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乡地图
三两乡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黄金、石墨、云母、铀、铜、铁、石油、石榴籽石、石灰石、浮石、耐火土、红粘土、盐碱、矿泉水等。三两乡有野生果树12种,主要是山丁子、海棠子、山梨、山杏、山楂、稠李、柄扁桃、山葡萄、沙枣、酸枣、油瓶瓶、面果果等,分布在东摩天岭山区。三两乡野生中草药有:甘草、麻黄、黄芪、党参、地椒子、知母、冬花、枸杞、远志、蒲公英、车前、仓耳、黄芩等30,余种,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蒲草、红心藻、水葱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狍子、狼、狐、獾、兔、雕、猫头鹰、黄鼠、野鸡、野鸽、石鸡子、半翅子、乌鸦、大雁、麻雀和黑乌蛇、菜花蛇、七寸蛇等,这些野生动物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山区。水生动物主要有鲫鱼、草鱼、白鲢、麦穗鱼,此外还有泥鳅、螺、蚌、轮虫和挠足类、梭角类游动动物。特色产业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了三两乡贝母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标志着三两乡贝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三两乡贝母是武川县道地药材产品中的代表品牌,其栽培历史已有百年。1962年中国平贝母生产经验交流会在武川县召开;1998年三两乡被内蒙古人民政府评为“平贝母之乡”;2005年三两乡贝母被列为中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保护后,专用标志的使用,将进一步打造三两乡贝母品牌,扩大产品知名度,形成更大的产业优势,必将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自然地理
地貌类型:三两乡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东南部属蛮汉山的支脉,山区面占全县总面的20.4%;中部和南部属黄土丘陵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7.3%;西北属土默川平原的边缘,占全县总面积的22.3%。地形地貌的多样化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山脉山峰:山脉为蛮汉山系。主要山峰:东有芒牛山,海拔1864m;南有圣山,海拔1788m;北有神山(又名脑包山),海拔2001m;西有摩天岭,海拔1302m;中有黑山(东摩天岭),海拔2031m。
气候条件
气候类型:三两乡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多风、寒冷,日光充足,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时短而温热,春季升温快,秋天降温烈。气温:年平均气温在6.2℃左右。一月平均气温为-12.8℃,极端最低气温为-31.7℃,七月平均气温为22.1℃,极端最高气温为37.9℃。
生长期:年日均气温在5℃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95天左右,年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的时间为233天左右。
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92.8mm,一天内最大降水量为99.1mm。1971年-2005年期间,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978年,降水量为571.4mm,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0.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