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地图
芜湖市相关地区地图:
教育科技
高校目录:本科: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专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芜湖广播电视大学,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专任教师0.60万人,在校学生12.83万人,招生3.75万人,毕业生3.32万人;普通中学123所,专任教师0.76万人,在校学生12.3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学生3.13万人;小学205所,专任教师0.67万人,在校学生11.84万人;幼儿园354所,在园儿童4.4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市一中新校区、安徽中加学校即将完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发展:2010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4个,馆藏图书62.2万册,其中市区藏书40.5万册;档案馆1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5.69万卷。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38%。市区有线电视用户1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39万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名录13项。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2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31场次;文艺团体演出2148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320场次;创作剧目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27个。承办了中央电视台“芜湖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徽商博物馆建成开馆。《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3491.9万份,其中《芜湖日报》总印数753.9万份,《大江晚报》总印数2738万份。
科学技术:2010年末,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3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5家,其中当年新认定68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47个,其中当年新认定111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5项,其中省级及以上87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7项。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4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61项。获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专利申请量7720件,其中发明专利1391件;专利授权3884件。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38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65个。“精诚”、“奔牛”、“同福”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奇瑞建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汽车试验技术中心和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东光电研究所特种显示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建设。中天印染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名人诗篇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南陵别儿童入京:(唐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道中:(唐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过芜湖县:(北宋林逋),诗中长爱杜池州,说着芜湖是胜游。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风稍樯碇网初下,雨摆鱼薪市未收。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山幽。
赭山:(北宋黄庭坚),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汲绠愁冰断,村醅怯路蹉。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
蝶恋花怀于湖:(南宋张孝祥),恰则杏花红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入芜湖港过吉祥寺:(南宋岳珂),昔时曾访后山松,天道那令霸业穷。夹岸人观新太守,拥门僧认旧诗翁。隐矶漫指六朝事,鲁港尝淹五宿风。从此片帆湖际去,只应日在瑞云东。
赤铸山:(明汤显祖),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秋石上松。借问阊门腾虎气,何如江上锁蛟龙?
减字木兰花:(清吴敬梓),识舟亭阻风,喜遇朱乃吾,王道士昆霞。卸帆窗下,一带江城浑似画。羽客凭阑,指点行舟杳霭间。故人白首,解赠青铜沽浊酒。话别匆匆,万里连樯返照红。
