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镇地图
平潭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在新的世纪,面对日愈激烈的区域竞争、优势竞争,平潭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更好的投资环便,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狠抓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镇,倡导文明之风,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99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0万元,比去年增长78.5%;工商税收1597万元,增长56.4%;农民人均纯收入6177元,增长14%。平潭工业用地资源较为丰富,一期占地138万平方米的怡发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已落户企业35家,其中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中建钢构阳光(惠州)有限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投资的长运(惠州)工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惠阳区的农业大镇,平潭充分发挥全国35个部省共建新农村示范点之一——阳光村的示范作用,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该镇已建成标准化农田近3万亩,初步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一村一品”农业颇具特色,优质稻、淮山、粉葛、红葱、大蒜等都是该镇农业的响亮品牌。工业:平潭是惠州市卫星城镇。平潭镇党委、政府坚持实施“工业立镇”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广汕路(国道324线)旁开辟了占地138万平方米的塘背园工业园和面积38万平方米的插花工业园。有麦科特光学仪器城等20多家企业在平潭落户,工业发展蒸蒸日上。怡发工业园总规划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工业园一期规划占地138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已完善(六通一平)。已引进经落户项目共37家,建成投产、试产项目26家,占地67.5万平方米。在建项目2家,占地6万平方米。筹建中项目4个,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已倒闭项目1家。一期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二期占地60万平方米,整体土地基本平整,基础设施在完善过程中,已落户企业1家,占地5万平方米。该企业已取得土地使用权,于2009年4月动工建设。三期规划控制面积2.3平方公里。在一、二期完成后继续推进开发。总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2亿元人民币。
农业:平潭是惠阳的农业大镇,也是惠州市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全镇有耕地面积41120亩,其中水田19100亩。平潭水资源丰富,土地广阔肥沃。平潭镇政府在致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坚持以农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三高”农业、“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商品农业,全镇年蔬菜生产总值达3000万元。惠阳区平潭蔬菜批发市场是平潭镇及周边乡镇商品蔬菜流通的主要窗口。蔬菜批发市场在惠阳区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期工程于2000年1月开始兴建,总投资310万元,占地1万平方米,2001年9月竣工投入运作,是平潭及周边乡镇蔬菜流通的主要窗口。
第三产业:平潭镇金融设施完善,镇内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可为客商提供结汇、兑汇、退税和信贷等高效优质的服务。平潭农贸市场和解放街是平潭镇内的商品购物服务中心,拥有商业、零售、服务等门店、网点200多家,商品年交易额4000多万元。
文化古迹
谭公古庙,在流经平潭镇的西枝江边上有一座“谭公古庙”,相传有五百年历史,一直香火绵绵。古庙前有一大一小两棵古榕,因长势特别,双双相依,当地人称它们为“夫妻榕”。情人树,“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当年的董永和七仙女思恩爱表,唱着这首歌谣开始了他们幸福的主活。立在风雨中的情人树,也许就是他们的化身。多少年来,手牵着手,根连着根,一起经历风霜洗礼,共同沐浴阳光雨露。“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核”,他们用行动实现着他们的诺言。
仙人足迹,西河古庙的传说,也许只是个传说。
西河古庙,传说在几百年前,善良美丽的七仙女来到了这个叫西河的地方。她看到这里的百姓靠天吃饭,主活清贫,便留了下来,带领大家一起垦荒,耕作。不久,西河人们便过上了富足安康的主活。后来,质朴的西河百胜怀着感恩的心情,建起了这座西河古庙。西河古庙连年香火不断,有对执着的夫妻更是用他们的毕生守护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