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呼和浩特市地图 >
土默特左旗地图
土默特左旗相关地区地图:

政区划分

全旗现辖11个乡,5个镇,1个开发区,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

语言

官方语言为普通话和蒙古语,日常口语多使用晋语,属于晋语的大同-包头片方言。

自然特征

土默特左旗地形北高南低,北面是大青山山地,最高海拔2270米,南部是土默特平原,海拔最低点哈素海为988.2米。全年四季分明,平均气温6.3℃,年均日照2876.6小时,无霜期130天,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年均蒸发量1870.3毫米,年均冻土层厚108厘米,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科教文卫

土默特左旗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历史上蒙古族人民与汉、回、满等各族人民或杂居、或聚居,形成这一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有民族歌舞、晋剧、二人台、社火、剪纸等。群众性艺术馆有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等。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普及。占地110亩,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的集体育场、灯光篮球场、游泳池、排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场所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体育运动中心投入使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有线电视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村村通。全旗现有16个科技综合服务站,4个科普协会,共有会员3840人。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全旗现有普通中学17所,小学210所。大多数中小学已建成“花园式”学校。民族教育本着“优先、重点”的方针,发展迅速,有民族中学2所,民族小学7所。全旗共有教职工3497人,在校学生52322人,形成民族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等多层次多门类的教育体系。全旗现有医疗机构275所,病床329张,卫生技术人员926人,其中医生886人。

政区沿革

历史上,土默特地区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在历史上各有其名,魏晋时称敕勒川,隋唐时称白道川,辽金元时称丰州滩,明代(即北元时期)因蒙古土默特部的入居而得名称土默川。历史上的土默特地区,自秦汉,特别是明清以来,由于战乱、灾害、屯垦、驻防、互市、商贸等原因,人口迁徙比较频繁。清时沿袭北元时称谓,设土默特旗,分左、右两翼。民国年间成为总管旗。1965年土默特分为左右两旗。1971年土默特左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7年,面积2712平方千米,人口33.5万,其中蒙古族3万,占9%,汉族居多数。辖3镇16乡。旗政府驻察素齐镇。2000年,土默特左旗辖3个镇、16个乡:察素齐镇、毕克齐镇、善岱镇、兵州亥乡、陶思浩乡、把什乡、此老乡、沙尔沁乡、沙尔营乡、白庙子乡、塔布赛乡、三两乡、北什轴乡、枳芨梁乡、台阁牧乡、铁帽乡、哈素乡、大岱乡、青山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0606人,其中:察素齐镇52904、毕克齐镇23016、善岱镇18458、把什乡21011、此老乡9930、兵州亥乡13480、台阁牧乡22725、白庙子乡18994、沙尔营乡18823、沙尔沁乡17003、北什轴乡15750、铁帽乡11736、三两乡13449、塔布赛乡12769、大岱乡16188、哈素乡17297、陶思浩乡15074、只几粱乡18744、青山乡3255。年,土默特左旗辖3个镇、13个乡:察素齐镇、毕克齐镇、善岱镇、把什乡、兵州亥乡、台阁牧乡、沙尔沁乡、沙尔营乡、白庙子乡、三两乡、北什轴乡、塔布赛乡、铁帽乡、大岱乡、陶思浩乡、只几梁乡。
察素齐镇:辖大众路、西园西、西园东、中山路西、中山路东、影院路、站南街、全胜路西、全胜路东、友好街、太平街、人民北路、水泥厂13个居委会;西园、中山、友好、太平、瓦窑、西沟门、朱尔沟、此老、东王毕克齐、点什气、秃力亥、什兵地、尔胜、兰灿、倘不浪、讨合气、山盖、东沟、宿尼板19个村委会。
毕克齐镇:辖毕克齐居委会;银匠房、解放、流水、曲房、官保、崞县、腊铺、脑包、五道、北园子、碾道、二道、马王庙、庆春园、白庙、南园子、小古城、大古城、北店、一间房、董家营、和顺店、杨家堡、鸟尔素、大毕克齐、水磨、苏盖营、乌兰板、老道沟、西梁30个村委会。
善岱镇:辖北淖、南淖、五里桥、喇嘛营、保同河、善岱、召上、里素、安民、南兵州亥、什拉、后善岱、沙梁、朝号、南董家营、大野场16个村委会。
把什乡:辖把什、古城、沙尔沁、西柜、红房子、多尔计、大阳、云社堡、南柜、五里坡、缸房、平基、毛脑亥、参将、西河沿、那什图、万庆、二十家、善友板、恼木汗、万家沟、丈房塔22个村委会。
兵州亥乡:辖兵州亥、什报气、牛牛营、沟门、瓜房子、阳高、忽尔格气、袄太、大里堡、小里堡、阎桂房、沟子板、上十里坡、下十里坡、五里坡、讨合气、店上、彭顺营18个村委会。
台阁牧乡:辖沙家营、台阁牧、三间房、达尔架大东营、达尔架小东营、达尔架大西营、栽生、小瓦窑圪沁、大瓦窑圪沁、霍寨、耿家营、讨尔号庙营、讨尔号大东营、西甲兰、小浑津15个村委会。
沙尔沁乡:辖沙尔沁、公布板、大西平、小西平、板定板、小营子、一间房、东河、南此老、中此老、西此老、老龙不浪、色令板、二道凹、牛牛营、牌楼板、小阿哥、大阿哥、西水泉、伍把什、西什拉乌素、小什拉乌素、东水泉、六犋牛、羊路25个村委会。
沙尔营乡:辖甲尔旦、南双树、章盖营、前一间房、后一间房、吉牙图、沙尔营、丰厚庄、南王毕克齐、阿林召、新德利、练家营、补圪图、大图利、古尔丹巴、小图利、潮忽闹、新圪力圪太、旧圪力圪太、耳林岱、小丹巴、大丹巴、西华营、东华营、哈沙图、小浑津26个村委会。
白庙子乡:辖瓦房院、碱房、什不更、新营子、东坝什、大一家、小一家、白庙子、刘家营、本滩、得胜营、刘王庄、浑津桥、潘庄、毛扣营、西王庄、赵庄、张庄、三间房、四间房、四得堡、三贤庄、白皮营23个村委会。
三两乡:辖三两、忻州营、西厂克、东厂克、侯家营、南小营、北得力图、哈力拜、店上、前朱堡、后朱堡、苏庄12个村委会。
北什轴乡:辖北什轴、东什轴、东南什轴、西南什轴、沙梁子、波林岱、赵家营、海流、新营子、西红岱、东红岱、后红岱、刘家营、点尔素、主根岱、圪什贵、前合理、后合理、大圪贲、小圪贲、卡台基、出彦、麻合理、百只户24个村委会。
塔布赛乡:辖塔布赛、乃莫板、口肯板、黑河、北园子、帐房、铁旦板、旗下营、南恼木汉、雨施格气、七炭板11个村委会。
铁帽乡:辖铁帽、小铁帽、杭盖、波勒圪沁、章盖台、锁号、城留、白庙子、苏卜盖、巴独户10个村委会。
大岱乡:辖大岱、公布、独立坝、陕西营、依肯板、巩家圪旦、小沙金图、大沙金图、十二犋牛、周家明、大三和城、小三和城12个村委会。年,土默特左旗辖5个镇、11个乡:察素齐镇、毕克齐镇、善岱镇、台阁牧镇、白庙子镇、把什乡、兵州亥乡、沙尔沁乡、沙尔营乡、三两乡、北什轴乡、塔布赛乡、铁帽乡、大岱乡、陶思浩乡、只几梁乡。