芜湖夜泊:(清姚莹),何人吹笛彩云端,烟月芜湖正渺漫。潮落江声千里静,梦回霄路五更寒。长河忽向南天没,故国遥从北斗看。凭问归期复几日,玉梅花发满阑干。
芜湖名人
(按生年先后排序),焦蹈(?-1085)无为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乙丑科状元,苏轼(1036-1101)元丰七年(1084)应邀为玩鞭亭和梦日亭题诗,黄庭坚(1045-1105)曾携家寓居芜湖两年,因欣赏芜湖山水,题咏颇多,在芜有多处读书遗迹,米芾(1051-1107)著名书画家。崇宁年间(1102-1106)知无为军,王之道(1093-1169)无为人,始任西扬县丞,后任京官,晚年被封为魏国公,张孝祥(1132-1169)宋绍兴四年(1134),张孝祥随父母避乱于芜湖升仙桥(今长街状元坊)。乾道五年(1169)归休祭祠抵芜湖,增建“归去来堂”,修“观澜亭”。其子遵嘱将莲湖产业一百余亩捐给地方,汇今日之镜湖,杨杰,无为人,北宋大臣。学者、诗人,贾易,无为人,派至常州任司法参军。宋朝大臣,王蔺(?-1202)无为县人,宋朝大臣,陶居仁(?-1275年)芜湖人,官为南宋镇江录事参军,欧阳玄(1274-1358)任芜湖县尹三年,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朱昂,无为人,做官30年,廉洁闻于世,邢宽(?-1454)无为人,官授翰林院修撰,薛远(1414-1495)无为人,为官40年,吴廷斡(1491-1559)无为人,明朝大臣,沈士柱(?-1659)字铜,号惕庵,芜湖人,肖云从(1596-1673)字尺木,芜湖人,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姑熟画派创始人。云从晚年结识铁匠汤天池,指导天池创制铁画,朱万春,无为人,明朝大臣,吴光义,无为人,明朝大臣,刘汝佳,无为人,明朝大臣,渐江(1610-1663)名画家。寓居芜湖多年,日与萧云从琢磨诗画,汤鹏(1644~1722)字天池,幼年来芜湖学铁匠,后来创制中华一绝——铁画,王墅,芜湖人,清康熙年间戏剧作家,顾世澄,清芜湖人,三世业医。乾隆二十五年(1760)著有《疡医大全》,韦谦恒(1715-1792)芜湖人,为官四十余年,宋佑,无为人,清朝大臣,汪有典,无为人,清朝大臣,黄钺(1750-1841)先祖迁居芜湖,在芜湖赭山滴翠轩创建中江书院,王泽(1759-1842)芜湖人,画承萧云从风格,笔墨古厚,卓然成家,与黄钺齐名,缪阗,芜湖人,清朝琴师,徐文达(1825-1890)南陵县工山镇山峰村人,安心儒(1827-1901)无为人,清朝画师,杨光淮(1834-1909)年近而立,携眷由峏山来芜湖,挂牌行医30余年,声名远播,主治妇科,洪锡璜(1838-1903)芜湖人。少年即为将,洪锡璜工篆书,驰名江南。我国首批习军事之留日学生,袁昶(1846-1900)袁在芜时,著文申言“停棺”“悬葬”旧俗之害,劝导摈弃,掩埋火化多年“悬棺”,章维藩(1858-1921)在芜筹建益新面粉公司、家具厂等,沈国华(1863-1924)十八岁来芜湖学艺,其铁画技艺得自铁画创始人汤天池后代所传,与汤风格酷似,几可乱真,汤善福(1864-1928)任芜湖商务总会的协理、总理、会长等职长达20余年,吴兴周(1868-1941)开“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李光炯(1871-1941)筹办芜湖公立职业学校。晚年专注于职业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刘希平(1873-1924)1916年受聘于芜湖省立五中,1920年任五中校长,李辛白(1875-1951)无为人,中国同盟会首批会员,卢仲农(1877-1942)无为县无城镇人,钟寿芝(1877-1959)弋矶山医院工作20余年,芜湖西医界名医,何许人(1882-1940)南陵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鲍实(1882-1940)生于芜湖,才华横溢。曾全面收集芜湖近百年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史料,民国《芜湖县志》编纂,曾任芜湖市交际处处长,苏曼殊(1884-1918)文学家,能诗文,善绘画,通梵文。曾在芜湖皖江中学、安徽公学执教多年,刘师培(1884-1920)曾为光复会芜湖地区的组织负责人,倡导筹建国粹学堂,编国学教科书,创议各州县编乡士志、书籍志,建藏书楼等,谭明卿(1885-1938)芜湖早期报界知名人士。创办《皖江日报》,谭任社长,郝耕仁(1885-1939)清末秀才,善诗文,谙书法,为《皖江日报》主笔,张秋人(1889-1928)曾先后来芜指导地方团的工作,任新民中学教师,担任团特支的宣传委员,程振基(1890-1940)在芜创办地方银行,齐宗濂,芜湖市齐落山人。创办《鸠江日报》《风月谭》《芜湖日报》,徐庭瑶(1892-1974)无为县先锋乡人,指挥了昆仑关战役,刘麟生(1894-1980)无为人,抗战期间辗转四川等地,1959年后任职于台湾“驻美大使馆”,恽代英(1895-1931)推动芜湖的反帝爱国斗争,薛卓汉(1898-1931)开创了安徽现代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运动;倡导组织了安徽第一个工人组织:“芜湖劳工会”,王步文(1898-1931)先后在芜湖建立了县委机构,主持成立了皖南特行委,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成立时任代理书记,后任书记,主持建立中共芜湖市委,阿英(1900-1977)芜湖人,现代早期杰出的革命家、文学家,杨仲书(1900-1972)生于芜湖,为杨光淮之孙。中年声名大振,俗称“真峏山杨”,蒋光慈(1901-1931)革命家,与阿英发起组织“太阳社”,沈德金(1901-1951)沈国华之子,得其父真传,技术上更胜乃父一筹,名盛芜湖,陈原道(1901-1933)在芜举办夜校、义务识字班,在工人中传播文化,启发觉悟,吕惠生(1902-1945)无为县十里乡人,抗日英雄,储炎庆(1902-1974)新中国铁画艺术事业创始人,主持创作巨幅铁画《迎客松》,戴安澜(1904-1942)无为县练溪乡人。著名抗日英雄,1948年卜葬于小赭山,卢春山(1905-1925)S·Y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王稼祥(1906-1974)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纪念园位于芜湖11中的狮子山上,谢立惠(1907-)无为人,大学教授,张恺帆(1908-1991)无为人,许侠农(1909-1969)芜湖人。