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商洛市地图 >
商州区地图
商州区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1998年,辖:城关镇、夜村镇、金陵寺镇、大荆镇、黑龙口镇、杨斜镇、北宽坪乡、碾子凹乡、广东坪乡、韩子坪乡、大河面乡、黑山乡、上官坊乡、阎村乡、药王坪乡、砚池河乡、松树嘴乡、两岔口乡、孝义乡、张墹乡、两水寺乡、白杨店乡、会峪乡、铁炉子乡、牧护关乡、火神庙乡、引龙寺乡、三岔河乡、韩峪川乡、肖塬乡、红门河乡、麻街乡、三十里铺乡、土门庵乡、管家坪乡、仁治乡、陈塬乡、刘湾乡、杨峪河乡、砚川乡、腰市乡、马角山乡、李庙乡、西荆乡、东峪乡、沙河子乡、张村乡、梁铺乡、三贤乡、西墹乡、看山寺乡、板桥乡、水道河乡、龙王庙乡、郭村乡、蒲峪乡、麻池河乡、林岔河乡、东岳庙乡、牛槽乡。2000年,商州区辖4个街道、13个镇、1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30883人,其中:城关街道79055人、大赵峪街道18096人、陈塬街道14421人、刘湾街道17688人、孝义镇14376人、夜村镇16699人、白杨店镇19170人、张村镇16296人、沙河子镇16495人、扬斜镇11626人、麻街镇16826人、黑龙口镇20157人、牧护关镇9789人、大荆镇27994人、腰市镇17056人、板桥镇14332人、北宽坪镇10675人、西涧乡10244人、三十里铺乡5778人、上官坊乡7007人、砚池河乡3741人、松树嘴乡6714人、麻池河乡11838人、牛槽乡6377人、东岳庙乡4621人、阎村乡6321人、三岔河乡13836人、红门河乡8933人、西荆乡13024人、李庙乡11916人、马角山乡3902人、蒲峪乡5714人、龙王庙乡6693人、大河面乡4447人。有汉族、回族、满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锡伯族、哈尼族、朝鲜族、土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黎族、土家族、白族、壮族、蒙古族等民族分布。2010年,商州区辖4个街道、16个镇、10个乡:城关街道、大赵峪街道、陈塬街道、刘湾街道、孝义镇、夜村镇、白杨店镇、张村镇、沙河子镇、杨峪河镇、金陵寺镇、黑山镇、杨斜镇、麻街镇、黑龙口镇、牧护关镇、大荆镇、腰市镇、板桥镇、北宽坪镇、上官坊乡、砚池河乡、麻池河乡、阎村乡、三岔河乡、红门河乡、西荆乡、李庙乡、蒲峪乡、龙王庙乡。2011年7月7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商洛市商州区红门河乡并入黑龙口镇,撤孝义镇、白杨店镇并入夜村镇,撤张村镇并入沙河子镇,撤李庙乡并入腰市镇,撤蒲峪乡、龙王庙乡并入板桥镇,撤砚池河乡、麻池河乡、西荆乡、三岔河乡、上官坊、阎村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

自然资源

商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商州地处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秦岭的腹地,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山清水秀,风光迷人,大云寺、仙娥湖、秦王山、静泉山、砚池河溶洞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姿多彩,自古就是文人墨客会集胜游之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三游商州,由衷发出了“我有商州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咏叹。商州近省城而未染尘嚣,处深闺而不衍靓丽,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氧吧”。目前,国家已把该区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试点示范区,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商州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全区宜林地500万亩,林木覆盖面积200万亩,草坡可利用面积61万亩,以核桃、柿子、板栗等为主的经济树160多种,“商州核桃”、“孝义柿饼”在全国久负盛名。天麻、木耳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产量名列全省前茅。全区野生中药材多达140余种,是陕西省天麻、桔梗、黄芪、二花等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地。全区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金、银、铅、锌、钼等21种,产地65处;水资源蕴藏量646万千瓦;野生动物50余种,其中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12种。

