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布赛乡地图
塔布赛乡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塔布赛乡政府新建150座蔬菜大棚,其中塔布赛村北50座,每座投入配套资金3.5万元;塔布赛村到三两乡、口肯板村的两条主干道全面整修,其中有两座危桥全面维修;新建塔布赛乡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需要选择资质较高的兽医多名。塔布赛乡对21个村没有配套机电井,打机电井48眼,解决农户浇地难的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塔布赛乡加大人力财物的投入,进一步改善那里的生产生活环境。塔布赛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6所,但部分教室已成为危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各种教学设备与设施非常紧缺,塔布赛乡投入资金进行修缮。乡中心卫生院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为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塔布赛乡投资100万元进行重建;乡政府在塔布赛村投资10万元建设文化服务站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学校,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塔布赛村敬老院现承担着2个乡镇2个区域服务中心的孤寡老人,新建一间60平米的老年人活动室,添置电视机、洗衣机、健身器材等物品。乡镇名人
乌兰夫1906年12月23日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赛乡,蒙古族。1923年夏进北平蒙藏学校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10月进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初毕业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做教学翻译工作。1929年6月回国。同年7月,参加组织中共西蒙工委,历任工委组织委员、书记。1938年4月任中共绥蒙工委委员。同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政治部代理主任。1941年8月赴延安,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绥蒙政府主席,中共晋察冀边区中央局委员,中共内蒙古工作委员会书记,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内蒙古军政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学院院长。1947年至1949年,任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1954年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1975年、1978年当选为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政协副主席。1977年—1982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1983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和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12月8日,在北京逝世。1992年12月23日,乌兰夫纪念馆在呼和浩特落成开馆。2000年10月乌兰夫纪念馆被命名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6年6月,由原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书名的《乌兰夫文选》正式出版。经济发展
扩建:塔布赛乡积极配合乌兰夫故居的扩建改造工程,塔布赛乡政府投资185万元对塔布赛商业一条街进行拓宽建设。塔布赛乡的特色农业和畜牧业也已形成规模,口肯板村的香瓜种植在2003年被自治区农业厅确定为无公害绿色香瓜基地,塔布赛乡投资20万元建成6个永久性塑料大棚。畜牧业:塔布赛乡在畜牧业方面,塔布赛乡大小畜存栏数达65580万头(只),其中奶牛14580头,奶产量达到5.9万吨。塔布赛乡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步伐的加快,塔布赛乡由产粮基地转化为产奶基地、由农业大旗转为乳业大旗,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