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岱乡地图
大岱乡相关地区地图:
科技推广
2006年9月初,是覆膜土豆的收获期,大批农民经纪人开始组织土豆外销。人工收获土豆用工量大,速度慢,严重影响土豆外销速度。农机中心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从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着力提高为农民服务的自觉性。积极主动与边远山区大岱乡按丹沟村联系,提供土豆收获机械和技术服务。9月3日,农机服务队一行三人,携带土豆收获机械到大岱乡按丹沟村开展技术培训和土豆机械收获工作。通过培训和机械收获作业,使农机手掌握了土豆收获机的调整使用技术,使农民认识到机械收获土豆的优势。4UM—788型土豆收获机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收净率高、破损率低的特点,深受农民欢迎,根据30亩小面积对比试验,机械收获与人工和木犁收获相比,土豆收净率高,每亩可多收土豆160kg。按每kg0.54元计算,亩增收可达86.40元。
地方特色
1、缸炉烧饼用火炉烧缸制作的烧饼,因此叫缸炉烧饼。用缸制作食品是一种很独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烧出的烧饼不糊、面光,吃起来香、酥、脆。这种烧饼的制法在火候上极讲究,因缸里呈凹形,凉或热烧饼都要滑下来。缸炉烧饼形圆,上有花檐,大小同现在的芝麻烧饼差不多。2、切糕:即粘糕。蒸好的粘糕是个“坨”,零售或食用时须一片一片地切下来,所以称“切糕”。赤峰南部较干旱,生产的黄米粘性大,做出的粘糕粘而不沾,“筋道”而不“懈胎”。蒸出的粘糕色泽金黄,配之以红芸豆和大红枣,色、香、味俱佳。
3、豆包: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粘豆包和笨豆包两种。用黄米和芸豆制成的叫粘豆包;用糜子或小米加进芸豆或小豆制的叫笨豆包。每当春节来临,一进腊入,家家户户都忙着轧面,把一个正月吃的都准备下。蒙古人吃豆包,是从汉人那里学来的,但做法不同。蒙古人做豆包不论粘的或笨的,都要把面炒过再发酵,这样做起来的豆包酸甜适度,而汉人一般不炒面,因此吃起来也不甜。在每年正月十五前,蒙古人还有互相馈赠礼品的习惯,这礼品都以豆包为主,少则十个,多则二十几个,里面付上一纸包“博勒格”(吉祥的意思)。
4、甜沫子粥:赤峰乡间农家饭食,且为其它地方所无。其制法为:用一碗小米,多半碗干饭(不开花)再加黄豆一把,用手注水磨好,变成沫子,再把水烧开,放入沫子,调的不稀不稠,煮沸即可食用。这种粥,不但香甜可口,且营养丰富,因小米和黄豆均富有蛋白,且多糖分,便于消化吸收,故为养生之佳品。
特色产业
2005年,大岱乡突出发挥协会的作用,通过农民组织化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现已建立了枸杞、复种大白菜、番茄、蓖麻、食用葵花和养殖等6个协会,吸纳农户近300户。协会积极为农户提,枸杞供优质种苗、组织劳务人员、产品销售、田间管理技术辅导等服务。截至2005年,大岱乡枸杞挂果面积10000亩,新增4000亩,预计创产值2000万元。番茄面积达5000亩,大岱乡7个原料员签订合同600多户,蓖麻协会签订合同78户;葵花协会发展会员546户;养殖协会以养羊、牛为主,共发展羊29000只、牛367头。以村党支部加协会为模式,建立了枸杞、大白菜、葵花协会。同联村党支部分别为党员、农户引进“宁杞1、2号”品种20000多株,仅枸杞一项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大白菜一项可增收500元。2006年,大岱乡突出发挥协会的作用,通过农民组织化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生态保护
为了加大舍饲禁牧力度,保护和巩固全村风沙源、退耕还林等人工造林工程,克什克腾旗大岱乡周家明村两委班子于去年12月4日,组织召开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专题讨论了如何对人畜毁林,破坏生态现象的遏制问题。会上,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最后,经过讨论通过,由全村现有的3名护林员增加到4名,把护林员工资提高到和村干部一样多。对在全村范围内发生的人畜毁林和破坏生态现象,无论是被护林员还是群众发现举报,严重者要上报林业公安部门,轻者除了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外要视情节给予经济制裁,对蛮横无理者要对其发出由村统一印制的“破坏生态通知单”,该通知上只要有2人以上证人证实签字即生效,此罚款由村委会统一从退耕还林补助款或粮食补助款中扣回,由村里专项保存作为奖励基金,奖励那些在保护生态上做出突出成绩的护林员和部分党员群众。同时还制定了,凡是有过破坏生态现象的户村委会要对其进行记载,以后在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活动评比中不予评比,是困难户的不予给予低保等优抚待遇救助。会后,村委会印制了保护生态宣传单270张,在全村5个村民组的显著位置进行张贴,并向各户进行发放。通过这些措施,有力的保护了该村的生态资源,为实现山川秀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打下了基础。
下辖村级
大岱村公布村陕西营村独立坝村依肯板村巩家圪旦村小沙金图村大沙金图村十二犋牛村周家明村小三和城村大三和城村
医疗系统
大岱乡卫生院始建于1958年,位于武川县中东部,平双公路沿线,担负着三万多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周边五个乡镇之多。一九九六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一类甲等卫生院。该院占地面积4176平方米,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其中1997年新建了武川县基层卫生院第一座门诊楼,总面积720平方米,固定资产203万元。开设病床24张,有职工5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医师11人,医士11人,护师1人,护士5人,药剂师3人,中药士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6人,大中专毕业生占全院总人数的42%。设有门诊部、住院部、药房、药库、防疫、妇幼、辅助检查、财会、办公室等九大科室。临床科室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西医科、理疗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辅佐科室有放射线科、检验科、彩(B)超室、心电图室、脑电地形图室等。主要设备有韩国产麦迪逊SonACE8000c彩超诊断仪,北京万东500mA程控闭路X光机,贵阳彩月BS­—2C微量元素分析仪,美国产尿十项分析仪、深圳迈瑞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B超诊断仪、B超工作站、日本铃谦三道十二导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北京精博CDS—9000彩色经颅多谱勒脑血流诊断仪(脑彩超)、脑电地形图机、广东全电脑联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全套给氧抢救设备、万能手术床、新生儿保温箱、胎心监护仪、红外线治疗仪、心电监护仪、移动抢救车、复苏器等大中小型医疗设备30余台件。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推行全程优质化服务,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患者。在2006年成功的与赤峰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定期专家来院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