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泰州市地图 > 姜堰市地图 >
娄庄镇地图
娄庄镇相关地区地图:

组织建设:

全镇共有54个基层党组织,其中村级党组织23个(19个村党总支部和4个村党支部),机关、企事业党组织28个(1个党总支部和27个党支部),养鸡协会党支部1个,工商个协党支部1个,驻慈溪流动党员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2339人,其中在岗职工党员490名,女党员325名,35岁以下党员784名,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党员218名。

2、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娄庄镇

娄庄镇位于灵璧县南西部,东临灵西乡,南连黄湾镇并与固镇接壤,北傍新汴河,西濒长集乡及埇桥区大店镇,素有灵璧西大门之称,地理位置优越。303省道自东向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灵西运河纵贯南北,另有北沱河经该镇流过,水源充足。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

乡镇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娄庄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业结构初步形成畜牧、水果、蔬菜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该镇拥有皖北最大的特种水产养殖场、长集黄牛基地和娄庄种猪厂。为早日把娄庄镇建成工业镇,我们将致力于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经济概况:

娄庄地处三市交界处,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集镇经济繁荣,百业兴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经过娄庄人民的辛勤耕耘,娄庄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教育、科技、体育、群众文化先进镇,安全文明镇,卫生镇和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亿元,财政收入6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68元。实现农业现价产值2.52亿元,农业增加值1.39亿元。建成优质稻米、专用小麦、双低油菜、食用菌、大棚蔬菜、畜产品、禽蛋等七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东桑、西菇、南经、北水的农业区域特色。实现工业现价总产值30.5亿元。纺织服装、波纹管制造、换热器、冷轧辊等4大产业板块初步形成,医疗器械、废旧轮胎循环加工利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10.1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5亿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网络信息等新兴行业,培植农民经纪人队伍。依托交通便捷的优势,发挥集镇集聚功能,培育专业市场、运输专业村组,促进了农村商贸发展。历年来,小城镇建设累计投入3亿元,建成面积6.84万平方米。从提升小城镇的品味入手,逐步建成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园林镇。

产业发展:

农业:娄庄是江苏省著名的食用菌基地,所产的香菇、平菇、金针菇、木耳、灵芝畅销海内外。无公害大米深受京、沪等大城市客户的青睐。波尔山羊养殖基地不断扩张,养殖户越来越多。此外,娄庄的西瓜、草莓、蔬菜、蚕桑等农副产品也颇具特色。娄庄的工业经济有着良好的基础。八十年代初,娄庄就是苏中地区小有名气的“电器之乡”,各种电器小产品畅销全国。而今,娄庄的工业产品已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拓展,产品涉及机械、建材、电子、食品、纺织、服装、化工等行业逾百个品种。波纹管制造和纺织两大产业成为娄庄镇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娄庄是建筑之乡,四大建筑公司的7000多名建筑精英常年奋战在北京、上海、深圳、内蒙等地,以优良的建筑质量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城镇化:娄庄的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自1996年小城镇建设拉开了序幕以来,扩张白龙路,新建人民路,开辟树人路,由此,娄庄镇拉开了不断扩张的架势:西沙路、北环路相继竣工,娄庄小学、娄庄医院整体拆迁,娄庄中学大规模扩建,烟墨小区、树人小区、恒鑫小区相继投入使用,电信大楼、镇政府大楼、银行大楼等高大建筑物相继涌现,随着三号河的护坡工程结束,人们惊奇的发现娄庄镇变高了,变大了,变美了。一个新型的小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娄庄的交通十分便捷,每日有班车直达县城姜堰、省城南京,还有豪华客车直通上海。乡村公路也大为改观,90%以上已变成了水泥路,客货车通行无阻。
教育:娄庄镇的教育发展十分迅猛,文革前娄庄没有高中,娄庄中学已成为具有10轨的完中,占地面积120亩,师生2000多人,高考成绩连续10年名列姜堰市农村中学第一位。此外,娄庄小学、行知小学的办学质量也很高,多资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医疗:娄庄的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娄庄医院设施完善,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平,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洪林医院对治疗精神病人有显著效果,对外有一定知名度。21世纪的娄庄,是海内外客商投资的沃土,这里有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大批的技术工人是商家创业的最可贵财富。21世纪的娄庄,也是人们安家乐业的天堂,良好的医疗、教育条件,优美代舒适的环境,廉价适用并相当豪华的商品房会让人享受无尽的快乐。娄庄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这里人文资源丰富,烟墨溪头的文化积淀,烟墨公园的秀丽景色,净土古寺的悠悠钟声,这一切会让人流连忘返。娄庄的餐馆不下数十家,几十道别具特色的地方名菜等待海内外宾客品尝。

历史发展:

