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桥镇地图
土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概况
土桥镇位于铜梁县的南大门,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距县城1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0.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9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8559户,总人口27200人,其中农业人口26525人。耕地总资源38644亩,耕地27780亩。乡村劳动力总资源17240人,其中从事一产业8506人,镇内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492人。全镇共有机关干部61人,其中:行政26人,正科级以上干部16人;事业35人,拥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0人。
乡镇建设
2005年镇财政收入实现1280万元,收支有节余。辖区内通讯网络健全,有程控电话6000余门,建有数字微波站、无限寻呼和移动电话站共5处。电力资源充足,有小型水电站1个。交通发达,辖区内共有县级公路7.5公里,镇级公路11公里,村级公里30.5公里,社级公路34公里,县、镇、村、社四级公路,纵横交错、条条相通,连接起全镇的各村各社,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水资源丰富,淮远河横贯全镇。土桥镇是全县十四个重点工业乡镇之一。提出工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即依托两园(重庆铜梁金龙工业园区和镇特色工业园)、发展两业(锶盐化工和轻纺服装业)、培植两企(超亿破仟和超仟破佰企业)、实现两番(到201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比2003年翻两番,达到8.5亿)。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506万元;增加值16528万元。镇内重点企业有重庆市中昊集龙有限公司,玉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金坪坝纺织有限公司,怡天羽绒有限公司,重庆跃力畜牧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农业围绕县重点工程,提出了333发展战略,即奶牛养殖达到3000头,种植撑绿竹3000亩,水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只。突出重点,以规模化养殖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2005年禽类饲养总量达到100万羽,其中:出栏80万羽,存栏20万羽。发展各类养殖专业大户214户。奶牛小区被国家奶协评为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园区占地面积6000亩,其中牧草5000亩,规划用5年时间,新建单个规模为50头的饲养场60幢,奶牛存栏数达3000头,远期规划达到5000头,小区现存栏奶牛500余头,日产鲜奶2.9吨。到目前为止,共有50头规模的养殖场11幢。
经济发展
镇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2002年全镇辖区内生产总值实现19063万元,比2001年基数16833万元增长14%;工业增加值实现6510万元,比2001年基数5335万元增长24.5%;农业增加值实现4529万元,比2001年基数3677万元增长23.18%;三级财政收入实现1540万元,比2001年基数1091万元增长41.2%;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551万元,比2001年基数增长35.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84%,比2001年的2.39%增长18.8%;实际利用县外资金实现2803.8万元,占任务的460.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2元,达到2932元;三产业比重为24:46:30;新发展企业6家;专业大户发展到84户。土桥镇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锶盐化工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活跃农业园区经济,大力开发特色项目,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简介
土桥镇位于四川金堂县境东南端,东邻乐至县良安镇,南傍简阳市五合乡、金马镇,西连云合镇,北接又新乡和乐至县金顺镇。海拔397-589米。人民政府驻土桥场镇,距县城65公里。成南高速公路通车之后,土桥镇融入了成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土桥镇地处深丘,东高西低。土质以紫色壤泥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8℃。平均降雨量800-900毫米,无霜期285天。常年冬干伏旱,秋季雨量集中。现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8000余人,城市化率27%。
城镇发展
土桥镇境内平坝、丘陵、山地地貌兼备,有一河、两山、三坝。一河为水资源充足的淮远河,两山即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巴岳山、六赢山,三坝即土地肥沃的旧市坝、杨家坝、南阳坝。境内自然矿产资源丰富,有西南地区诸量最多的天青石矿250万吨、石膏矿10万吨、煤50万吨、磷锶矿10万吨,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矿等。我镇地处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铜梁至大足二级水泥公路横贯全境,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极为便捷,电话装容量可达5000门,通讯较为发达。全镇共有建制中学4所、卫生院4所、银行储蓄点4处、集贸市场4个,服务设施齐全,“威风锣鼓”等特色文化突出。较为明显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人口数据
2002年底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8460男14736女13724家庭户户数8014家庭户总人口(总)27590家庭户男14232家庭户女133580-14岁(总)62600-14岁男33680-14岁女289215-64岁(总)1993115-64岁男1022315-64岁女970865岁及以上(总)226965岁及以上男114565岁及以上女112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7887
文化艺术
2009年该镇被文化部首批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香火龙之乡)的称号,成为郴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是根据2007年文化部新制定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办法每两年进行一次,这是文化部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确立“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和管理工作。汝城县香火龙在该县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和礼仪,为全国独有,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佳节,该县人民群众便自发的组织扎制舞香火龙,其中该县土桥镇又以其宏大的规模,广泛的范围,美观的造型,成为汝城县香火龙工艺之翘楚,更好地发挥了民间文化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经县、市、省、国家各级文化部门的认真审定,最终由文化部授予该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