地方特产

商州柿子糖:商州大山里的人,每到金秋十月间,都把摘下的鲜柿子储藏起来,到了春节前取出来熬糖稀,正二月用它来招待宾朋。这种柿子糖颜色鲜红,味香柔绵,跟蜂糖差不多,它的做法是:先把柿子把摘掉,倒入锅里捣成糊糊,然后用豆腐包过滤,挤压出汁液,去渣,放在锅里反复熬炼,直到汁液熬干成糊状,就成了紫红飘香的柿子糖了。然后,把它装进罐子里封严,一年四季不变质。吃时割一疙瘩,放在黄酒里或放在洋芋糍粑上蘸着吃,醇甜可口,风味优雅。

历史沿革

北周置商州。据《太平寰宇记》:“取古商于之地为名。”,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区地属内史商县(治近丹凤县龙驹寨镇古城村)境。西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初区地设县,名上洛县,因居洛河上游故名。包括今区、洛南县两地。属弘农郡,隶司隶校尉部。东汉(公元25——220年(属京兆尹,仍隶司隶校尉部。三国(公元220——265年)属曹魏之京兆郡。西晋(公元265——316年(泰始二年(266),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洛。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为荆州和上洛郡治。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为洛州和上洛郡治。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为商州和上洛郡治。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郡,保留商州,上洛县为商州治。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设商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为上洛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为商州,上洛均为治所。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入商州。元代(公元1279——1368年)商州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管辖。明代(公元1368——1644年)属西安府,辖今区、丹风县两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五月,降商州为县制。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三月复升为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4县。祟帧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月,闯王军攻占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朝,称永昌元年,派鲁大儒为商州牧,给山阳也派了县令(其它各县不详)。永昌二年正月,闯王政权结束。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商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4县。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3县之地置孝义厅,属西安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州改设商县,辖今区、丹风县西南部,属关中道。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直接领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6县,一度还管过蓝田县。是年在龙驹寨成立设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县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5月,在商县设置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7县。1950年,改名陕西省商洛分区专员公署,仍辖以上7县。1955年,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658年12月,1964年9月,因“雒”字生辟,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1968年,商洛专员公署改称为“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县人民委员会易名为“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商洛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地区名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元月,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县为商州市。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商洛地区行政公署,设立商洛市人民政府。商州市更名为商州区。区人民政府驻南大街。

