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宣城市地图 > 宣州区地图 >
水东镇地图
水东镇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条件

(一)矿产资源:镇域内蕴藏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东—~港口煤田带为宣城地区十一个煤田带之一,地下储藏有烟煤三900万吨,石灰石储量也很丰富,达4亿吨;其他矿产资源初步探明有陶土1000力吨,石英石2000万吨,珍珠岩483万吨,佛石460万吨,膨润土200万吨。另外,镇域内还储藏有铁矿,但品位较低。
(二)水资源:除水阳江外,镇城内没有大型饲流,但由于镇城内多山地、丘陵,林地占绝大多数,水土保持较好,因此,地表水资源情况良好,镇域内建有多处中小型水库、塘坝。整个宣州地区也是我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镇域地下水蕴藏量不大,埋藏较深,较准利用,也在水阳江沿线地带,由于水阳江补水作用,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

基本概况

水东镇位于宣城市宣州区东南32km,北纬30°47′,东经118°57′。水阳江东岸。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交界处。西与宣州市杨林乡隔江相望,其北部力宣州市孙埠镇衔接,镇域内多山和丘陵,地形复杂,高低落差大。东部、北部为低山区,高程在300~600(黄海高程)之间,中部和南部为丘陵区,高程在200以上,四部水阳江沿岸地段地势低平,高程在30~50左右。
(一)气候气象:水东镇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日阳长,温差大;无霜期长,属季风气候显著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常年主导风同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2.30℃,极端最低气温一12℃,年平均降水量1500mm,年蒸发量1550mm,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年。
(二)水文地质:镇城内有水阳江、朝阳河、武山河、兵山河等主要河流。其中水阳江沿镇域西部边缘而过(水阳江河道中心线即为镇域界线)。朝阳河、武山河、兵山河均属季节性河流,暴雨后流量大,山势猛,烘汛期沿河部分地带为淹没区,呈典型的,ij区河流特征,最终汇入水阳江。水阳江起源于宁国市域〕11区,水流量大,季节性通航。因上游为山区,烘汛期间沿江部分地带皆受洪恩,在小镇域西剖沿江地段也受洪患威胁。镇域内地质以沉积岩为主,有少量火山岩、变质岩;各系地层较齐全,属地震六度烈度区,对城镇建设影响不大,但在山区村镇建设需避开滑坡崩塌地段,以免造成危害。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1221男16310女14911家庭户户数8096家庭户总人口(总)28918家庭户男14627家庭户女142910-14岁(总)58340-14岁男30800-14岁女275415-64岁(总)2330515-64岁男1233515-64岁女1097065岁及以上(总)208265岁及以上男89565岁及以上女118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490

基本概况

水东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东部,东经114°—115°56′,北纬25°50′—25°56′。地处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东与赣县的梅林镇桃源村、梅林村、章贡村交界,东北与赣县的储潭乡幸福村、田心村、储潭村交界,西南与本章贡区水西镇及城区和沙河镇隔江相望。基本廓呈半月形。镇政府设在沿坳村岗上村35号。水东镇位于赣州市东郊,地处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与市区一桥之隔,基本轮廓呈半月形。总面积24.86平方公里,辖7个村,4个居民委员会,全镇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12236人。水东镇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备。323国道和赣储公路贯穿全镇,京九铁路穿镇而过,距赣州铁路货运站2公里,距铁路客运站3公里。水东镇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赣州古城曾两度建在水东,文物古迹遍布全镇,驰名中外的省、市级文保单位有七里宋代古瓷窑址、风景如画的市级森林公园、赣南道教玉虚观、蒋经国先生旧居、虎岗儿童新村、马祖庙、仙娘古庙、万寿宫等。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4.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当年入库633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出口创汇2250万美元。出现了诸如虔东实业(集团)、时间控股、三利饲料等一大批有实力、有活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而时间公园建设更是未来优化美化城区区位优势的集中体现。

行政区划

全镇辖十五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1999年底全镇总人日32313人,9866户,其中非农业人口4694人,中心镇人口7531入。全镇人口中,绝大多数为汉族,极少数苗族、壮族、满族和布依族、镇域总面积10842平方公里,有耕地23362亩。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0566男16019女14547家庭户户数9219家庭户总人口(总)30293家庭户男15787家庭户女145060-14岁(总)65900-14岁男34230-14岁女316715-64岁(总)2138215-64岁男1136315-64岁女1001965岁及以上(总)259465岁及以上男123365岁及以上女136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9412

历史沿革

水东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据记载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唐朝初期境内长番岭(今名茶花岭)已形成村落,后过现址。中心镇位于水阳江东岸,江水从镇西流过,与水西村(个杨林乡西戴村)隔河相望,故名“水东”。水丰镇原为三个自然村:孟家滩、沈家巷、关家村,随着岁月流逝;不断发展,三村连成一体;形成集镇,解放前水东镇按原三村设水淳、心、学区三集中心镇位于宣、宁、广、郎二市二公交界处,水阳江畔,交通便利,是周围上特产品集散地,各种l产汇集水东,以水路运往南京,上海等地,市场繁荣;商品云集,曾有‘叫。南京”之称。明、清时期庙宇庵堂甚多,香火旺盛;1870年,法国、西班牙等国传教士相继来此传教;并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大主教堂。解放后,水东镇成立农委会,设胜利、民主、自由三村;一五二年三村井镇后改名为胜利街、自由街,一九五八年成立压英公社(后更名为水乐公社),一九六一年建区划社,原水乐大公社划为武山、杨林、水东三个公社,一九六五年将水车公社所辖的水东镇大队划出,为县辖水东镇,一九六九年撤区时,武山公社、水东镇又并于水东公社,一九六九年十一月至一九八四年九月,水东镇再次划为县辖镇,一九八四年九月经地、县两次批准撤乡(水东公社)留镇建为区级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