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镇地图
杨柳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建设
镇内现有多处闲置厂房及学校,建筑面积合计在3500平方米以上;镇经济园区占地200亩,可为投资客商无偿使用。全镇8000多青壮劳力可参与就业。基础设施齐备。南临岚兖铁路、日东高速公路、327国道,西靠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镇内两横三纵乡级公路,村村通油路。电力充裕,境内有35KV变电所1处,供电充裕,电信通讯、有线电视等条件优良,数据宽带网覆盖全镇。
基本简介
杨柳镇地处泗水县泗河之源、孔孟之乡,西接曲阜,北依泰山,有47个行政村,36000人。全镇总面积5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万亩。各类资源富足。优质河沙储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陶土储量5亿立方米;泗河、金线河、楚下寺河从境内穿过,地下水丰富。
农业发展
在农业上形成花卉、畜牧、农家旅游为支柱的特色产业,组建了花木协会1个,养鸡分会1个,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已经形成,花卉产业形成规模,种花面积达1500亩,花农达650户,花卉品种优良,红宝珠、碎阳妃、胭脂恋、茶花等品牌花运销全国各地,人平年创收2.2万元。并且省级花木科技园已建至杨柳镇杨柳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不断改善,花木科技园建设初具规模。
交通情况
杨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镇政府驻省道322线,杨寒路(杨柳至寒亭通318国道),杨华路(杨柳至华阳)交叉处,是到黄山皖南革命老区新四军军部旧址的重要旅游通道。
基本简介
杨柳镇地处岷江流域,位于素有“小西湖”之称的五通桥区北大门,原属五通镇,1951年建柑子乡,1958年改柑子公社,1962年析建杨柳公社,1984年杨柳公社更名茫溪公社,同年改公社为乡,1992年茫溪乡、柑子乡并入建杨柳镇。位于区境中部,距区府2公里。面积29.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02米。人口1.7万人。213国道过境。辖红豆、红军、翻身、瓦窑、青龙、杨柳、多宝、万里、龙门、柑子10个村委会和杨柳、交通、前进、和平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化工、铸造、建材等厂和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薯类、小麦、柑橘。境内风景名胜有多宝寺。北靠世界两大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是国道213线的交通要道,乐五干道、213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人口1.9万人,幅员面积29.5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2亿元,财政收入9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镇党委多次评为市级先进党委,连续两年综合目标考核名列全区第二。境内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茫溪河沿岸千株古榕四季常绿,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1404.7mm,年均气温17.3℃,无霜期长达334.5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经济发展
杨柳镇是乐山市市级小城镇试点镇,是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工业重镇,全镇有工业企业82家,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了以盐卤为主导,机电、机械、化工、瓷矿协调发展的格局,年产烧碱18000吨,盐酸12000吨,液氯850000吨,固碱5000吨,烧碱厂进入四川工业企业最佳效益500强企业之列;三缘电机厂生产的三缘牌、超超牌电机是乐山知名品牌之一,全年生产销售电机50000台;页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畅销全国各地,成为西南瓷都夹江的原料基地;外向型经济成绩喜人,2002年招商引资1650万元。
旅游资源
农业观光,“民俗旅游”蓬勃发展。旅游业发展具有特色,巨型伟人石像奇观,堪称一绝。镇内已成立农家旅游协会,农家旅游已具规模,旅游配套设施齐备。集住宿、餐饮、观光、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山庄达36户,日可接待游客达1万人以上,在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上与国际旅游接轨,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接待水平,推行免费茶服务,农家旅游山庄各具特色:文化气息浓厚,以王家花园为代表,占地500多平方米。有字画70余幅,根雕盆景上百盆,曾多次接待外国人和省、市、区、文联及书画协会前来交流和献艺,并收藏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墨迹,走进王家花园如同走进了艺术和园林相结合的宫殿;娱乐设施完善,以祈龙山庄为代表,走进祈龙山庄可打乒乓球、台球、可唱卡拉OK、跳舞、也可搓麻将、打桥牌,舒适的环境可同时容纳200多人休闲;参与性强,以木鱼山庄为代表,长期开设“进农家门,吃农家饭”为主的包粽子、推豆花等参与性强的项目,让都市人走进农家和农民齐劳动,同吃喝,感受农村人朴实、恬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气息;特色饮食文化,以石家庄为代表。彝族风味的烤全羊、烤鸡、烤鱼、烤兔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宾朋好友前来观光、品尝;另镇境内还储备伟人石像,多宝寺佛教圣地等旅游项目可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