旅游资源

牧护关生态旅游度假区:牧护关地处秦岭之巅,位于商州区西北部,是商洛市西大门。西邻西安市蓝田县,东接我区黑龙口镇,312国道穿境而过。距世界旅游名城西安绕城高速近58公里,距商洛市区46公里。牧护关属于黄河流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0.3℃左右,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适宜于各类动植物种类的生长,有“天然园林”和“天然氧吧”的美称,是理想的避暑休闲之地。景区分为四大功能区:一是牧护关避暑度假区,包括湘子苑、文公斋、刘秀阁、牧童乐4中风格的别墅群;二是天屏沟生态旅游娱乐区,包括滑雪(草)场、攀崖、射击、射箭、垂钓园、匹特博(彩弹气枪)、遛马场、牧羊烧烤和徒步观光游览;三是韩愈祠、湘子洞人文景观游览区,包括韩愈祠森林公园、湘子洞、商州人文历史民俗博物馆、秦巴山区生态博物馆;四是绿色农业观光区,主要包括畜牧小区以及生产一季玉米、洋芋、反季香菇、大棚蔬菜等。一期工程占地39亩,总面积26800平方米,现已建成30栋欧式别墅,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会议中心(餐饮、娱乐)楼一栋,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目前,滑雪(草)场、度假村及会议中心于2005年12月18日正式开业。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层次,我们还推出了“农家乐”项目,已有20户挂牌营业,这里有极富牧护关地方特色的一系列餐饮食品:牧护关洋芋糍粑、秦岭之巅红豆稀饭、牧护关豆腐干、秦岭腹地酸菜杂面、牧护关紫豆角干面、文公乐大烩菜、湘子笑杠子馍、秦岭散养鸡蛋、家养野味等。按照旅游整体规划,牧护关生态旅游区西可与蓝田的水陆庵、王顺山,东与商州的仙娥湖、静泉山、丹凤的丹江漂流、商南的金丝大峡谷形成旅游资源共享,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秦岭之巅的旅游亮点。
牧护关滑雪场:牧护关滑雪场牧护关滑雪(草)场位于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天屏沟生态旅游娱乐区内。这里地处秦岭之巅,距西安绕城高速58公里,距商洛市区46公里。牧护关属黄河流域,暖温性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0.3℃,夏季平均气温约26℃,冬季零摄氏度以下时间长达85天。植被覆盖率85%以上,生长着数百种草木本植物。春夏山花烂漫,百花争艳;秋天满山红便;冬天雪景飘浮云端,好一幅银装素裹的美丽画卷。景区内生态环境十分优越,风光秀丽,泉水清澈,峰岩竞秀,树木繁茂,花草林立,是你理想的避暑休闲娱乐圣地。牧护关滑雪场于2005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现拥有680米初级滑雪道1条,50米雪圈道1条,牵引式索道1条,进口雪具、雪服500余套,其辅助设施建有欧式别墅30栋,会议中心及雪具楼各一栋,包括雪具大厅、特色火锅居、垂钓苑、VIP休息室、棋牌室、KTV及茶秀等,是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会议、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射击俱乐部的即将开业也将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功能,成为该景区的又一亮点。牧护关滑雪场2006年雪季于12月22日开始对外营业,经过设施不断完善,规范化管理和更热情的服务欢迎八方宾客。
