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济南市地图 > 平阴县地图 >
平阴镇地图
平阴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15万元,1978年为1166万元,2000年为8.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之比为20.7∶40.3∶39。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70万元,年末城乡储蓄各项存款余额1.3亿元。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6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2146万元、20040万元和343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7%和4.8%;实现财政收入1454万元,同比增长18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60元,同比增长176元。

所属学区学校

平阴县平阴镇东三里小学,平阴县平阴镇东南沟小学,平阴县平阴镇东蛮子村小学,平阴县平阴镇东阮二村小学,平阴县平阴镇中心中学,平阴县平阴镇中心小学,平阴县平阴镇南土楼村小学,平阴县平阴镇博士学区,平阴县平阴镇城西学区,平阴县平阴镇子顺学区,平阴县平阴镇宋子顺联办小学,平阴县平阴镇尹庄学区,平阴县平阴镇桥口学区,平阴县平阴镇毕海洋村,平阴县平阴镇葛庄小学,平阴县平阴镇龙山小学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04年以前,境内有私塾70余处,学生1300余人。是年开始办学堂,建立高初等小学6处、中学1处,均由教会、官方分办。1912年之后,限制私塾,发展新教育,到1949年,境内有小学50处、中学2处,在校生210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53.9%。建国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从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巩固完善小学的基础上,发展各类中学9处。从80年代后期,到2000年间,镇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起能容纳全镇中学生的高标准公办中学1处,并建党校1处。2000年,全镇有小学27所,在校生4138人;中学1所,在校生2408人,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东关村投资700余万元兴办的环秀实验幼儿园,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双语实验幼儿园”。2000年,全镇共有科技人员2568人,自1981年以来,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20余项,89%以上的通过国家验收。有1人被团中央授予“科技星火带头人”称号,1人当选为第四届全国科协代表,并被授予“中华魂”奖牌。平阴镇也先后被授予“中国科普先进镇”和“全国科技推广先进镇”荣誉称号。平阴镇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诸如舞蹈,戏剧,书法,绘画,雕刻,武术等民间艺术代代相继。建国后,群众文化更加活跃和繁荣。1956年,建立文化馆,1958年,建广播站,1969年建电影队,1998年起,开展“五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镇村村完成千册书架工程建设,闭路电视网络一体化,人民群众的生活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知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国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只有20余名中医,和几个中药铺。1951到1960年期间,相继成立了卫生工作者协会、大联营诊所和城关卫生院,卫生工作人员和医疗设备有所增加和改善。60年代末,各村成立了卫生室,配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增加到138名,1999年9月,全镇以县中医院为中心,对全镇80多个卫生室进行改革,建立起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医疗网点16个,既加强了医疗设施,药品的管理力度,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该镇的医疗服务走在了全县的前头,并通过了省、市、县三级的检查验收。人民生活建国前,广大群众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年人均粮食60公斤,经济收入30元左右。建国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80年代中期,农民的生活开始由原来的菜叶、地瓜干、玉米作主食,向以小麦为主的细粮转变,继之鸡、鸭、鱼、肉、蛋、奶有所丰富;穿着方面,由过去的衣能遮体,青、蓝、白三色,向色彩艳丽,款式新颖过渡,并逐步向高档发展。截止到2000年底,全镇60%以上的农户建筑砖石结构的平房住宅,11%以上的农户住上了二层楼,14%以上的农户实现了石基楼板封顶的套间住房,人均占有住房面积30平方米。电话装机总量占农户的78.3%,闭路电视的普及率占86.7%,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的拥有量占农户的49.8%,全镇已完全实现了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的“五通”。60%以上超过60岁的农民在享受养老保险的同时,每人每月享受10-30元的生活补助费。从1996年起,镇敬老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敬老院”和“全省模范敬老院”的光荣称号,66名孤寡老人在此安度晚年。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镇村建设本着“县城发展我发展,我要县城快发展”的发展原则,平阴镇立足县城驻地镇的优势,从内活经济,外扩市场的战略高度出发,发展城郊农业,服务县城生活。1995年6月,实现了百华里镇级公路与105、220国道的联网。从1995年至2000年底,拓宽、改造、延伸城内道路10条,形成了5纵5横的建设格局,将县城面积扩大了近1倍。1996年起,围绕旧城改造,将东关、南门、东南沟等城区650户的旧有住宅进行拆迁改造成二层楼的居民住宅,面积5.8万平方米。共建黄河,环秀,锦水河等商业街6条,建设省级达标环秀小区1处。平阴镇连年被评为“全省创安工作先进镇”“济南市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平阴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2811男51418女51393家庭户户数31279家庭户总人口(总)99096家庭户男49381家庭户女497150-14岁(总)216490-14岁男112880-14岁女1036115-64岁(总)7400015-64岁男3692115-64岁女3707965岁及以上(总)716265岁及以上男320965岁及以上女395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2473

平阴镇下辖村:

东南沟居南门居东关居东三里居,西关居北门居北山东居北山西居,白庄居分水岭村三山峪村孙官庄村,毕庄村胡庄村十里铺村于庄村,葛庄村胡山口村尹庄村大佛寺村,堡子村南土楼村西三里村西桥口村,中桥口村东桥口村东蛮子村西蛮子村,洪口村中土楼村北土楼村山头村,上盆王村下盆王村前阮二村后寨村,老博士村新博士村刘官庄村石庄村,翟庄村田山村东阮二村丁山头村,东子顺南村东子顺北村毕海洋村大李子顺村,李山头村宋子顺村西子顺村东孙官村,龙桥村凌庄村前寨村

自然状况

平阴镇地处丘陵和平原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西最大距离11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4公里,总面积1.0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012公顷。主要山脉有圣母山、胡茹头山、连花山、尖山、围子山等,其中胡茹头最高,海拔238.2米。主要河流黄河境内流长15公里,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全镇植被面积5417公顷,覆盖率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