我国航空事业的先驱,王叔澜(?-1960)芜湖人,安徽省近代体育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俞昌准(1909-1928)南陵谢家坝人。曾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创办《沙漠周刊》,张昌忠(1910-1931)无为县忠台乡人,革命烈士,王莹(1913-1974)芜湖人,中国电影女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鲍光民(1913-1936)生于芜湖,毕业后服役空军,为芜湖最早的空军飞行员,参加多次重大战役,卞仲耘(1916-1966)无为人,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她是“文革”发生后北京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黄纬禄(1916-)芜湖人,导弹与控制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田间(1916-1985)无为县羊山乡人,著名诗人,洪沛霖(1917-1989)无为县鹤毛乡爱国村人(现万年台),前江苏省公安厅厅长、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副省长,周光春(1917-)无为人,蒋天然(1918-)无为人,空军将领,王道宏(1919-1941)芜湖鸠江乡新庄村人,濮之珍(1922-)芜湖人,复旦大学教授,刘正昌(1923-1976)无为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战争中屡建战功,奚小彭(1924-)无为人,著名建筑设计师,钱毅(1925-1947)芜湖人,文学家阿英的长子,金光祖(1926-)无为人,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党委书记,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戴复东(1928-)无为人,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侯家驹(1928-)无为人,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研究员,东吴大学系主任,教授,赖竹岩(1928-2011)无为人,曾任广州市市委书记,徐惟诚(1930-)芜湖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吕其明(1930-)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张海鹏(1931-2000)曾任安师大校长,从教40余年,杨光辉(1932-)市铁画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卞立强(1932-)无为人,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秘书长,年广久(1937-)“傻子瓜子”的创始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储金霞(1945-)储炎庆之女,芜湖铁画的第五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瀚(1945-)芜湖人,旅德画家,卞小贞(1946-)芜湖县人,海政歌舞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唐贤明(1949-)芜湖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应天齐(1949-)芜湖人,著名版画艺术家,吕向阳(1962-)无为人,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耀(1962-)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张旺熹(1962-)芜湖人,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琼(1962-)繁昌人,国家一级演员,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何帮喜(1963-)无为人,中国保龄球业的开拓者,希玛集团董事长,诗阳(1963-)芜湖人。中国首位网络诗人,吴亚玲,芜湖人,国家一级演员,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袁玫(1964-)芜湖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王传福(1966-)无为人,2009年胡润中国财富榜中国首富,尤月林(1974-)无为人,建筑专家,赵薇(1976-)芜湖人,中国著名影视演员,裴蓓(1984-)芜湖人,中国少有的国际超模之一,王慧(1985-)繁昌人,新思路模特,宋超(1985-)芜湖人,足球运动员,现效力于中甲广东日之泉,吴莎(1985-)芜湖人,撑杆跳高运动员,周吕鑫(1988-)芜湖人,跳水运动员,甘婷婷(1986-)芜湖人,中国著名影视演员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历史沿革:芜湖设县以后经两汉时期的发展,到三国时因战争频繁,芜湖地位日显重要。吴国地处江东,以长江为天险与曹魏对峙。但其主要城镇距长江较远,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黄武二年(223)孙权将芜湖县治由鸠兹西迁到青弋江口不远的今城东南隅的鸡毛山一带的高地上(古鸠兹旧治再未复用),成为今日芜湖市最老的城区。东晋时期,芜湖已成为临江重镇。公元324年,大将王敦在鸡毛山屯兵筑城驻守,故有“王敦城”之称。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省芜湖入襄垣县,芜湖县级行政建置被撤销。隋唐时期,芜湖皆为当涂县属镇。五代十国时南唐升元(937-943)年间复置芜湖县。从此芜湖作为县一级行政建置直至1949年。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为促使农业的发展,大兴筑圩,大片湖沼变成良田。在芜湖地区修筑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万春圩等。