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塘乡地图
蓬塘乡相关地区地图:
文化教育
蓬塘乡原敬老院始建于1987年,是一栋只有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砖瓦房。当时最大限度地接纳五保老人17人。生活条件极其简陋。2007年3月,乡党委、政府为了进一步落实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关精神,切实解决农村五保人员的居住、生活环境,经研究决定将原大市坪乡政府大院改扩建成乡敬老院。2007年6月动工改扩建,投资50万元,通过半年的努力,现敬老院修缮一新,住房宽敞舒适,生活设施俱全,有娱乐健身的娱乐室,有改善生活的生产基地,可接纳五保人员100人。于2007年10月25日胜利竣工,2007年10月30日原乡敬老院顺利搬迁至大市坪,现已接纳五保人员50人,有院长、炊事员、护理员等管理人员5人。
乡镇建设
蓬塘地处丘陵,境内乡村公路崎岖,黄土铺面,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2006年国家实施乡村公路“村村通”油路计划。蓬塘党委、政府率先行动,提出三年内,蓬塘乡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计划”口号,得到蓬塘乡人民的积极响应,党委政府一方面制订《蓬塘乡公路建设三年规划》,实行一路一策,一村一策组织公路建设;一方面号召蓬塘乡人民、蓬塘籍的企业老板、在外国家工作人员、海内外华人华侨捐款,蓬塘乡人民群情激昂,纷纷解囊。蓬塘柘冲村民营企业老板一次性捐款27万元,原籍先锋村的新西兰华侨黄增是通过国际邮递向家乡捐2.7万元,2006年7月18日,我乡第一条通村公路排楼叉路口至官水村公路胜利竣工通车,紧接着田尾至先锋村公路也胜利完工。2006年10月,市道X075线蓬塘至松柏叉路口公路开工,仅用一个多月公路胜利竣工,公路全长9公里,宽5.5米。2007年,我乡公路建设进入高潮,公路建设全面铺开,到2007年末,蓬塘乡已有30个村水泥硬化了通村公路,完成水泥沥青硬化路70公里,其中县道15公里,乡道29.3公里,村道25公里,争取公路建设国家资金1487万元,自筹配套资金600万元。公路建设名列全市各乡镇榜首。
基础设施
2007年,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蓬塘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道路水泥硬化全面铺开,蓬塘乡自筹资金600万元,争取国家资金1487万元,完成水泥沥清硬化路70公里,其中县道15公里,乡道29.3公里,村道25公里。通信、广播电视发展迅速。蓬塘乡30个村开通有线电视宽带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0%。37个村全部开通了程控数字电话,有线电话安装达3000余门。农村电网改造效果明显,37个村全部完成户改工作,14个村完成了网改,新架了10千伏柏蓬高压线。水利设施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投资52万元在平洲、横洲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护砌水渠6100米,投资300万元,启动农业综合开发彭洲项目区。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入学率达100%,在校学生巩固率初在达95%,小学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普及,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0%。启动推广了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86户、668人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投资40万元,改扩建乡敬老院,投资70万元,新建了乡派出所。到2007年末,蓬塘乡国民生产总值达6.0174亿元,完成各项税收6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实现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情况
蓬塘土地肥沃,素有常宁“粮仓油海”之称。其境内水田主要靠梅埠桥西支干渠灌溉。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灌区内的支渠,远远不能适应蓬塘人民群众生产条件的需要,尤其是田尾至松柏镇的凉水溪的排灌水系淤塞严重,堰坝老化,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加之区内冷浸田、反水田较多,至使区内水稻逐年减产。群众反响强烈,多次呼吁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一方面创造性开展工作,多方筹措配套资金。在市烟草局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的支持下,烟水配套和农业综合开发两个项目分别于2006年10月、2007年10落户蓬塘,项目区涉及我乡平洲、横洲、竹山、蓬田、新田、田市、虎泉等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0.96万人,耕地面积1.26万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0.92万亩。整个工程共分五期。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我乡自筹资金90多万元,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烟草局及工程队在克服种种困难,严把质量关的情况下,胜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任务。共完成小型堰坝7座,开挖疏浚渠道18公里,砌排灌渠道26.84公里(其中松柏支渠2公里,凉水溪护砌2公里,田间沟渠22.84公里),桥、涵、闸配套430处,修筑机耕路5.28公里,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3万亩。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烟水配套工程,蓬塘灌溉条件将大为改观,极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种烟种粮的积极性。这是乡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造福一方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行政区划
乡下辖易头、蓬塘、蓬田、埠塘、渣洲、排楼、桐塘、李井、三塘、邹塘、天井、柘冲、梅江、新星、新田、田市、先锋、新庄、五塘、山岐、黄岐、沙塘、河平、芝江、阳江、天江、满洲、大市、虎泉、团结、水口、官水、山田、竹山、平州、横州、杨塘37个村、1个居委会,524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39497人,总户数9996户,耕地面积34512亩,旱土面积1429亩,林业面积46595亩。
特色产业
烟叶生产是蓬塘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条成功途径。蓬塘农业生产主产为水稻。然水稻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亩平纯收入只有300余元,农民增收缓慢。2005年8月,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蓬塘纳入市政府烟叶发展计划。为了慎重起见,蓬塘只在平洲、横洲、竹山村试种300亩面积,每村100亩。当年,烟叶生产试种成功,烟叶产量亩平300斤,亩平收入达1800余元,纯收达1300余元,与水稻相比亩平增收1000余元,是水稻种植的三倍,被市政府评为“全市烟叶生产先进单位”。2006年,烟叶生产推广到蓬塘乡10个村,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同时,效益也有所提高。平均每亩收益达1500余元。到2007年,烟叶生产迅速推广到蓬塘乡15个村,平洲、横洲、竹山、排楼、官水、生丰、三塘、李井、渣洲、蓬田等村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蓬塘乡总面积达2000余亩,名列全市种烟乡镇第四名,被市政府评为种烟规模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