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渠乡地图
马渠乡相关地区地图:
水利建设
马渠乡泵站扬水供水工程位于镇原县西北部的马渠乡境内,主体工程距县城65公里。镇原县马渠乡泵站扬水供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建长20m的钢筋砼集水廊道1处,新打机井1眼,深120米,建150立方米地下蓄水池1座,500立方米地下蓄水池1座,30立方米水塔1座,砖混结构管理房150平方米,泵房22.5平方米,安装潜水泵4台,安装上水钢管3815米,其中:Dn80钢管565米,Dn100钢管3250米。铺设安装PUV管供水管道33.95千米,修建闸阀井44座,架设10KV输电线路0.3公里,380V输电线路0.6公里,安装50KVA变压器1台,配电柜1个。
乡镇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渠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黄花、杏果、畜禽、药材、油料、烤烟等支柱产业开发为马渠乡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马渠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当地,开拓进取,为建设一个文明富庶的马渠辛勤耕耘。
教育事业
镇原县马渠乡教育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前身是马渠乡辅导区,地址在马渠乡东街的初级中学校园内,现有6间13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和办公室。辖区有国家办的各类学校23所,其中:普通初级中学1所、小学21所、幼儿园1所。马渠乡的4—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为37%,6周岁幼儿园入园(班)率为8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升学率为97%;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升学率为62%。人均爱教育4.6年,“普九”人口覆盖率为100%。初中在校学生780人,小学在校学生2198人,在园(班)幼儿324人。有教职工165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有23人获中级职称。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80%,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6%。马渠乡教委会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宗旨,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法规,加强管理,一手抓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教育质量的提高,使马渠乡教育工作呈良性发展趋势。自1994年以来,初中毕业会考成绩一直居镇原县前茅,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小学教学质量也逐年提高。1999年,马渠乡顺利通过了甘肃省、地的“普九”验收,马渠乡人均受教育率明显提高。
基本概况
自然环境:马渠乡位于镇原县西北部,平均海拔1456米,年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均气温10℃,全年无霜期155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229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15733万亩。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11个。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057户,乡镇总人口14988人,乡镇从业人员4687人。六通情况:通电的村11个,通邮的村11个,通电话的村1个,通公路的村11个,通自来水的村1个。经济指标:2005年,马渠乡国内生产总值1796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400万亩,粮食总产量7191吨,财政总收入281.6万元,财政支出28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383元。文教卫生:学校总数14所,在校学生总数2619人,教师总数141人;医院、卫生院l所.医生数3人,病床8张。名优特产:有杏、花椒、黄花、小谷子、黄酒、生地、银柴胡等。旅游景点:三合村的古长城。
党史纪事
马渠乡曾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率领的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长征途经马渠,有塔儿洼阻击战遗址;1936年10月,镇原县早期党组织——上原畔党支部在马渠镇成立;1939年12月16日,中共镇原县委撤出县城后驻马渠;1940年3月1日镇原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马渠成立,同时建立了镇原县保安大队。同年5月13日,县委、县政府移驻孟坝镇。马渠村现有县委、县政府旧址一处。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涌现出了李国英、何发孝等革命烈士,张宗贤、野桂林等优秀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