娄庄地区属里下河南缘。古时候这里是一片海滩,长着茂密的柴草。在江水、淮河、海水的反复冲击下,经历过几度沧桑。从戈家池以南到新通扬运河边的狭长地带,地面二米以下就埋藏着数层泥炭,这便是当年海边柴草埋入地下炭化的结果。三十年前,当地不少人挖这种泥炭作为燃料。大约在东汉时期,娄庄镇东北角的东阳村开始有人定居。因为这里地势较高,在与之一河之隔的海安县青墩村,考古专家曾挖掘到汉代遗址。东南角的白龙桥村(现已并入新龙村)据传在梁武帝时就已建起了梁王庙。娄庄本镇的历史其实并不遥远。清朝初年,瓜洲娄姓商人举家来此创业,开办陆陈行,做粮油交易。从此,始有娄庄之称。后来娄姓商人发了财,衣锦还乡,因此,今天娄庄镇并没有一户姓娄的人家。娄庄在抗日战争时期属紫石县,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民主政权,属白米区。1958年建立了娄庄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娄庄乡,1990年被批准为建制镇——娄庄镇,2000年3月与洪林乡合并,组建成新的娄庄镇,镇政府驻娄庄镇区。

历史传说:

娄庄境内虽然河道很多,密如蜘网,但很少有宽阔的水面,绝大多数都是弯弯曲曲的小河,这给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而人们就在河道上架起很多桥梁。娄庄地区地势低洼,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三米,易受水淹。旧社会曾有“三年就有两年淹”之说。人们为了祈求神明保佑,建起了很多寺庙。桥多、庙多是娄庄地区的一大特色。这里的每一座桥、每一座庙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在唐朝武德年间,有一白面书生来到娄庄,结芦为舍。每天晨钟一响,书生就赶到拜佛诵经,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几十年过去了,当初寺内的小和尚已经须眉皆白,老态龙钟,唯独书生依然青春长在,光彩照人,众僧皆惊讶不已。一日书生对僧人说:“我本西海泾河龙王之子,因犯天条,逃亡在外,受观音菩萨点化,来此忏悔,现已功德圆满,我将去西天护送取经人。”言毕,化作一条白龙腾空而起,消失在西边的天空。后来人们就把书生茅屋旁的小桥称为白龙桥,书生常去净土寺的那条路称为白龙路。清朝初年,净土寺已经残破不堪。苏州富商王开杰在娄庄创业,见此情景,倾其家产于乾隆九年重修净土寺。1998年,净土寺从东阳村迁至娄庄镇树人路。红庙。始建于1825年,内供关圣帝菩萨。庙四周环水。过去每年二月十三日,四邻八乡的村民划船前来上香敬佛,后来逐渐演变成二月十三会船节。这一天,红庙外的广场搭台演戏,庙四周的大河百舸争流,龙舟竞发,这一古老传统如今已经恢复。烟墨溪与子由桥。清代中叶以后,为了躲避战火,不少江南名士纷纷举家来苏北安身。清代著名大学士纪晓岚的玄孙纪少卿也看中了娄庄这块风水宝地,率领庞大的纪氏家庭来此定居。由于纪氏家庭皆是文人,他们很快便与娄庄本土的邰、祝、黄、王四姓子弟中的文人互相结识,在溪头清洗笔墨,天长日久,溪水变黑,于是他们便把这块地方称为烟墨溪头,即今娄庄烟墨公园内。公园内九十高龄的老学究刘愚的一副楹联:“烟墨名园繁花似锦,洪都旧序胜友如云”,真实地反映了当年的盛况。由于纪氏家庭家大业大,他们在这条溪水上建起纪卫桥,即保卫纪家庄的大桥,后来又改名为子由桥,看来是纪家有逐步放弃了封建思想,让子孙们获得更多的自由吧。十八角桥。桥名是由清朝卞庄屋(原娄庄境内的一个大地主庄园)的一位秀才取的。从娄庄到卞庄屋仅三华里,这条小河竟有十八处拐角,故得此名。古时的木桥已毁去,水泥桥仍然沿用原来的桥名。在娄庄老街南边的河上,依次横跨着四座桥:牛桥、鸡桥、疯桥、凤凰桥。相传在很久以前,庄西头有一个放牛娃,庄中间有一个养鸡的姑娘。这牛郎与鸡姑经常见面,青梅竹马。后来两人长大了,私订了终身。庄上的大地主黄三爷的恶少见鸡姑长得十分美貌,多次登门求亲未成,就生了歹毒之心,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将牛郎杀害,抛尸河中。听到牛郎死去的噩耗后,鸡姑疯了,整天在桥上嚎哭,最后,跳进河中自尽了。后来,人们在鸡姑殉情的地方看到一对美丽的凤凰冉冉升空,不住地哀鸣着向东南方飞去。从此,这牛桥、鸡桥、疯桥、凤凰桥的名字便一直流传下来。娄庄的庙多是出了名的。除上面提到的净土寺、梁王寺外,还有南庙、北庙、前庙、后庙、野庙、财神庙、曹官庙、三里庵、前至庵、极乐庵等大小近三十座庙宇。庙多,僧人也就多。僧人雪烦少年时就是在娄庄的极乐庵剃度出家的。后来曾在镇江、南京等地名刹任方丈,并担任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