静泉山风景旅游区:静泉山位于商州城东南3公里处,历来有“商州小华山”、“商州莫高窟”的美誉。静泉山海拔808.8米,远看宛若一尊盘坐的大佛。山腰有泉,不涸不溢,数千年来,以静、清、澈、洌著称,故美其名曰:“静泉”,山因泉而得名。自唐代初,当地民众就在山上凿洞拜佛,是商洛著名的佛教圣地。静泉山旅游风景区交通便利,山下有寺庙,山上有石窟等景点。该区未来的游览内容较为丰富,1985年静泉山及山下关帝庙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目前商州度假旅游避暑之首选佳境。近年来静泉山旅游景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景区供水工程建设,完成了送子观音殿和财神殿的屋面上瓦和消防设施维修等工作。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假日旅游的兴起,拟在原有历史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新建以科技培训、现代种植、水上游乐、珍禽异兽饲养为重点的集生产、科研,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该区还可形成功能独特的旅游区,游览内容不断丰富,可发展游客进行果园自由采摘、种植纪念树、品尝绿色食品等参与性旅游项目。
仙娥湖旅游区:仙娥湖原名仙娥溪,位于商州市城西5华里出。仙娥溪是丹江河水在岸边悬崖峭壁下聚集可泛舟的溪水。1973年此地建成二龙山水库,全溪积水成湖,人们称此水库为仙娥湖。水库大坝高63.7米,水系面积为96平方公里,湖区水面6000余亩,湖面成“丫”字形。在这如此广阔的水域和周边土地上,分布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大大小小的人文景观。仙娥湖四周山崖峭壁,风光旖旎,松柏常青,山道如带,气候宜人,天然的风景秀丽而壮观。二龙山、仙娥峭壁、王母梳妆台、百云洞、古驿站绕湖散布,古代文雅人士在此留恋吟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商贾驿站在此留恋忘返,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神仙美女在此驻留,留下了许多美丽传说。以地理位置、自然风景,又可分若干旅游观光小区。有湖心岛小区。石神峰碑林风景区、戴云山度假小区、风云洞小区、闯王寨游览小区、凤凰沟鸟语林区、胭脂关砭、西山寺、刘秀山、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湖心岛小区尤为突出。湖心岛总面积18亩,高出水面约18米,岛上建有平台、风景林带、恐龙馆、馆内展出恐龙脚印化石、恐龙蛋化石及恐龙雕塑,陈列唐宋诗人的咏商诗作,以及当代商洛作家画家的作品。此岛有“四龙戏珠”之称,三月桃花,引人入胜,乘舟游览者无不到此领略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闯王寨古代军事旅游区,“闯王寨”原名“鼎龙寨”,因闯王李自成八进八出商洛山,在此屯兵而得名。“闯王寨”位于商州城西十华里处的麻街岭东段山麓,312国道麻街岭隧道穿山而过。山寨青石砌壁,大部分寨墙根基完整。山寨分上中下三部分,呈目子形排列,占地约百亩许,登寨远眺,东临商州八景的“仙娥峭壁”,俯视山下,6000多亩的仙娥湖山光水色美不胜收,西望为商州八景的“熊耳晚霞”,南瞧商州古城新区新貌尽收眼底。环顾四周,轻松翠柏似茫茫林海,白云朵朵缠绕山腰,使游客有“一览众山小”和心旷神怡之感。项目旨在利用闯王寨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等丰富的人文军事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借助现代旅游的营销理念和引入闯王为推翻明王朝八进八出商洛山,用闯王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闯王在商州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也可作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争取4-6年时间将闯王寨古军事旅游区依照旧有军事要塞的布局建设成为自然与人文生态,恢复与建设的高标准的军事旅游区。闯王李自成征战在商洛所创的战绩、轶事、传说、故事甚多,内容丰富,创建一座雄伟壮观的“闯王寨”,塑造、陈列、布展他的业绩,为游客提供一个古朴、典雅、观光、游乐的场所。

