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缥镇地图
蒲缥镇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环境
蒲缥镇内的矿藏资源丰富、矿质颇佳。前清时曾大量开采,现交通便利,可再行开采。蒲缥镇有温泉五处,冷泉四处;有传说中诸葛武侯南征时火烧藤甲兵的盘蛇谷,哑泉;有出土了“蒲缥人”化石的史前文化遗址,现属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有古驿道、庙宇、祖祠及名人梁金山故居等古代建筑,有奥陶纪、志留纪、寒武经地质化石。特别是蒲缥老街子的街道、民房建筑、古庙宇建筑从整体上都保存的很完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梁金山、彭蓂、徐进等众多历史名人。蒲缥镇现已被评为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基础设施
蒲缥镇23个村委会已基本上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电视等五通。集镇建设成绩斐然、“时光大道”的建成,使蒲缥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并涌现出了方家寨、马街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田水利建设热火朝天,国家立项“红岩”水库的开工建设,使蒲缥镇上万亩田地年年丰收在望。到2007年底,全镇共建成沼气池2000多口,并结合进行改厨改圈,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链条,改善农村用能结构,促进种植、养殖业生产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经济概貌
2007年1-9月份,蒲缥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21万元,同比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14元,同比增长16%;落实固定资产投资3049万元,同比增长37.96%;有序劳务输出218人,实现打工收入157万元,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教育状况
蒲缥镇有中学两所,其中完中一所。小学校48所,在校小学教师212人,小学生5026人;在校初中生2175人。9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名胜古迹
塘子沟旧石器遗址:塘子沟遗址发现于1975年,面积2136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0.2—0.9米,1987年由云南省考古专家张兴永教授和保山地区博物馆副研究员李枝彩带队的省、地、市联合考古队正式发掘,发掘后发现分属四个个体的七件人类化石及大批同期的打制石器,磨制骨角器,哺乳动物化石、火塘、火坑、拴动物石孔等生产生活遗址。这些遗存经测定时代迄今约8000年,为研究滇西地区的早期人类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侯氏家族祖祠:位于蒲缥镇塘子沟村,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侯氏原为山西省汾洲府平尧县弯柳树村石板寨人,洪武初年来滇戍边,三世祖迁至蒲缥,即盖祠堂供奉祖先,至今已20余代。祠堂由正殿、两厢、凉亭、荷花池塘、山门、围墙组成,坐北朝南,分上下两台。上台比下台高1.6米,上台正堂,高6.2米,面阔11.35米,进深6.2米;东耳房高4.6米,面阔6米,进深3米;东西厢房对称,西阔10.3米,进深5米;下台系一温泉荷池,池中有一亭,立于池中石砌台面上,荷池面积170平方米,池周为2米宽的路,再外是祠的正门,周有围墙,总占地面积929平方米(1.4亩)。该祠是蒲缥镇现存较完整的宗族家庙。对了解明代以来汉民族的迁徙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8月公布为保山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蛇谷:盘蛇谷在蒲缥打板箐,两山壁立,只容一人一骑。相传为诸葛亮南征时,火烧藤甲兵的地方。如今此地仍然草木不生,沿山色赤。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览考察保山时,亦至此地,认为盘蛇谷之险为全滇第一,其述为东西两崖,央成一线,俱摩云夹日。溪嵌于下,蒙箐沸石,路缘于上,麈壁摭崖,排齿而北……有碑依南山之崖,题曰:‘此古盘蛇谷’,乃诸葛武侯烧藤甲兵处,然后信此险之真冠滇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