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地图
城关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2、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位于昌乐县境北端,东邻朱刘街道、五图街道,西连宝城街道,南、北分别与城南街道和昌乐经济开发区接壤,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孤山兀然耸立,西部丹河自南而北流贯全境。总面积31平方公里,辖22个农村社区,3个城市社区,人口10.7万人,是昌乐县政府所在地,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城关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科学发展。特色产业:
柠檬酸产业,以英轩实业为龙头,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铵等项目为产业延伸,成功申报中国柠檬酸特色产业基地,英轩实业被评为中国柠檬酸特色产业基地核心企业,目前,已达年产柠檬酸30万吨、酒精20万吨的能力,是全球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公司生产的柠檬酸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和山东省著名商标。
电子散热器产业,城关街道电子散热器产业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以电子散热器产品为主导,现有华光电子、开元电子、华鹏电子等散热器企业40多家,年产各类电子散热器产品2000多种、6亿件,占全国份额的65%,产品涵盖电子散热器、变频散热器、汽车散热器、LED光源散热器等领域,广泛应用于空调、电视机、冰箱、汽车、以及LED路灯等设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子散热器生产基地,被评为山东省电子散热器产业基地,潍坊市电子散热器特色产业镇。
街道发展:
产业化园区化——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年产电子元器件2000多种、6亿多件,占全国市场份额65%,被评为“山东省电子散热器产业基地”;柠檬酸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被评为“山东省柠檬酸产业基地”、“中国柠檬酸特色产业基地”,……这一切显示着城关街道工业经济的强劲崛起。然而,工业经济原先一直是城关街道经济发展的“短腿”,小作坊、小手工业构成了工业的主体。围绕全县“一三六三”的工作思路,城关街道大力实施“工业强街、产业兴街”战略,加快膨胀骨干企业,大力培植优势产业,着力抓好项目引进,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实现了产业集约化、园区化发展。而今,该街道已形成了以柠檬酸、电子散热器、食品加工、生物工程四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产业体系。37家规模以上企业和300多家中小企业业已成为推动该街道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发展规划:城关街道摈弃过去“遍地开花”式的发展思路,把温州工业园和北关、西村两个创业辅导基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平台,加快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其中,北关创业辅导基地完成投资20亿元,建成标准车间15万平方米。“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工业园区和创业辅导基地已成为城关街道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工业项目的聚集区,人才和资金的扎堆区。北关创业辅导基地已落户圣泽木业、三和药业、柠檬酸三丁酯、三江塑胶等项目45个,到位资金12.2亿元。温州工业园落户华鹏电子、开元电子等企业43家,总投资23.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
城市化进程:大手笔大投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宽阔的道路,繁华的商场,梯次丛生的绿化带,独具特色的丹河滨水景观带,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西湖公园,一座座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花园式住宅小区,这一切无不显示着城关街道瞄准一流的城市档次和宜居宜业的城市品位。城关街道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重点抓好“中心商业区、生态休闲居住区、农贸商贸区、生态旅游区、现代物流园区”五大功能板块综合开发。中心商业区以新昌路、方山路、利民街等为中轴,重点搞好深度开发,着力打造以商贸流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平台。生态休闲居住区突出发挥首阳山生态优势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服务优势,建设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千亩房地产大盘。农贸商贸区依托昌乐农贸城、田禾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城西千亩农贸商贸市场建设,建成辐射全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生态旅游区借势丹河公园、西湖公园等项目,建设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旅游观光为一体旅游产业。现代物流园区以昌盛物流、中冶物流为基础,建成辐射山东半岛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大型现代化工业物流园区。使城市经济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近年来,城关街道每年拆迁、改造城区危旧房屋、底层建筑100万平米,先后规划建设重点城市建设项目428个,总投资754.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60多亿元。落户帝都国际、中央帝景、锦纶天地、亿丰建材城、天桥综合市场等近百个服务业项目,拥有西湖公园、丹河公园、水印江南等十多个旅游文化项目,新开工龙腾金都、西湖庭苑、钱塘府等50多个房产项目,建成昌盛花园、相府锦苑、上海花园、蓝宝石花园等数十个居住小区。整个城区迅速“长高”、“放大”、“变靓”,广大群众“翻新”县城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9、山东省平度市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位于平度市区东北部,是平度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39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8.4万人,总面积70.22平方千米。5、辽宁省凌源市城关街道
