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镇地图
西岭镇相关地区地图:
灾后重建
2008年9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传敏率市人大城环委、市园林局、民宗局、保密局等单位负责人,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殿豫,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利红,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尔臧陪同下到我县西岭镇调研灾后重建工作。县人大城环工委、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孙传敏一行认真听取了西岭镇党委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西岭镇云华村集中区规划情况和原址重建工作进展情况,并就大邑县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统筹规划、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联建、土地整理、贷款筹资、信息发布、林地流转、科学避让地质灾害等工作与县领导交换了意见。农业建设
西岭镇有着近万亩油茶林,由于近30年来一直未对油茶加以有效地垦覆,致使油茶林地杂草丛生、荆棘密布,使得油茶林生长的小环境得不到优化,严重地影响了油茶的采光率及产油率。西岭镇为强化油茶垦覆工作,采取了领导带头、典型引路、办点示范、明确补助标准等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西岭镇明确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点的措施,要求全体干部必须下到村组走家串户去做农户的思想工作,硬性规定干部和党员要率先垂范亲自挖山除草,完成规定任务,实行完成任务与奖罚挂勾。对在外打工的人员油茶垦覆任务,镇村干部则采取了主动联系打工人员请人垦覆和推行土地流转的办法予以解决。同时,把境内油茶重点村桐江定为油茶垦覆的引路典型。2008年,桐江村的2800亩油茶林已完成2400亩的垦覆任务,并已新造油茶林800余亩。如今境内的六途、夏塘、平安、中坪、湾塘、西冲等村的大部分油茶林地,已不见了荆棘杂草的踪影。为调动村民垦覆油茶的积极性,镇里规定按照垦覆一亩即补助100元的标准落实到位。乡镇环境
主要特产:西岭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0C,年降水量1300毫米,夏无酷暑,秋多阴雨,冬无严寒,主要风向为西北风。西岭镇有十分丰富的矿产、水利、林业、药材资源,其中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河流纵横,三条河流贯穿全境,水资源比较丰富,镇内有凤鸣桥梯级电站和镇办天台山电站,西岭镇有林地上万余亩,彭州市国营林场坐落境内,年木材采伐量可达万立方米以上。西岭镇还是彭州市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有食用菌,木耳、姬菇、香茹、金针茹等。还有丰富的“三木”药材,雪山大豆、洋芋、黄瓜、蕨苔、黄花、竹等土特产。投资环境:西岭镇是省道彭白公路和小夫公路的交汇点,其分别通往旅游胜地龙门大峡谷(银厂沟)和白鹿森林公园,而这一大范围包括西岭镇亟待开发的丰富旅游休闲资源都属国家地质公园范围。更有全国唯一窄轨铁铁路彭白铁路穿越,无论观沈及货运都可。全镇26个村,村村通公路,并有12公里村级水泥路面。现在实施社会通工程。交通非常发达方便,镇境内分别有3座大中小型水电站,并已建成日产2.5万吨的水厂。通讯设施先进完备。西岭镇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达,拥有完中,普中各一所,中心小学两所,卫生院3所,公共及公益建设齐全,是良好的发展及居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