干、霞客饼等。前童三宝:前童豆腐、前童空心腐、前童豆腐干

交通状况

交通有省道甬临线、同三高速穿越南北。县道有梁皇——前童,前童——下陈,前童——下洋陈。

乡镇特色

前童镇位于浙江省宁海西南。前童给我们更多的,是它那沧桑的、憔悴的美丽,最完美的宁静。“回字”结构的八卦街巷,说到江南古镇,总不免要和小桥流水相连。似乎唯其如此,才相匹配。前童也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景致。街径卵石铺就,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街巷异常狭小,建筑异常密集,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村落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童姓祖先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潺潺溪水挨户环流,人人可在溪水中洗菜净衣,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
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比起一些出名的古镇,前童还是未开发的古村落,走在幽深的巷子里你甚至有可能看到家养的猪,或是不经意掉下来的蜘蛛。也少了商品经济的侵袭而更好地保存了民风民俗。墙是因为沧桑而灰暗的墙,房是因为年久而灰暗的房。老街两旁都是长板门面的店铺。紧邻老街是一幢幢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梁枋门窗上满是雕饰,精巧的跃鱼马头墙和脊塑墙花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马头墙是古代江南富户官宅威势的象征,据说级数越多,职位越高。墙面嵌着雕花石窗,外墙上塑浮雕文字,墙尖塑着冲天而起的跃鱼和飞龙,寓含“鲤鱼跳龙门”之意。门柱上那两只活动的倒挂狮子,门墙上一对瓷盆中各饰有5只飞舞的蝙蝠,象征着五福临门。大祠堂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大厅有32根大圆柱,好比32颗象棋子,隐含全局一盘棋之意;每根柱子中间大,两头小,是典型的隋唐风格明式建筑。
一个活着的生动小镇:游客看到的是大量原住居民在这老房子里日复一日真实生活的画面。不论你在哪条街巷,只要面含微笑,你可以随意推开门进入宁静的四合院,有时也会碰到几个劳作的匠人,他们也并不与你答话,甚至不会抬头留意你是否将宅子里的东西顺手牵羊。是的,信赖别人也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美德。前童是一个活着的生动小镇。路边是幽碧的流水,身旁是青砖墨瓦,脚下是嵌图道地(天井),它们历经风吹日晒而古貌犹存。看那寂静屋檐上那些风中瑟瑟摇晃的野草枯茎,耳边仿佛传来远古的声息。古镇的夜是真正的黑夜,只有寂静的古树,老宅院和隐约可闻的流水声,给人一种深沉的寂寥感。当古镇这纯洁的黑缠绕在我们的周围时,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了光的内涵。徜徉在古镇漆黑的夜晚,正好去细细体验心灵净化的旅程。

