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勋镇地图
树勋镇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发展
20世纪50至60年代,主要从事薄荷锅、罱泥船、竹木铁制农具等行业。70年代发展社队工业,有了机械、皮鞋、服装、纺织、红木雕刻等行业。1985年有乡办企业29家,村办企业32家,全乡工业总产值1521万元。1987年树勋服装厂生产的树勋牌中山装荣获农业部服装评比一等奖;1990年有乡办企业18个,村办企业13个,乡村企业职工2487人。是年树勋焊锡丝厂生产的焊锡丝被电子行业广泛应用,荣获南通市新产品奖,自制的喷金焊锡丝填补了南通市空白;县织布一厂生产的脱脂药用纱布远销美国、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和香港地区,这年全乡工业总产值2939万元。1995年有乡办企业18个,村办企业7个,乡村办企业总收入分别为4413万元、1419万元。1999年工业总产值10006万元,销售收入5284万元,利税360万元。2001年建立工业集中区,有企业30个,外商独资企业1家。2002年工业总产值15288万元,销售收入8964万元,利税643万元。2005年树勋镇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玉洁公司、升海公司、高桥公司、海盈箱包公司、泰福旺公司、本杰公司、七津谷公司、仁洋公司、亚新公司、菲亚公司、真爱多公司等企业。主要产品有玻璃制品、体育用品、护身用品、纺织品、服装、塑料、机械冶金等20多个门类300多个品种。升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固定、流动资产1533万元,年产值8000万元,利税270万元,专业生产HVAC系统应用的各类产品,连续3年被评为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AAA级信用企业、明星企业,生产的玻璃风机荣获江苏省新产品奖,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还远销泰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伊朗、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树勋镇有企业669个,职工4679人,固定资产2854万元,工业总产值124729万元,利税总额5833万元,销售收入113916万元。自然面貌
树勋镇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以吴淞为零点(即海拔),平均高程为4.8米,最高点为5.2米,分布于原富民、翻身部分村民组;最低为4.7米,分布于原,八一、南音部分村民组。由于该镇成陆过程中泥沙来源及形成时间先后不同,因而产生四种土壤类型;即黄泥土、黄夹沙、竖头黄泥和犟黄泥。其中以黄泥土为主,占总耕地的76.67%,分布较为普遍;黄夹沙土壤,约占17.18%;竖头黄泥约占4.08%;犟黄泥占2.07%。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通过兴修水利及多种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至2005年2.8万亩耕地成为省级无公害作物生产基地。特色产品
海门山羊肉树勋山药树勋山芋树勋芋艿“四青作物”、“四色宝豆”冷冻农产品第三产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镇服务业兴起。1994年乡政府投资200万元建成占地4361平方米,营业面积3200平方米,188个摊位的农贸市场,年成交额6500万元;1996年投资250万元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农民公园,园内设有垂钓、餐饮等项目,年营业收入80万元以上;2001年成立的房屋拆除公司,年收入400多万元;2005年成立的红怡驾校有汽车15辆,教练员7个,至当年12月底培训学员450人,营业收入135万元;富安镇是海门市内规模最大的山羊加工销售基地,每季度销售5000只以上有10家,其中大户陈卫明每季度总量25吨,产值30万元,富安镇不尽宰杀销售还综合开发,从事羊毛加工有10家,其中超100万元产值有5家,加工大户朱庙江,年加工羊毛25吨,产值150万元,2005年全富安镇山羊、羊毛等加工合计产值2000万元。全镇服务业增加值1.5345亿元。居民生活。20世纪60、70年代,农民集体耕作收入较低。1979年人均收入112.47元。农民住草房、吃杂粮,外出步行或骑自行车。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从事二、三产业。1990年人均收入938.46元,2005年人均收入为6746元。草房、平房逐步改建为楼房,大理石、木地板也进入了普通农民家庭,安装了电话、有线电视。由吃粗粮变为吃精粮,吃菜讲营养,外出乘汽车。电瓶车、摩托车得到了普及,不少农民还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私家汽车。镇村建设
集镇。1993年乡政府利用新河镇地处星海、汤正两公路交汇点的优势,对镇区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新型小城镇。至1998年,吸引1900多农民进镇落户,务工经商。吸取建房资金9000多万元,开发商业楼26万平方米,建成了三横三纵六条街道,一个农贸市场,二个工业园区,三个教育区,一个卫生文化休闲娱乐区。镇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2004年镇区路面实现了硬化、洁化、绿化和亮化,使新型小城镇具备了吸聚功能和辐射功能,自此新河镇的建设纳入了更为规范化管理,各项建设配套措施同时并举,2005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新型小城镇,南通市环境优美小城镇。是年第二工业园区继续向北延伸,并进一步完善镇区长效管理机制。农村。1969年全公社有广播喇叭3900只,入户率为41%,1975年农村通电,1996年广大农户用上自来水。1997年有线电视光缆进入树勋乡农户。2002年实施村村通工程,2005年4267个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占总户数的47.1%。是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修建水泥路3公里,维修黑色路面13公里,投资200万元改造危桥10座,新建农村公路桥3座,疏通沟河132条,完成土方61万方,自来水管网二次改造8000多米。领导分工
(截止至2009年)张频:主持党委全面工作,统筹协调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重大问题,主管干部工作。
王碧君: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工业、建筑业、财政、税务、金融和审计工作,分管财政所、建筑站、国税所、地税所,联系驻镇金融机构。
王志高:负责人大全面工作,协助抓工业、建筑业,主管安全生产、环保、统计工作,分管企管站、自来水厂,联系建筑站、国税所、地税所、工商、供电、邮政、电信部门。
陈启兵:主管党务、民营、信访、人武部和机关支部工作,挂帅政法工作,协助镇长负责审计工作,分管民营经济办公室、纪委、监察、组织、人事、宣传、统战、秘书室、档案、党校、工会、团委、妇联、老干部、关工委。
管志兰:分管学校、卫生、计划生育、广播电视、体育、科技、民政工作,主管计生办、计生服务站、民政办、广电站、文化站、成教、幼儿园、敬老院、托老院,联系中小学、卫生院。
陈冬华:分管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工作,主管项目建设办公室、招商引资办公室。
陆飞:负责组织工作,分管农业经济、新农村建设,负责农业、水利、农机、防汛抗旱和农经、农保工作,主管农技站、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项目农业办公室、农经站、水利站、农机站、兽医站。
姜利松:分管村镇建设、土地管理、建筑管理、镇区卫生、农村生活垃圾管理、道路交通建设,主管规划办、土管所、建管站、居委会、城管队、清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