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哈河镇地图
石哈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在农牧业科技方面,重点抓“种子工程”。农业上引进大西洋种薯、温莎荞麦、G101油葵、黄芪、麻黄等新品种,推广紫花苜蓿、沙打旺、苏丹、千斤谷等优质牧草;牧业上引进德美种公羊60只。全年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7800人次。在文教卫生方面,结合税费改革,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对一些规模小、生源少的村级学校及其班级进行调整,撤并了13个教学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配备了远程教学设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通过举办物资交流会等活动,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镇卫生院业务楼投入使用后,医疗设备逐步更新,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镇21个村委全部建起了医疗保障室,覆盖人口85%。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计划生育率97%,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年内代表盟、旗接受了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组验收,取得可喜成绩。
[林业生态建设]
2002年,镇政府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草)管理办法,充实了林工站队伍,对退耕户逐户进行检查验收,促进退耕还林(草)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年内,全镇共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19.8万亩,其中退耕4.7万亩,宜林荒山荒坡还林15.1万亩。并建成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退耕还林(草)精品示范区4处,引导农民在示范区种植麻黄、黄芪、沙打旺、紫花苜蓿、山杏、沙枣等中草药材,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和经济林,为国家停止补贴后探索一条经济发展的新出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截止2002年底,全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41.8万亩,其中退耕12.7万亩,宜林荒山荒坡还林29.1万亩。从2002年5月31日开始,石哈河镇实行完全禁牧,推行舍饲养殖,既有效保护了生态植被建设成果,又加快了舍饲养殖业的发展。
[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002年,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回访复查”活动,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六大报告,参加学习培训的党员干部达1020人次,镇村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农民办实事好事185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认真开展争创“六个好”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活动。全镇建成“五个好”村党支部12个,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创建旗级文明单位8个,安全文明村10个,小康文明户96户。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细胞工程和创安工程建设均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共发生刑事案件8起,结案6起,治安案件26起,结案26起;调解民事纠纷21起,调解率达100%。
石哈河镇获奖情况
,2001年:被盟行署评为林业生态建设突出镇,镇长李小鹏被评为全盟林业建设生态镇长,被旗委、政府评为全旗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水利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旗政府评为残疾人工作“九五”先进集体,被旗政府、人武部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镇武装部被评为先进武装部。2002年:被旗委、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单位,党委书记苗凯明、镇长李小鹏被评为全旗优秀领导干部,综治书记窦大勇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集镇建设]
2002年,按照“相对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对集镇进行重新设计规划,并通过多方面筹资启动了四大工程:一是投资40万元新建一处占地55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工程分两期完工,年内完成第一期“硬化工程”;二是投资4万元,修建一处集蔬菜、瓜果、肉食为一体的综合集贸市场;三是投资114万元,新建学校办公楼、派出所办公楼、卫生院业务楼,三座新楼全部投入使用;四是投资5.6万元,完成街道绿化、美化工程,镇容镇貌有了新的起色。
[乡镇企业]
2002年,开办了石门子脉金矿、张三壕硅石矿、刘满壕莹石矿等采矿企业。全镇个体私营企业户共有190户,从业人员395人,完成工业总产值870万元。另外甲胜盘铅锌硫铁矿投产以来,对饮食业、服务业、运输业等个体私营经济起到了拉动作用。
[税费改革]
2002年,石哈河镇党委、政府按照盟、旗两级要求,顺利完成税费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全镇共减负195.31万元,人均负担由过去的135元减为55元,减负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