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地图
谯城区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花戏楼街道、薛阁街道、汤陵街道、古井镇、芦庙镇、华佗镇、魏岗镇、牛集镇、颜集镇、五马镇、十八里镇、十九里镇、谯东镇、沙土镇、观堂镇、大杨镇、城父镇、十河镇、双沟镇、淝河镇、古城镇、龙扬立德镇、张店乡、赵桥乡。旅游景点
1.花戏楼: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花戏楼路,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它座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坐楼建于两侧,供看戏饮筵用。花戏楼,本是大帝庙的一座舞台。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花戏楼的建筑秀丽玲珑,雕绘精湛,别具一格,为请盛世的代表作,对研究我国戏剧的发展、雕绘艺术的精华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共三朝百余年多次扩建。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因戏楼遍布戏文,彩绘鲜丽,俗称花戏楼。2.龙德寺:位于亳州市龙扬镇龙德集,据碑文记载(碑现陈列于亳州市谯城区龙德镇酒厂之中)“亳城之南距三舍,地曰‘扶沟村’,寺曰‘龙德寺’,在唐宋时为龙泉院。其镇最古,上有凌霄汉,中有浮屠,下有舍利住持,为一方名刹”。到了唐朝,龙德寺的名气越来越大,有碑文记载“在唐宋时为龙泉院”,院内除塑有龙王、佛爷、老君、孔子像外,还塑有姚期、马武、岑彭、邓宇之尊;再加上龙德寺西侧有千株松柏,故唐时有幅描写龙德寺的对联:“虎踞龙盘将相三圣龙泉院,凤舞鸾栖松柏千株凤凰岭”。到了五代后梁,据传朱温的后裔朱真在公元921年选“龙德”立都(龙德(921年五月-923年十月)是后梁末帝朱友贞的年号,共计3年。吴越太祖钱鏐同时用该年号到923年十二月;闽太祖王审知亦用此年号(921年五月-923年三月)。)此时龙德寺已达到鼎盛时期,故碑文记载:“龙德寺始于汉,著于唐,盛于梁”。
3.道德中宫: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于唐,重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历代祭祀老子的宫观,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宫”。内有老子道德经石刻,并陈列有关老子的文献资料。宫前有问礼巷,传说是当年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地。宋时,涡河之滨有三个老子庙:河南省鹿邑县的上清官、亳州城内的道德中宫、涡阳城北的下清宫。老子名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者,曾任周守藏室之吏。相传,唐太宗、唐唐宗、宋真宗均曾巡莅亳州,拜谒老子庙。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号,宋真宗则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号。欧阳修知亳州时有诗:“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诒仙乡”。现有山门3间,上题“道德中宫”四字,中殿礼人祖,后殿奉老子,有高3.1米的老子像。东院有殿3间,敬鲁班,门题“紫气东来”,西院有殿3间,敬财神,门题“青牛西渡”。道德中宫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曹操宗族墓群:曹操宗族墓群覆盖着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现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据考证董园二号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园一号墓为曹操父亲曹嵩之墓,现在曹操宗祖墓群已被列为亳州十大建筑之一,现在正在此开发大型的曹四公园。董园村石墓,位于亳州市董园村东南,1973年清理发掘,根据《水经注》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墓主人是曹操祖父曹藤。董园村石墓,外形为一高大土丘,内系青石筑砌,墓门朝东,墓内长15.3米,宽10.2米,高3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南北耳室,东西偏室等组成,共用872块大条石筑成,董园石墓内各室均有壁画如仕女图、游天图、天象图、仙境图等,整个石墓建筑考究,工程浩大,俨然是一座宏伟的地下宫室,对研究东汉历史和地下建筑有重要意义。墓内很遗憾的是随葬品几乎被焚盗一空,从中清理出的文物有:铜缕玉衣、玉枕、金属猪、铜爪饰、陶瓷残片等,尤其金属猪,造型与今巴克夏品种猪十分近形,脊上凸,圆身,短腿,两耳前竖,唇外侈,对研究中国养猪的发展史有重要价值。
5.华祖庵:位于城区东南隅的华祖庵,相传曹操悔恨杀死同乡名医华佗所建。庵内广植蔓佗罗,使人一跨进山门即受到传统医学的熏陶。华佗,字元化,一名敷。他精研歧黄,并通数经,不慕利禄,走街串巷、寻求方药,为人闻疾、济世活人。在1600多年前就创用酒服“麻沸散”施行剖腹手术,为外科鼻祖。又创编“五禽戏”以防生保健,开我国体育医疗的先河,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人颂为神医。华祖庵始建于唐宋年间,由庙祠、故居、古东园三个院落组成,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庙祠内外双狮雄踞,古木虬枝盘空,殿宇辉煌,肃穆庄严。神医塑像,热诚慈祥倔强飘逸,神采奕奕。这里陈列着大量的医史文献和文物展品。西偏殿内,数组彩塑蜡像,配以灯光布景,引人入胜。东院修竹门,华佗自怡亭翘首昂然。亭悬楹联曰:“自是闲云野鹤,怡然流水瑶琴”,这对华佗一生写照是多么确切!穿过庙祠就是他的帮居。元化草堂立于高台之上,东厢名“益寿轩”。西厢“存珍斋”为其当年的药房和看病的地方,分别系挂着中国历代名医画像和其乡土别传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题词和绘画。整个院落迥廊相接,松苍柏老,竹翠梅寒,绿阴沉沉遭到庙祠相映后辉。绕过画廊,进入古药园,被垂柳吊槐覆盖下的药池,晶莹绿泛,至善水榭与曲桥玉立其间,碧影波光晃然水晶宫时,一片竹篱柴扉间,满植芍药、牡丹、白菊、曼陀罗、玫瑰棕榈等名贵中药草及花卉,可谓药圃流香,四季繁花争艳。神医阁、五禽戏、云路桥和诗壁诸景,掩映在碧水绿树间,古香古色,令人静谥而神荡,悠思千古。这里也是华佗纪念馆的所在地。自开放之日瞻仰胜迹、缅怀先哲的国内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华祖庵已成为世界研究华佗药术的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亳州的一处闪耀无限风光的景点。
6.亳州博物馆: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国揽胜宫基础上改建而成,并于6月18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该管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文物库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71件套,填补了亳州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空白,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亳州博物馆将成为亳州城市的名片、亳州历史的底片、亳州文化的芯片。该馆陈列的主题:《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寻源》,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展览由序厅、涡河文明、商汤都亳、道源圣地、汉魏风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近代和当代亳州8个部分组成,共展出文物700余件套。
7.汤王陵公园:汤王陵,即商汤王墓,汤王是我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据说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巫师卜一一卦,说应当人做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汤王就长叹一声说:“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过了一会儿,他断然说科:“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让我来吧!”于是他选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汤王经过沐浴,剪掉头发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祷告:“天呀,我一个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进行惩罚吧。”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个高高柴堆,参加求雨,百姓跪在柴堆周围望着贤王的身影,一个个泪如泉涌,战火的时候到了,巫师们用火把,把柴堆点着了,片刻间浓烟滚滚,把汤王围在焰火之中,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在欢呼中把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送回宫中。成汤王在位13年,死后葬于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传,成汤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赞扬,为了纪念他特修建汤王陵公园。
