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乡地图
龙泉乡相关地区地图:
9.四川省绵阳盐亭县龙泉乡
基本概况:龙泉乡地处盐亭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与玉龙、高灯和射洪县仁和、天仙等乡镇接壤,幅员面积23.6平方公里。辖12个村,100个社,有农户2761户,农业总人口8412人,承包人口8393人。耕地面积10168亩,农业人均耕地1.2亩。全乡森林覆盖率28.6%。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31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8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30万元,实现税利12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80万元。通过增收节支,厉行节约,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实现财政三年减亏100万元。经济发展:乡内经济以粮食、生猪、蚕桑、棉花和劳务输出等骨干项目为主,2001年粮食播面17941亩,产粮3974吨;种棉2000亩,交售皮棉500担,交售居全县第一;养蚕发种2144张,产茧1480担;生猪出栏7317头,其它草食牲畜出栏350头,小家畜饲养量达到180000只;油料播面2263亩,总产220吨;生产蔬菜、水果2427吨;劳务输出1300人,收入752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1944元。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1人,小学12所,在校学生758人。乡文化服务中心下设文化站1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个。村级广播室12个,有线电视用户1300多户。2001年投资120万元,建成了玉龙莲花桥至龙泉场镇7公里四级标美油路和场镇街面拓宽整治6500平方米。新建灌溉渠700米,整治维修水库2座。2001年全县综合目标考核评为县委县府“先进集体”,县委县府公路路网建设二等奖,县府棉花工作先进集体,县委县府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市委市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县委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县委“六好”党委。
4、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乡
武汉市江夏区龙泉乡,是个养螃蟹大乡,全乡组成22个农民养蟹联合体,吸纳资金约110万元,购买中华绒毛蟹苗145万只,投放到养殖水面中。据估计,仅养螃蟹一项,全乡农民可获纯利340万元,人均192元,约占今年农民新增纯收入的64%。龙泉乡13个村,有9个村濒临湖畔,可用水面2.5万亩,其中1.5万亩适宜养蟹。乡领导因势利导,为农民入股养蟹把关引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他们先后从外地聘请养蟹技术人员,来乡进行巡回技术讲座,培训技术骨干;从上海市崇明县请来养蟹专业户作示范;经常向蟹农提供市场信息,并在武昌设立摊位,作为成蟹集散地,使全乡农民养蟹热情高涨。7、陕西省泾阳县龙泉乡
县境内东北部,东与三原县鲁桥镇隔清河而望,南与泾阳县云阳镇隔冶裕河而治,西与本县蒋路乡为临,西北方向为泾阳三原淳化三县共治的嵯峨山,距泾阳县城15公里,三原县城9公里,距西安市区50公里,乡政府驻地岳家村,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4326人。龙泉乡西北为石灰岩山系及黄土台原最高海拔1432m,东南为平原地带平均海拔420m,可耕地总面积36000亩,西北部地区以生石灰生产为主,农业生产葡萄,苹果,小麦,此地为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林业发达,有占地面9千余亩的龙泉山庄一座。东南平原地带以生产各类大棚蔬菜为主,现有占地面积60亩的龙泉蔬菜批发市场一座。西北部嵯峨山属唐德宗李适崇陵陵区,属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泉中学原为明朝嘉靖年间的龙泉寺,现有石碑及雕塑若干,本乡龙泉乡即以此寺得名。龙泉中学原为明朝嘉靖年间的龙泉寺,现有石碑及雕塑若干,本乡龙泉乡即以此寺得名。8、河南省叶县龙泉乡
概况:龙泉乡位于叶县东南部,北临仙台镇,西连旧县乡,南接辛店乡,东与舞阳县隔河相望;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万亩;辖龙泉村、权印村、郭吕庄村、北大营村、牛杜庄村、全集村、娄凡村、慕庄村、铁张村、大何庄村、冢张村、南曹庄村、小河王村、小河郭村、大湾张村、大来庄村、赵庄村、齐庄村、王楼村、彭庄村、碾张村、贾庄村、草厂街村、南大营村、沈庄村、武庄村、雷岗村、白浩庄村、莫庄村、节楼村、辛单庄村、李明己村、卸营村、胡营村、单营村,35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2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8万人;境内有汉、回两个民族。龙泉乡属全县较为偏僻的乡镇,境内无国道、省道,交通相对闭塞,是典型的农业大乡。2007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34267万元,增长17%。财政收入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9元,增长25%。乡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财政工作:2007年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财源建设,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培育财源支柱,鼓励和引导群众多种烟,种好烟。积极推进私营企业发展,强化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财政收入307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创造宽松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结合龙泉乡情、村情,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粮食深加工为主的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产值62830万元,工业增加值20280万元,占年计划的140%。实交税金33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03%。完成规模以下工业产值32240万元,占县分配任务的10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03万元,占年计划的144%。其中,1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3194万元,10万元-49万元项目投资2294万元,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815万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59%,153%和115%。
蔬菜产业化及食用菌生产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该乡新增露地蔬菜720亩,占县分配任务的120%。食用菌种植510万袋,年产值1200万元,占县分配任务的117%。全乡融资近130万元,建起了占地30亩,16个标准化大棚的双孢菇种植园区。园区建成后,乡里引导种植户成立双孢菇协会,制定协会章程,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以每月3000-5000元的高薪从夏邑聘请技术人员,对双孢菇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2007年秋季每座菇棚年产量近30000斤,产值近30万余元,今年春季可望收回成本。由于双孢菇种植以麦秸、玉米秸秆、牛粪等为原料,就地取材,再加上双孢菇市场前景十分可观,群众种植热情高涨,发展势头良好。受到市县领导的关注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畜牧工作:积极实施“畜牧强乡”发展战略。一是在巩固提高老园区的基础上,再建一批新畜牧园区,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辐射和带动全乡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其次是强化畜牧防疫,最大限度地降低动物疫病在该乡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切实做好屠宰检疫,加大动检执法力度,确保无一例病死畜禽流入市场。全乡规模养殖户300户以上,新建畜牧园区1个,巩固老园区2个,全年畜牧产值17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
林业生产:乡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产,今年以来全乡完成四旁植树9万棵,义务植树21万棵,林业育苗160亩。新建林网1.2万亩,完善林网1.8万亩。成片造林3800亩,新增经济林180亩。“村村通”道路绿化率100%,林木保护成活率85%,实现林业产值480万元。
烟叶生产:积极实施科技兴烟战略,扶持和引导群众多种烟,种好烟;规模种植,规范管理;技术指导,跟踪服务,责任到人,奖罚兑现。对烟农免费供应烟苗、农药、化肥、地膜、红薯苗,落实烟叶面积7500亩,占县分配任务的100%。投资41万元新建炕房69座,漂浮育苗大棚60座,烟田新打机井21眼。300亩以上的种烟大户1户,100亩以上的9户,50亩以上的8户,初步形成了规模种植,集约化管理的良好势头。2007年烟叶收购完成83.3万公斤,公斤均价11.8元。实现烟叶特产税215万元。被市、县政府授予烟叶生产先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