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镇地图
新圩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简介
1947年5月18日兴宁解放,21日接管新圩国民党新兴乡公所,6月中旬宣布新圩区人民民主政府正式成立,50年4月全县16个区并为10个区公所,当时新圩排为第10区称为水新区公所,51年全县划为15个区,新圩排为第九区(区址坭陂镇);57年1月撤区并乡,新圩称新圩乡(辖区8个小乡)人民委员会;58年冬改称为新圩公社管理委员会;62年冬又改为新圩公社革命委员会;78年4月全县由27个公社分设为43个公社,新圩分出观丰公社,其中新圩辖15个大队,观丰辖11个大队。81年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83年11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撤销公社设新圩区公所,89年冬改新圩区公所为新圩镇人民政府至现在。新圩解放前只有20来间店铺和一座当铺,街道成为“T”字形,建筑面积约为500多平方米。今非昔比,如今的新圩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厂房林立,建筑面积为1.1平方公里。
重点工程篇
因地制宜,招商引资,现代绿色农业趁势而上:积极招商引资梅州市宝兴畜牧投资有限公司新圩种猪场,该项目是今年3月广东省首批授予百家重点生猪养殖场之一、是2009年1月3日兴宁市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项目总投资7千多万元,占地2500多亩。第一期工程为养殖场,总投资5000多万元。至目前,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80%),已建成功能区有隔离区、生产区第一期工程、分娩区、生活区共1万多平方建筑;引进国外纯种种猪800多条,并进入初期生产。第二期工程计划建设一个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1600多亩,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景观园。与“台湾艺人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主要种植“逢年木、亚热带樱花”等名贵树木。目前,已在永和总部进行500株“逢年木”的试种,一旦试验成功,即开展第二期工程。新圩种猪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期年生产量预期是3万多头,按照农户每饲养1头猪获取利润80元计,全年可为群众增收250多万元;至2010年全面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7万多条,可为群众创收600多万元。将为当地及周边群众的稳定增收提供可靠途径,是继该镇工艺产业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行业。
民生民利篇
以人为本,纾困民生,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一是健全医疗服务体系。配合做好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完善卫生院和乡村卫生站服务功能,满足人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继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并做好医药费报销等相关服务工作。二是做好重建家园和农村安居工程工作。筹资328.5万元以党政领导干部包村包片包户的形式做好灾后85户“全倒户”重建家园工作。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工作,投入资金20万元使60户农居已全部建成验收。投入70多万元兴建的新圩老人院,提高了五保老人供养水平。三是抓好信访维护稳定工作。领导重视,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加强信访积案、重案的清理排查调处工作,力争“消除小事,解决大事”。社会稳定情况良好,民情平静,连续15年未出现有到省进京上访的事件。四是增强环保意识争创宜居宜业乡镇。坚持“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着眼长远,发挥工艺协会作用,加强与上级环保部门的沟通,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基础建设篇
科学规划,投资投劳,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是全力配合市委市府做好宁江河陂新联围堤除险加固工程和兴畲高速公路的建设,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完成,早日发挥作用。二是加强道路网络及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圩镇交通网络,现已初步形成圩镇路网“五纵四横”格局,并对穿圩段公路进行扩宽改造,投资10万元进行美化亮化;全力协调做好各项公路改造建设工程在新圩境内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推进村村通水泥硬底化建设。三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动开展冬修水利,修复里湖、崇上等村电排,重建大村陂头,解决了近千亩农田的灌溉排涝问题;投入资金75万多元,对鲤湖、曹田村250亩土地进行垦复开发;多方筹资37万多元,大力疏理整治大村河、官峰河,解除了两河遇洪必灾的忧患;全力做好涉及民新、大村、曹田等7个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四是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先后筹资230多万元对民新、步东、蓝布、石崖等村的16间小学和新圩中学进行危房改造,教学资源能得到更好的配置。
经济发展篇
发挥优势,创新思路,工艺产业蓬勃发展:立足“三大优势”即区位优势、品牌优势、园区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力推介工艺产品,发挥园区规模经济效益。全镇工艺企业17家,其中8家进入新圩工艺工业园,产值约占全镇工艺总产值的9成左右,集群效应明显。2007年以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拟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破除发展“瓶颈”,强力实施“三大转变”即政府由管理型角色向服务型角色转变、企业由家庭作坊式生产向公司集团化方式转变、产品由挂靠出口向谋求自营出口权转变,通过为工艺企业提供服务、搭建信息平台、引导企业利用科技人才和市场创新发展思路,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壮大工艺产业。目前,该镇工艺从业人员达1.8万人,工艺产业为全镇人平增收1000元以上。工艺产品品种有近百万种,产品远销欧美、中东、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艺已经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区域位置
新圩镇位于兴宁市南部宁江下游,东邻梅县畲坑,北连永和、径南,西靠坭陂,南接水口和五华县边境。辖19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117.79平方公里,耕地21358亩,其中水田17038亩,旱畲地4320亩。2006年年末统计总人口42375人,其中农业人口39751人。新圩镇素有“工艺之乡”的美誉,2000年被兴宁市政府评为“工艺基地镇”;2004年被省科技厅授予“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2389男44855女37534家庭户户数19770家庭户总人口(总)82311家庭户男44822家庭户女374890-14岁(总)297810-14岁男167640-14岁女1301715-64岁(总)4611315-64岁男2502315-64岁女2109065岁及以上(总)649565岁及以上男306865岁及以上女342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0674
财务公开
兴宁市新圩镇2009年第一季度财务公开,民新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965.3元,收入7114.0元,支出8433.5元,本季结余965.3元。大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398.8元,收入7232.0元,支出7158.2元,本季结余398.8元。茶星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1474.3元,收入7650.0元,支出8188.0元,本季结余1474.3元。步东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3239.2元,收入29577.0元,支出26563.4元,本季结余3239.2元。曹田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392.7元,收入13749.0元,支出13426.0元,本季结余392.7元。双头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4655.7元,收入16123.0元,支出12595.4元,本季结余4655.7元。官峰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121.0元,收入121490.0元,支出121733.0元,本季结余121.0元。寨塘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1390.0元,收入8706.2元,支出7403.6元,本季结余1390.0元。新丰村第一季度数据未更新,船添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14651.7元,收入8270.0元,支出10754.5元,本季结余14651.7元。新里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0.4元,收入4080.0元,支出4370.0元,本季结余0.4元。新北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0.1元,收入12040.0元,支出12240.0元,本季结余0.1元。里湖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42910.0元,收入59730.0元,支出26593.0元,本季结余42910.0元。崇上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3049.7元,收入10678.0元,支出10892.0元,本季结余10678.0元。石崖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1173.7元,收入16195.0元,支出15102.1元,本季结余1173.7元。莲塘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1911.4元,收入39080.0元,支出37497.0元,本季结余1911.4元。蓝布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2145.4元,收入12840.0元,支出14846.9元,本季结余138.5元。蓝二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2102.7元,收入8645.0元,支出6586.0元,本季结余2102.7元。虎洞村第一季度期初余额59.4元,收入27040.0元,支出27040.0元,本季结余59.4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1428男11321女10107家庭户户数6072家庭户总人口(总)21233家庭户男11222家庭户女100110-14岁(总)54900-14岁男30530-14岁女243715-64岁(总)1466115-64岁男763715-64岁女702465岁及以上(总)127765岁及以上男63165岁及以上女64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