旅游资源

前童拥有完整古建筑群,灿烂人文景观和优美自然风光等丰富旅游资源,前童已基本形成了以传统建筑风貌和民间生活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开发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区、梁皇山风景区、石泄龙吟景区和福泉山景区四大旅游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前童,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韵浓重的乡村画,一段美轮美奂的江南丝竹调。前童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善以及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至2005年仍保存有1300多间各式古建民居。这里,“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白溪水缘渠入村,汩汩溪水挨户环流,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为江南集镇独特之奇观。八卦水系,哗哗鸣唱,幽幽潜行,流遍家家户户,不是水乡,胜似水乡。前童镇西北与东南边境群山环列,西北边境之梁皇山主峰海拔768.2米。中部为平洋。主要溪流有白溪和梁皇溪。白溪由西面岔路镇进入境内,流经前童村前,然后东出竹林村。梁皇溪源出梁皇山东南麓,经前童村后,迂回至竹林村后,汇于白溪。梁皇山南麓有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之梁皇寺(崇福寺)。明代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曾过梁皇山。前童南岙山麓有明初儒士童伯礼营建之石镜精舍,方孝孺曾在此讲学。塔山、鹿山峙立东西两侧,景色秀丽。孝女湖、庙湖、致思厅、学士桥、南宫庙等古迹,今尚存。明初方孝孺所设计之童氏宗祠建筑,仍大致完好。明洪武年间所建的宗祠,已引起省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大众的赞赏。鹿山有革命烈士墓及碑亭。前童历代人才辈出。在科举时代,前童有功名者200余人,近代史上人才辈出,其中有25岁任浙江临时都督的童保暄。整个前童镇有村古、民朴、泉神、山秀的特色。竹林村浙江樟树王、南岙方孝孺手植柏等名木古树弥足珍贵,神奇的连头药泉令人惊叹,巧夺天工的工艺珍品选进了北京故宫和人民大会堂,梁皇山为徐霞客写游记的首站,风光秀丽的鹿山、塔山、石镜山吸引着四方游人。境内东北覆船山之巅有福全寺。有王槐秋领导的浙东游击队“铁流”纪念馆。福全寺与附近莲头山为该县旅游胜地。2007年6月,前童镇荣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完整的古建筑群:前童经历了760余年的发展,留下了一批明清时期完整的古建筑群。这批古建筑群以古祠、旧宅和老街为主体构成。其中童大宗祠建造于明初洪武18年,占地1.2亩,檐头四注,两廊发阁,南设戏台,北存祀室。其他环村而筑的“俨思祠”、“永言祠”、“崇本祠”等数十座小祠,分别建于明天启、清顺治、乾嘉年间,历经数百年轮廓依旧。古祠周围是黛青粉墙的道地(四合院),“群峰簪笏”、“职思其居”、“欣所寄”等40余个道地,几乎完整无损地保留着清代乾嘉年间的风貌。
灿烂的人文景观:前童素称“诗礼名宗”。早在明初,童氏先人就筑“石镜精舍”,以聚六经群书数百千卷,礼聘方孝孺先生课教子弟,开启文明。自此,“读书不求闻达,亦足变化气质”,便成为童氏先人信奉的要旨。“谨节堂”、“聚书楼”、“集贤斋”、“天、尺木草堂”、“鹿鸣山房”、“德邻书院”,一座座充满文化内涵的明清时期书院相继建立。从这里,仅童氏获取功名者202人。至2005年一张张贴在厅堂里壁的中举捷报仍清晰可辨。文化上的先着,造就了追求光明和知识的民风。辛亥革命浙江省首任临时都督童保暄、民国和建国后首任县长,均出自该村。截至2005年,该镇共有教授、书画家、作家、表演艺术家、医学家、高级工程师等百余人,博士6名。
优美的自然风光:前童北依梁皇山,南临白溪水,塔山、鹿山两景点缀东西,是一座山环水绕的江南集镇典型。镇前镇后,古木掩映,镇北三棵古杏树,已逾千年树龄;村南金桂植于元代,古镜精舍六株古柏为明代大儒方孝孺亲手栽培。更奇特的是,千余户人家的集镇布局别致,清澈见底的白溪水由渠入镇,家家绕水,户户贯流,最后回灌田园,虽非水乡,胜似水乡。
独特的元宵灯会:前童的元宵灯会主要纪念村里的有功先人。先祖率族人从村外10里的白溪开沟引渠获得成功,自此,沙田变肥,薄地成沃。为庆祝祈求丰收,也为纪念遗惠于民的先祖,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流动的灯会——行会。行会以鸣群锣、抬鼓亭、放铳花等程式进行。行会时,手提的、肩挑的、车推的数百面铜锣,穿走于大街小巷,声若万马奔腾;入夜,各房抬出18杠造型精致、风格各异的鼓亭,缓步而行。鼓亭上戏曲人物立坐,灯饰高挂,宛若金龙狂舞,气势磅礴;尔后,用硝磺、木炭等自制而成的铳花筒(类似于今天的焰火)搬上高棚施放,色彩缤纷,别具一格。灯会活动期间,各地观赏人群蜂拥而至,争睹为快。
绝伦的工艺精品:前童是个五匠之乡,尤其以木匠和雕刻为代表。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一顶花轿和一张木雕嵌镶床皆出自前童。由县文管会收藏的木工雕花床更是清末前童雕匠的代表手艺。前童家家户户,几乎都保存着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雕花床、八仙桌、红橱、蔑丝箱等精致家具。古老的民居里,拱斗、雀替、柱饰造型千姿百态。山墙上堪称一绝的石花窗,林林总总200余扇,其图案没有一幅雷同。2005年,前童仿古工艺厂,巧匠聚集,专门生产竹、木雕制工艺品,产品古朴典雅,独具一格,数量达数百种。该厂生产的木雕龙舟,被选入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