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嘉兴市地图 > 南湖区地图 >
七星镇地图
七星镇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运输

嘉兴七星经济开发工业园区交通发达,已经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乍浦港——浙江省第二大港口,岸线总长71.5公里,是浙江北部惟一的海上通道和对外开放口岸。现有12个泊位,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乍浦港水深条件好,可进出5万吨级船舶。铁路——园区距铁路嘉兴客运站和货运站4公里。嘉兴站是沪杭铁路复线的中点站,客、货运输可达全国各地。公路——园区主干道路与全国公路网连通。园区距沪杭高速公路出口处和乍(浦)嘉(兴)苏(州)高速公路互通出口处紧靠园区。320国道、外环路在园区纵横而过。空运——园区距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均为90公里,驱车约60分钟即可到达。水路——园区距上海港130公里,距本市乍浦港40公里。此外,三店塘运河临园区经过,拥有内河航运的便利条件。

地理位置

隶属嘉兴市南湖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上海、苏州、杭州“金三角”的中心,是浙江省通往上海的东大门。总面积30.34平方公里,人口2万余人,是传统的“鱼米之乡”。辖区内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业功能区、集镇商贸区。七星镇按照“提升一产,拓展二产、主攻三产“的总体思路,积极打造都市经济产业生态镇。七星镇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沪杭一级公路(320国道)穿境而过,现有申嘉湖高速公路出口连接线,距沪杭甬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仅10公里,到上海、苏州、杭州均在1小时车程以内,境内还有高等级航道杭申线嘉善塘直通乍浦港和上海,区域内建有年吞吐量达35万标箱的嘉兴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农业基础深厚,七星镇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核心区、东进种业公司和农产品加工区,生产的无公害虫绿色果蔬、肉禽、水产品等,畅销国内外。产业园规划总面积5785亩,一期已开发面积2580亩,入住企业80余家。园区以建材、电声、针织化纤、服装箱包、防爆电器等制造业为主,拥有浙北最大的家私市场。七星镇经济依托湘家荡省级旅游度假区,以现有的集镇商贸和规划新镇为基础,将建设成为融商贸、旅游、房产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商贸旅游新镇。七星镇按照“工业强镇、科技兴镇、城建活镇”三大发展战略,建设西山片区经济强镇。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56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1元,财政收入229.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425万元,上缴财政达66.7万元,居全县镇乡第二位。

特色优势

七星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东郊7公里,西靠三店塘,东南临嘉善塘,320国道、沪杭铁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汽车约15分钟即可进入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距乍浦国际海港30公里,距上海、杭州、苏州三市均只有一个小时左右车程。七星镇区域面积30.34平方公里,总人口19250人。镇辖区内有功通完善的集镇,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及湘家荡省级旅游度假区。七星镇工业园区紧靠320国道南侧,园区规划面积2500亩,区内道路宽敞,电、水、通讯设施配套。七星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5.7℃,是闻名中外的鱼米之乡,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社会安定。七星镇有良好的生产与生活居住环境,是境内外投资者的理想选择地。

基本概况

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位于市东郊,清道光十五年(1835),该地建有青云桥,系七孔石拱桥,习称七星桥,故七星乡以七星桥而得名。距杭州96公里、上海92公里、苏州68公里。面积28.7平方公里,人口1.7万。320国道和沪昆铁路过境。辖博山、湘店、东进、大树、新荡、庄浜、高丰、陈桥、七星、水产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农业以水稻、大麦、小麦、油菜为主,特产七星桥雪里蕻。工业有水泥、砖瓦、砌块、预制板、针织、服装、毛纺、风机、电讯、化工、磷肥等业。

基本概况

,七星镇位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东部,明嘉靖年间,郡民刘聪带人在此建了一座横跨牛栏江上的七孔石桥,镇由桥而得名。东与马龙县接界,南、西、北面分别与仁德镇、河口镇相邻,镇政府驻地距县城7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员会,64个自然村,70个村民小组。全镇有耕地面积19928亩(其中,水田8446亩,旱地11482亩),人均占有耕地1.13亩,有林地面积93000亩,森林覆盖率46.43%。居住着汉、回、彝、苗等民族,2008年底,全镇总人口为4962户18973人,(其中,农业人口4503户,18356人,回族1108人,苗族807人,彝族10人)。寻马公路贯穿全镇,通往各村交通便利。全镇有小灵通机站6座,移动通讯塔9座,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网络为全镇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七星镇平均海拔1870米,属高原丘陵地形,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呈阶梯状向西南倾斜,全镇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夏秋季多雨,冬春季干旱偏凉,山区与坝区海拔悬殊不大,多年平均气温14.5°C,年平均降雨量为1013毫米,土壤属酸碱两性(红土及窑泥土、砂壤土),年日照2060小时,均初霜期12月2日,终霜期4月5日,无霜期242天,平均降雨156天,降雪9.5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地方财政收入320.3万元。粮食总产达880万公斤,人均有粮463公斤;种植烤烟18500亩,完成收购量253.1万公斤,产值达3501.8万元。七星水利条件优越,全境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凤龙湾水库,发源于马龙河,水系向北下流,经过江外、腊味、七星汇入牛栏江,流经江格,汇入金沙江,乌龙潭水库是全镇人畜饮水、灌溉的主要水源。在七星镇东南部,有风景优美的凤龙湾景区。凤龙湾景区距寻甸县城15公里,景区位于马龙河上,径流面积957平方公里,长15公里,景区内有湖畔半岛、小三峡、大叠水等景点,山明水秀,碧翠环崖,飞瀑流泉,青湍绿潭,是寻甸县不可多得的旅游景区。

改革开放大事记

1984~1993年,投资315万元,全乡各村普及自来水。1991年,开通程控电话。1993年,投资100万元建造1700多平方米的门诊住院大楼,1995年与加拿大慈济爱幼中心共同投资建造300平方米的七星爱幼中心,七星卫生院被国家卫生部命名为一级乙等医院。1994年4月25日,朱镕基视察七星乡的粮食生产,看望种粮大户、省十佳青年王正祥;全国集镇文化研讨会在乡文化中心设立分会场,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题词“湘湖金秋”。1995年,投资1654万美元的美国独资企业嘉吉饲料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8月,省旅游度假区——相家荡度假区管委会和度假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10月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召开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前视察七星东进现代农业园区,并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东进现代园区通过省级验收,全省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在七星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