经济发展

2004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5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96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前列。
工业:土默特左旗工业生产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工业产业化进程高速推进。工业以化工、建材、机械、轻纺、酿酒等为重点,主要产品有化工部优质产品骏马牌碳酸氢氨、自治区免检产品土默川牌水泥,远销国内外的紫砂陶瓷、汉宫地毯、石墨、羊剪绒制品等等。传统工业以市场为导向,在体制创新、工艺革新等方面大做文章,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新兴起的善岱花炮园区、沙尔营工业园区着眼于“专、精、特、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与日俱增。2004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6.7亿元。
农业:土默特左旗自然条件较好,土地类型多样,具有综合发展农林牧和多种经营的优越条件。全旗共有耕地面积102万亩,其中水浇地7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葵花、玉米、中药材、蔬菜、优质牧草等。“九五”期间,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重点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大青山生态建设、沿110国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工程。通过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已形成了区域化种植格局。近年来,随着“奶业兴旗”战略的实施,农区畜牧业迅速发展,并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2004年底,奶牛饲养量达15.1万头,建有标准化奶站421座,奶牛小区28个,是全国第二大县级奶源基地。肉类总产量4万吨,鲜鱼捕捞量5000吨,禽蛋9000吨。畜牧养殖业成为了全旗的重要支柱产业。全旗枸杞的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量近12000吨;甘草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达30000吨以上;黄芪、板兰根、党参等中药材种植面积都在3000亩以上。葵花籽年产量4.2万吨;各种水果年产量1400吨,为特色经济作物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财政金融:2004年,全旗财政收入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亿元。有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覆盖全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