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溪镇地图
淤溪镇相关地区地图:
扶持无公害产品支柱产业发展
近年来,姜堰淤溪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质农水产品。目前,全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2.5万亩,占全镇耕地的近七成,加上1万亩无公害水产品生产面积,全镇年认证无公害产品量达25万吨。淤溪镇是姜堰市有名的“鱼米之乡”,全镇现有耕地4万多亩,水面2万多亩。“淤溪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我们始终致力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打造绿色无公害的品牌。”淤溪镇党委书记滕宝根说。该镇农技、科技、水产等部门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联合制定了无公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四大家鱼、特种水产等生产指导意见,相关单位还在各村田头、塘口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定期开展质量全程监控,确保质量有标准,技术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培育、拓宽市场,实现产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是该镇扶持无公害产品支柱产业发展的一大措施。据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卢跃林介绍,去年以来,全镇累计投入250万元,沿路、沿河、沿桥大力培植“田头市场”。政府将原武庄、卞庄两个村近5000亩连片农业开发区内的6公里砂石路改造成硬质化水泥路,新建了吉庄、孙庄、里溪、淤溪等村的田间砂石公路长达15公里。如今,山东、安徽、上海、南京等地的农副产品贩运车,直接开到田头现场采购,为无公害产品远航开辟了“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该镇水产技术服务站积极与省淡水研究所、广州海洋渔业局、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院所挂钩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千方百计引进现代科学养殖技术和优质高效水产种苗。今年3月,杨庄村水产养殖户李爱国在水产站的指导下,一改过去的饵料投喂方法,全部实行配合饲料投喂。这种饲料包含了促进水产品生长的粮食,饼粕,鱼粉,维生素A、D3、E等,成分保证值均达到无公害养殖标准,12亩鱼塘收入近10万元,与过去传统喂法效益翻了一番多。淤溪镇渔政部门还定期对各个塘口进行水质鉴定,要求渔民在水产品防治病虫害过程中,以杀菌药为主,坚决禁用有害药物。目前,该镇1.1万亩鱼虾蟹淡水养殖品,已成为省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去年,该镇实现渔业产值近7000万元,今年可望突破750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可增收560元。有15个行政村渔业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近年,该镇新规划建设了20亩以上的水产高效示范养殖区8个、50亩以上的4个、100亩以上的2个,示范养殖区都达到了塘、电、路等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中兴路工程拆迁基本结束,集镇面貌极大地改观;交通建设投入增多,启动沈马公路建设工程,实施通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学校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建成卞庄、北桥小学两所教学楼,实施淤溪中学、中心小学教学楼搬迁工程。江苏苏北里下河水乡,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名叫淤溪,位于姜堰市(,原泰县)西北部。淤溪巧借外力,重视科技,使经济超常规发展。近3年,淤溪镇,的经济总量每年以70%的速度递增,199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7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元。发展历程
水中筑路:淤溪镇内沟壑纵横,是个典型的“无船不成行”的水乡小镇。封闭的自然环境,把淤溪人拴在了这方水土上,也“拴”死了淤溪人的观念,不少人满足于家有余粮,、住有瓦房的现状。镇党委一班人认识到,要让淤溪经济腾飞,首先得打破封闭保守的观念。于是,在全镇展开了“苏南在腾飞,淤溪怎么办”的大讨论,使淤溪人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激发了奋起直追的心气。“奋战3年,改善环境”。从1990年起,镇党委、政府动员全镇2.5万,人民苦战三个冬春,积土80多万方,硬是从水乡泽国中筑起了三条贯通淤溪的公,路;集资100多万元,将原来3米宽的干道拓为14米,铺就了与国道相连的柏,油公路。接着,又多方筹资,开通了1000门程控电话,村村通上了自来水和闭,路电视。祖祖辈辈以船代步的淤溪人终于上“路”了。巧借“牌子”:淤溪是远近闻名的油菜产地。从资源上看,搞工业,却几乎没有什么优势。“没有优势,可以借助别人的优势”。镇党委书记左明一个“借”字,道出了,淤溪发展的真谛。淤溪毗邻泰州,赫赫有名的春兰空调器厂不就是个现成的优势吗?他们千方百,计,几经周折终于攀上了“春兰”这个高枝,与“春兰”联合上了一个空调配件厂,。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着好棋。1989年投产时,产值只有100万元左右,短短五年,已发展到近亿元规模,壳体的产量占到“春兰”的50%以上。“春兰”厂新上摩托车项目,淤溪人又“盯”了上去,请来能人,为“春兰”,的摩托车生产仪表。前不久,仪表样机击败多家对手,获得“春兰”厂认可,不日,将正式投产。无疑,这又是一块“肥肉”。“借”字战略,如今已在全镇开花。28个镇村企业中,有25家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联营或协作关系,联营、协作的产值、利润占到90%以上。
诚借“脑子”:淤溪工业基础差,起步晚,若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很难赶上苏南的步伐。要,想赶上去,就必须高起点,上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淤溪人认准了就,干,仅去年一年,就投入200多万元,购买了8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淤溪与南京大学联合生产的条形码激光阅读器,乃国产第一家,该阅读器已经,获得国家科委、物价局、内贸部、工商银行的联合认证。这个项目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淤溪人引以自豪。摩托车电脑多功能防盗报警器也是淤溪镇的一个绝活。这项专利技术是南京海,流实用技术研究所的,曾获全国科技博览会金奖。技术人员为我们做了现场演示。这个报警器能识别是否盗车,车主人一般的挪动它不报警,但当强行推走、往卡车,上抬、砸、撬锁时,甚至在剪断电路的情况下,它都会“呜哇呜哇”地鸣叫报警。这个产品即将在公安部的监制下走向市场。如今方便面市场不景气,不少大厂都开工不足。但淤溪镇与中科院食品与营养,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康禾牌学生仔面,由于物美价廉、市场定位准而供不应求。投产,至今刚10个月,销售额已突破4000万元。这些新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人才。人才哪里来?还是一个“借”字,“借脑生,财”。毋庸讳言,乡镇企业招聘人才少不了给票子、给房子、给位子。但淤溪人更,重一个“诚”字,以诚相待。为了请摩托车仪表专利技术的拥有者来工程师,镇委,书记、镇长亲自出马、三顾茅庐,不仅将他妻子工作、孩子入学安排好,而且连他,住房装修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生产报警器的林工、学生仔面的高工等,一批人才,都是淤溪人这样“诚”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