节庆活动

商州人一年十二月,月月都有节。辛亥革命后,公历通行,元旦、女妇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皆从公历,节日活动与全国大致相同。春节、清明、端阳节、中秋节等仍从农历,但习俗不同于外地。
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春节,俗称过年,是商州人最重视的节日。从上年腊月初,家家就忙着备粮备菜,添碗购蜡,缝制新衣。俗话说,“过了五豆,糊里糊涂”,“过了腊八,见啥买啥”。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家家贴对联,挂红灯,放鞭炮,全家老幼围坐一桌吃团圆饭,谓之“全年”。正月初一寅时起床,燃放鞭炮,祭天地祖先,老幼衣着一新,论辈次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发压岁钱。早餐吃水饺。水饺馅中包一枚钱币,吃着钱币者,当年财源茂盛。从初二开始到亲戚家拜年,先丈人,后舅家、姑姨、世交好友,礼物多为点心、馍、挂面、酒,俗称“四色礼”。俗云“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访老邻。”移商的客藉人,初一由德高望重者(即族长)执族谱率全族人轮流到某家吃年饭,讲家史,传礼仪。初五称“破日”,取“破土动工”意。早亦放鞭炮,吃水饺,示年节过毕,各执其事。此日将春节间扫积的垃圾倒到十字路口,焚以香表,谓送五“穷”,即韩愈《送穷文》中所说的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山阳县岭北自初六起,长辈到给自己拜年的晚辈家族玩一日,谓“送礼”(回礼中有小孩玩的花灯笼)。
人日:正月初七谓“人日”。晋代董勋《答问礼俗说》:正月初一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九日为豆,十日为麦。俗逢人日,全家团聚,吃好饭,夜间点檐灯。人日后,开始扮社火、花鼓、狮子、竹马、龙灯,走村串户,一直耍到二月二,今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旧时十四开始,十六结束,后只十五一日。午餐丰盛,晚上必吃元宵,户户点红蜡,挂红灯,各村灯、狮、竹马、旱船会赛,通宵达旦。俗于是日将出嫁姑娘接回娘家团聚,称之“躲灯”。
中和节:二月初二为中和节,又称“龙抬头”。民国前于是夜玩龙灯,现为当晚炒包谷花吃,谓为“憋疙蚤”。白天用草木灰在记屋周围撒放,在院落撒画人、农具等形状,征兆人丁兴旺、房屋安全、五谷丰登、虫害绝迹。
花朝节,二月十五为花朝,又称百花生日,俗多于是日结婚。山阳县岭南“下湖人”有于花朝带小孩栽红棒树之举,传说此日之植之椿木做成的家具,装粮虫不蛀,盛水不变馊。
清明节:俗称寒食节,相传由晋文公追悼介子推而得名。清明前一日,与寒食节合并举行。此俗到了商州,习成扫墓祭祖活动日。此日,本族五服以内的男性到坟冢扫墓。旧时扫墓毕,举行族会,轮流吃饭,俗称“吃节桌”。现时清明节前几天,各家各户祭祖,修补坟冢,在坟冢上悬挂白纸绺,放鞭炮,谓之“清明吊”。农民多于此日植树,种瓜种豆。学校师生和城市机关干部到烈士陵园纪念先烈。
四月八:本为佛教节,传为释迦牟尼生日。山阳县则传为城隍生日。城隍为道教所传守护城池之神。明代山阳城建后,俗例于四月八日过城隍会,抬城隍像游街,会期有戏剧、杂耍县兴。此时临近夏收,关中农民多进商山买牛,届期耕牛交易量很大。建国后,城隍庙会变为物资交流会。
端阳:五月五日端阳节,又称“端午”。《本草纲目》上说,“今佐五月五日,以粽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做此投江,以饲龙也。”商州古习,此日家家插艾叶、草蒲,贴门符,有时还写对联:“艾叶为旗招百福,草蒲似剑斩妖魔。”吃粽子,喝雄黄酒,并用雄黄酒涂耳、鼻,相传可防毒虫入窍。小孩带香包,并用五色线搓成的绳儿套在手腕上,“五花绳”象征“五龙”,以降“妖邪”,可长命百岁。这天,外婆要给外孙子送新“肚兜”。1949年,商南县道观较多,此日僧、道给各家送端午符,以企消灾驱邪。
六月六:又称天贶(Kuang,音况,音赐)节。此时正值伏日,家家必晒衣物,俗云“六月六,晒丝绸”。此日物可防虫蛀。相习此日吃冷食,新女婿给岳丈家送新(新麦面馍)。岳丈家赠其扇子、草帽子、背心、凉鞋等物,并给带“囫囵”(中间有空、带有花鸟图案的圆形锅盔馍)。山阳县地处商洛南部,六月最热,该县农家至今重视此节,藉之休息一日。
巧娘节:七月初七为“七夕”,源于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又因商州姑娘手巧,亦名为“巧娘节”。这天中午,姑娘们把长好的豆芽摘掉豆瓣,扔茎(巧芽儿)于水盆,在阳光下照影,看谁的“巧芽”奇特“如针、剪、花、鸟、鱼、虫),谁的手就会越来越巧。晚上,姑娘们以瓜果祭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并躲在葡萄树下,倾听牛郎织女谈情说爱。相传偷听了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出嫁后夫妻更加恩爱。
中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道经》以正月望日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此日商州农家祭土地爷,多用黄表制成三角小旗,上写“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插于包谷杆和田埂上,预祝丰收。晚上,在场边、十字路口以草木灰围圈化纸祭祖,并专设一圈,为赈济孤魂野鬼。佛教传说:目连之母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这他说盂兰盆经,教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人将中元视为“鬼节”,有施饿鬼的迷信活动。此日,又有一些想积阴德的有钱人,买少许鱼鳖放于河中,故此日又叫(放生节)。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唐诗人韦庄有“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之句,可见唐代已有中秋尝月之习。相传元末时,泰州张士诚趁中秋夜,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的纸条藏于圆馍中串连起义,因之后习八月十五吃月饼,亲朋互赠月饼。嬉戏者当晚偷邻人葫芦,送给缺儿人家,谓之“偷子”,瓜主不怪。此节亦与嫦娥奔月故事有关。人们把悲欢离合与月圆月缺相联,故圆月成为亲人团聚的象征,此节为商州民间一大节。全家团圆,午饭丰盛,晚吃月饼、鲜果,并于庭院设香案,陈月饼、瓜果敬月神,饮酒尝月,欢庆丰收。在商南县,此夜还有“摸秋”之俗,小孩个子矮的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去摸茄子,没有女子的去摸辣子,不聪明的去摸葱。1949年后,此举不存。
重阳: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双九而称重阳。吴均著《续齐谐记》载:在汉时费长房对汝南友人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地方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晚归,桓景见未带走的犬鸡俱死。这大概是后人九登高饮酒之来源。商州农家休息半日,就近登山,午餐必酒必新米饭。丹凤县龙驹寨人登鸡冠山,商镇人登商山。今民多不沿登高饮酒旧习,师生常登山秋游、登山比赛。近年定此日为老年节,敬老活动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