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淄博市地图 > 淄川区地图 >
太河乡地图
太河乡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501男9056女9445家庭户户数6486家庭户总人口(总)18282家庭户男8946家庭户女93360-14岁(总)34680-14岁男18030-14岁女166515-64岁(总)1270515-64岁男616615-64岁女653965岁及以上(总)232865岁及以上男108765岁及以上女124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945

气候条件

太河属暖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全市唯一的无污染饮用水源地——总蓄水量1.8亿立方米的太河水库坐于太河腹地。从南到北,流经乡内的淄河长达13公里,荒山绿化覆盖率达到37%,全乡的桃树、杏树、柿子树等各类果树共15万株,水畔两山,万亩果园,春花怒放,十里飘香,逐渐形成了“春天遍山花、夏秋满坡果”的乡村风貌。全乡境内有山头189座,山谷216道,重岩迭峰,陡峭入云,山川秀美,苍翠如海,近其境让人如痴如醉,观其景引人望却止步,游乐中而不思归途。

政府机构

主要职责:1、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组织指导好各业生产,搞好商品流通,协调好本乡与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抓好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项目开发,不断培育市场体系,组织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2、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综合性工作,维护一切经济单位和个人的正当经济权益,取缔非法经济活动,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4、按计划组织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5、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6、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吴祥启: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分管干部、人事工作;党委副书记、乡长孙启喜:主持乡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务、审计工作;党委副书记康勇:协助党委书记分管干部工作,负责党务稳定、政法工作,分管机关、党政办、团委、妇联,协调法庭、派出所、检察室、天网视讯广播电视;
内设机构:下设有党政办、农委、经委、建委、民政办、计生办、公路站、林业站、司法所、信访办、财政所、记账中心、安监站、敬老院。党政办:负责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和来人接待工作,督促落实情况,拟定各类文件,筹备召开会议。农委:负责农业和农村工作。经委:负责工业经济、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建委:负责城建、环保工作。民政办:负责民政、残联工作。计生办:负责计划生育工作。公路站:负责乡内公路工作。林业站:负责乡内林业工作。司法所:负责乡内司法工作,信访办:负责乡内信访稳定工作。记账中心:负责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财政所:负责财政、审计、统计工作。安监站:负责安全生产工作。敬老院:负责院内五保对象的生活。

经济状况

太河乡总面积91.7平方公里,辖34个村,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0人。年末有耕地面积700公顷,山林面积1300公顷,水域面积1280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黄烟、越夏菜、红薯等,林果产品以桃、柿子、山楂、樱桃、花椒、椿芽为主,年产各类干鲜果品1600吨,其中大棚花椒、椿芽已渐成规模,享誉周边地市。境内企业以压铸和石材加工类为主,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500万元,实现利税830万元,利润460万元。全乡现有市话3180部,移动电话1170部。境内交通方便,通车总里程93公里,洪峨公路纵贯南北,沿路设立集贸市场3个,年商品成交额950万元。

资源优势

齐山风景旅游区、青龙山休闲娱乐度假区、凤凰山生态经济观光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洪峨路、辛淄路,辛泰铁路纵贯南北,有北牟、西同古两个火车站。乡内工业主要以石材加工、机械压铸为主,农业以林果(核桃、板栗、樱桃、柿子等)、蔬菜(椿芽、莲藕、越夏西红柿等)、小杂粮等为重点,是一个纯山区农业乡。同时,这里又是个老区、库区。专业村的红杏、油桃、紫李、红果、樱桃等甘美鲜果应有尽有,更有四季椿芽、花椒、山珍特色,越夏蔬菜让消费者百食不厌,大批走出山门,走向外地市场,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太河乡地处淄川区东南部,是山区、库区、革命老区,全乡南北长13公里,东西长10.5公里,总面积91.7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6800户,2.05万人。淄博市最大的水库——“太河水库”坐落在金鸡山下,水面12平方公里,蓄水量1.8亿立方米。境内公路主要有洪峨路、辛淄路,“十一五”规划中的东(营)-莱(芜)路将贯穿该乡;辛泰铁路纵贯太河南北,设有北牟、西同古两个火车站。该乡工业主要以石材加工、机械压铸为主,农业则以林果、蔬菜为重点。

新农村建设

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乡情,结合实际,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五项重点”工程和“3221”工作思路,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身的淄川区太河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创新工作思路,突出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今年以来,在太河水库西岸凤凰山区域,依托当地优良的土质和气候,投资520余万元,连片开发建成了双千亩樱桃基地、五千亩板栗基地,建设了宽4米、长3公里的凤凰山环山生产路,完善了水利灌溉设施,做到既不占用粮田,又绿化了荒山荒坡。在淄河滩两岸,利用当地水质优良,水源便利,周边无污染的自然优势,投资150余万元,开发建设“百荷园”,共建成藕池80个,面积130亩,每亩藕池每年可为农民增收4000多元。狠抓专业村建设,以方山的大棚椿芽、双山的黄烟、王子山的大樱桃为代表的专业村已发展到8个,占全乡总村数的1/4。太河乡在实施旅游发展带动战略中,积极挖掘自然资源,推进旅游及三产行业发展,并以此带动全乡经济和各项事业。2006年4月份,在凤凰山经济生态观光区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首届“淄博太河踏青赏花节”,吸引游客逾3万人。该乡还投资1000余万元,加快三龙山风景区开发步伐。建设10处景点以及度假村、宾馆饭店、会议中心等基础设施,开通景区道路4条10公里,拓宽改造乡驻地至景区道路2.6公里,目前各项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2002年被市命名为“淄博市第一批创建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太河乡,2006年各类林果产量看好,仅甜桃产量就达120万斤,果农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淄川区太河乡针对农民普遍缺乏实用技术的实际,大力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加强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涉及蔬菜种植、林果栽培、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截至目前,培训人次达到315人。太河乡先后组织北马鹿、北下册、小后沟等村到烟台、沂源、周村等地参观学习,还组织全乡43名村干部到寿光蔬菜博览会参观学习,使拱棚韭菜和莲藕生产技术等一批高效农业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聘请区林业局技术人员、淄川樱桃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德彦,分别在乡政府、西南牟、杨泉、王子山等村进行春季经济树栽培技术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训人数达260人;举办“池藕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培训班,对乡内的10余家旱池藕种植户进行现场培训,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张世明教授把“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手把手的进行了指点,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科技大餐”,为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