原名城关镇,位于凌源市郊,是在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于2007年3月,凌源市行政区划重新调整(撤镇设街)时成立的。现辖7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面积92.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2万,耕地亩。毗邻凌源火车站、客运站,“101”国道、“老宽线”贯穿其中,距京四高速公路凌源站仅2公里,公路铁路交织成网。服务设施完备,凌源豪华饭店,三星级酒店,二级甲等医院全部坐落于此。具备很高的商饮、娱乐、医疗服务水平。农业经济量、质并进。种植业中以黄瓜为主,花卉、蕃茄以及越夏蔬菜为辅的多元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现有保护地总面积7000亩;有以扁杏为主的3.7万亩经济林和3.5万亩公益林,实现了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的齐生并举。畜牧产业发展基础扎实,辖区内有畜牧小区6个,规模养殖户200户。依托农业综合经济发展成立并壮大起来的八里堡蔬菜批发市场,在改扩建以后,场内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交易繁荣,已被命名为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是拉动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工业经济张中有弛。现有6家骨干企业:城关建筑工程公司、驰丰建筑工程公司、亿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鑫源烧结冶炼铸造有限公司、和泰烧结冶炼铸造有限公司、远通炉料有限公司,全街有民营经济总数808户,从业人员3908人。现已基本形成建筑、房地产开发、冶金、物流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技改投入、实到外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环境轻松。近年曾分别获得各种荣誉称号:辽宁省六个好乡镇党委标兵;朝阳市先进党委;朝阳市十强乡镇;朝阳市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凌源市文明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保护地建设红旗单位;生产结构调整红旗单位,历年来在凌源市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6、辽宁省庄河市城关街道
办事处驻红岩路76号,人口4.60万人,面积28.00平方千米,辖13个社区居委会:新风、广大、城关、工会、东风、芙蓉、友谊、向阳、财政、新兴、日新、黄金、巨兴;3个村委会:海洋、民主、龙王庙。城关街道位于庄河市城区内东南部,南临黄海,北至黄海大街,东西分别与城东河、热水河接壤。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13个村民组;13个社区居委会,122个居民组;共20145户,58877人。2005年,城关街道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优势,抢抓机遇,使全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社会总产值30.23亿元,其中企业产值达到29.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28%;完成利税8220万元,增长22%;财政收入达到249.1万元,比年初计划增长19.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550元,增长28%。街道党的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稳定局面得到巩固。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态势强劲:2005年,城关街道坚持工业强街不放松,突出项目推进,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为城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全年新增加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9家,其中千万元以上7家,5000万元以上1家。各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结构调整,不断做大做强,牵动和吸纳了21个新项目落户工业园区,其中已开工建设17个,竣工投产14个,全年累计增加固定资产投入3.4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城关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渔业园区建设跃上新台阶:城关海洋渔业园区是辽宁省重点龙头企业,是集科研、基地养殖、捕捞开发于一体的规范化、专业化现代渔业园区,是北方滩涂贝类健康养殖集成基地,被列为国家“863”计划。2005年,渔业园区依靠科技和市场,加快贝类产业化步伐,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入5000万元,扩建育苗工程3万立方水体,培育出各类优质健康苗种500多亿尾,采捕贝类6000多吨,收入5000多万元,其产量、效益是海洋村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年内渔业园区的经济贝类健康苗种通过国家科技部牵头的有关专家课题组的验收。
农民增收工作扎实有效:2005年,城关街道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龙头牵动,大户带动,以产业链条推进农业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海洋贝类养殖场、大连森科食品有限公司、大连鑫通食品有限公司、大连聚鑫食品有限公司、陈记果品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和牵动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生机。养貂、养鸡协会带动畜禽饲养业健康稳步发展,生猪饲养量达到6000多头,出栏近3000头;家禽饲养量达到10.2万只,出栏8.3万只;种貂饲养量达3500只,出售优质貂皮1.3万多张,畜牧业总产值一跃突破2000多万元。水产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全街道158只渔船,紧咬高产渔场不放,常年转港生产不间断,以多品种、高产量带动水产加工业发展,实现双赢,水产总产值达到7亿元,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水产生产计划。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05年,城关街道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鼓励、扶持和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年内,涌现出一批经营管理好,纳税意识强,颇具生命力的民营企业,海洋机械有限公司、海德利塑胶有限公司、亚泰塑胶有限公司、开元钢结构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值、效益分别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法人企业70家,比上年增长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