8.曹操运兵道:在亳州老城区地下,被誉为“地下长城”。您若身临其境,仿佛探寻一个千年奥秘,莫不为之惊叹。曹操地下运兵道,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整个地道纵横交错,布局奥妙,立体分布,结构复杂,工程浩大。运兵道长达四千余米,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1986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书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曹操当年在家乡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战道,他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再从城外开进城内,反复多次,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现存古地道,有土木结构、砖土结构、砖结构三种类型,有单行道、转弯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四种形式。地道距地面一般有二至四米,最深七米,道内高度1.8米左右,道宽0.7米,涎内转弯处为“T”字形。并行双道之两道相距2-3.5米,中间砌有方形传话孔,幽深蜿延、曲折不定,高有猫儿洞、掩体、障碍券、障碍墙、绊腿板、陷阱等军事设施,还有通气孔、传话孔、灯龛等附属设施。道内出土有弹丸、战刀、战灯、铜镜、陶器、瓷器、砚台等汉、唐、宋各代的文物,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军事战术以曹操军事思想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与中药经济
亳州沃野,自古以来就有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经营的悠久传统历史,是著名的药都和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西周初期,神农氏后裔姜姓被周武王褒封于焦(今亳州城)之后,即在城东北隅修神农衣冠冢,建先医庙,并教人种植药草以疗疾病。东汉神医华佗,傍神农衣冠冢而居,并在其后宅辟药园、凿药池、建药房、种药草,广为传授、种植、加工中药材技术。自汉代以后,亳州已广为种植中草药,且历久不衰,明中期的常规品种有30多种,清代发展到50多种,以白芍、菊花为最,清代诗人刘开写道:“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药如桑麻。”民国初期,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各种产品计140多种。建国后,在发展传统品种的同时,进行了品种的引进、试种、推广工作,1985年全市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共有中药材171科410种,地产药材130种。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药材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4种,另有17类189种药材在亳州市场上销售。亳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是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市区内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因此,亳州赢得了“数天下药都,药材天地,歧黄事业,此城最古;量人间风采,神医故里,医药文化吾地独优”的美誉。地级亳州市组建以来,全市中医药制造业尤其是饮片加工业发展加快,初步形成了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2009年,药业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14.99亿元,是2000年的96倍。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和记黄埔等一大批知名药企纷纷入驻亳州,康美药业公司投资15亿元,打造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正式启动。总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已获安徽省政府批准。现代中华药都正日益焕发独特的魅力。一年一度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大会暨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更是成为了海内外中医药界的一大盛事。2009年施了《安徽(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大力发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酒、中药日化产品、中药保健食品、中药杀虫剂杀菌剂、兽药和现代物流产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安徽省重点产业和亳州市支柱产业之一,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时启动实施了《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规划建设药、酒、文化三大板块,构建现代中药、养生文化旅游、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三大体系,力争用3年时间,把亳州打造成特色鲜明、文化厚重、产业发达的养生之都、健康之城。亳州中药和制药产业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态势。目前,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取得饮片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有48家,生产的品种有普通饮片、毒性饮片、精加工精包装饮片、小包装饮片等饮片类型。2007年,亳州市被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授予“中国中药饮片出口基地”;中成药制造规模不断扩大。亳州的中药工业正在向中药保健品、中药兽药等方向延伸。亳州市着力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药业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地。目前,全市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956家,其中通过GSP认证的703家。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国内上市品种最多、经营面积最大、交易最为活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目前,亳州药业企业已达60多家,到“十二五”力争全市药业生产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通过三年努力,到2012年,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家,2亿元以上的20家,1亿元以上的50家,药业生产企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历史与文化
历史名人:时期人物名称时期人物名称时期人物名称上古时期帝喾三国时期曹操、曹丕、曹彰、曹植、曹仁、曹洪、曹真、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夏侯玄。宋朝陈抟商时期商汤南北朝花木兰清代梁巘汉朝时期张良、华佗隋唐时期李绅、曹霸、薛凤祥。现当代颜语重点文物: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曹市宗族墓群、千年北魏古井。二夹弦、五禽戏、九酝春酒法。华祖庵、、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南京钱庄、汤王陵、陈抟庙、薛阁塔、明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