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鹰潭市地图 > 贵溪市地图 >
泗沥镇地图
泗沥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

泗沥是贵溪的重要粮食生产地和经济作物产地。粮食以优质杂交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草莓、甘庶等,瓜果有西瓜、甜瓜、柑桔、桃李等。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9600吨左右,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800吨,全镇年出栏生猪3.2万头,水产品产量621吨。泗沥镇是周边地市最大的银杏生产基地,共种植银杏1000亩。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干果种子可以入药,树叶可以提炼防止心脑血管保健药品及化妆品的药物,银杏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高。泗沥镇大力发展银杏生产,2005年种植银杏面积达到10000亩,以“银杏镇”定位,以“老虎岗”为品牌,依托银杏资源,形成银杏加工及银杏保健茶两大集团,并通过“龙头”企业加农户的形成,带动周边农户致富。泗沥镇是贵溪市最早养殖“三元杂交猪”的乡镇,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全面。“三元杂交猪”科技含量高,收益好,要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加快“三元杂交猪”的推广力度以及种猪的培育和更新换代,力争三年之内将饲养率由现在的40%提高到80%。

经济

乡镇企业,以农产品的深加工及销售为主,业实力进一步增强,“银杏保健茶”集团及“仔猪销售公司”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涂锈磨料厂、针织烃编厂等一批老企业,通过承包、租赁、改制等形式走出困境,实现了扭亏为盈。1999年全镇实现企业总产值4554万元。泗沥个私经济呈快速发展趋势,全镇的个体经营企业户数、从业人数、注册资金、纳税额分别以11%、12%、26%、37%左右的速度逐年增长。商贸业繁荣,有以泗沥集镇为中心的商贸街,年交易额为2000万元的农贸市场。泗沥镇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科、教、文、卫、体日趋兴旺发达,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现有2所中学,12所完小,共有260名国家教师,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62%。镇开通了有线电视,村村实现了“四通、四有”。农网改造全部完成,人口用电率达99.9%。社会治安进一步安定,1999年被评为市“先进综合治理单位”。

成就

泗沥的区位优势凸显。皖赣铁路、沪昆高速穿境而过并建有站口,贵神、鲤神及王杨公路呈三角连通全境,电力、通信实现了村村通。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贵溪化肥厂和铁路贵溪北站落户境南,加快了本镇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2002年末,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财政收入49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2700元。全镇呈方形,地势为东北高而西南低,平均海拔高度60米,年降雨量1800mm,无霜期270天,日平均气温20℃。境内系丘陵地带的沙性红壤土,水稻和畜禽是全镇农村的主导产品,历来为典型的农业乡镇。为使全镇快速进入小康之道,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规划、超前发展、突出优势、综合开发”的要求,以集镇建设为龙头,通过努力,基本形成以集镇为中心的3000亩高新农业工贸区,以贵神公路为主线的2000亩蔬菜与苗木花卉区,以泗沥河两岸为主体的15000亩避洪农业与综合养殖区,以神台山为依托的10000亩休闲农业区和以王杨公路为纽带的50000亩商品粮与瓜果生产区,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市乡镇前列。

区划

面积:131.1k㎡,人口:31233人,邮编:335401,代码:360681100,辖:王湾、赤石、尹家、珠岭、方家、泗沥、新塘、中村、郑坊、杨山、何家、东洪、桃源等1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王湾。

历史

建国前夕属夏岭区龙岩乡和泗沥区泗沥乡。1950年属神前区中村乡和泗沥区泗沥、赤石、尹家、周湾等乡。1958年成立泗沥公社。1983年改为泗沥乡,1993年撤乡设镇为泗沥镇。在中国江西的信江河畔,沪昆高速公路贵溪入口处,一个以穿境而过的信江河支流泗沥河命名的地方——泗沥镇,座落在怀玉山支脉的神台山南端。全镇有13个行政村150个自然村,辖6800户计31000人口,居民以汉、畲为主,占地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万亩、山地9.6万亩、水面0.6万亩)。泗沥占贵溪北乡之门户,扼上饶至九江之咽喉,故历代为兵家之要地,自唐朝建制至今己有1500多年的历史。

人文

泗沥是20世纪民主革命时期苏区与白区的焦点,曾有700英烈为之捐躯。泗沥更兼文化之乡,明朝嘉靖五年江以达、江以朝“一家两进士”而名垂青史,以清华学子江中华为文首的大中专学子400余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