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区也迅速扩大,芜湖成为当时沿江的一座名城。约在十一世纪初,芜湖筑城垣即宋城。今北门外高城板,东门外鼓楼岗等皆为宋城遗址。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兵不断南侵,芜湖城遭兵焚毁成废墟。淳熙七年(1180)又筑城,但已不如以前繁荣。元初芜湖县城又行恢复,人口曾达五万人左右,但在元末又遭兵火毁坏。明代芜湖的经济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各地商人和工匠纷至经营各业,以染浆业和炼钢业尤为发达,南北货物汇集。明万历三年(1575)芜湖再次筑城,大部分与宋城重合。清代200多年间(1876年以前),芜湖商业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之一。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之一。次年英国在范罗山建立了领事行署,划定沿江滩地为租界。接着美、俄、法、日等帝国主义相继侵入,又于1902年将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东至普潼山,西至长江岸边的46.5公顷土地划为公共租界。从此大量洋货涌进芜湖市场,既严重摧残了传统的民族工业,又刺激了商业的畸形发展,同时大量粮食、农副产品及矿产原料被廉价掠夺运走。他们在租界内修马路,建码头、仓库、堆栈、楼房,开办教堂、医院、学校等,使芜湖市区由青弋江两岸一带向西北沿长江右岸发展,扩大了市区范围。开埠通商以后,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买办采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云集芜湖开设米号,米市中心遂由镇江迁来芜湖,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每年“经芜湖输出之米粮数五六百万石至一千万石”,有“堆则如山,销则如江”之说。同时官僚买办资本及民族资本开办了“裕中纱厂”、“明远电厂”、“益新面粉厂”等新式工厂及其它一些小工厂,后因帝国主义侵略、压榨加剧等原因大都被迫停办、倒闭。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老城区与外国租界之间的大片空地辟为新的街道,使市区进一步扩大。人口由174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万多人。1949年4月芜湖市获得解放。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芜湖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发展的消费性城市,改造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城市。
建置沿革:朝代建置名称建置时间治所级别隶属西周鸠兹邑前570年水阳江南岸邑吴国东周鸠兹邑前472年,前355年水阳江南岸邑越国,楚国秦鸠兹邑前221年水阳江南岸邑鄣郡西汉芜湖县前109年鸠兹镇县扬州丹阳郡东汉芜湖县25年鸠兹镇县扬州丹阳郡吴芜湖县223年鸡毛山县扬州丹阳郡西晋芜湖县281年鸡毛山县扬州丹阳郡东晋芜湖县329年,363年鸡毛山县豫州丹阳郡,宣城郡南朝襄垣县432年,462年不详县扬州淮南郡,宣城郡隋当涂县589年姑熟镇县宣州唐当涂县627年,758年,761年,787年姑熟镇县江南道宣州,江南东道升州,江南西道宣州,江南东道宣州吴当涂县902年姑熟镇县宣州南唐芜湖县937年鸡毛山县江宁府北宋芜湖县975年,977年鸡毛山县江南路宣州,江南路太平州,江南东路太平州南宋芜湖县1127年鸡毛山县江南东路太平州元芜湖县1277年,1335年鸡毛山县江浙行省太平路,江浙行省太平府明芜湖县1368年,1420年鸡毛山县中书省太平府,南直隶布政使司太平府南明芜湖县1645年鸡毛山县南直隶布政使司太平府清芜湖县1645年,1667年鸡毛山县江南省太平府,安徽省太平府太平天国芜湖县1857年鸡毛山县安徽省太平郡中华民国芜湖县,芜湖道1912年,1914年鸡毛山县安徽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芜湖市1949年,1983年市区省辖市,地区,地级市皖南行署芜当专区,安徽省芜湖专区,安徽省芜湖地区,安徽省
历史文化:芜湖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引起世界瞩目。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贸传统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1876年,中英签订的“烟台条约”将芜湖与浙江的温州等四个城市辟为通商口岸,这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给芜湖民族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并造成畸形发展的同时,也从此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1918年芜湖海关进出口货值就达当年全国对外贸易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讫点的芜申运河,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到了清代,芜湖形成了广大的米业市场,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芜湖开放通商口岸后,大量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内地,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的同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1883年芜湖架设了有线电报线路,为全省第一个使用电报的城市;1897年投产的益新(机磨)米面公司,规模居当时全国同类工厂首位;30年代还曾开通民航,飞上海和武汉两市。步入20世纪后,芜湖工商业发展到百余种,五、六千家,成为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IT产业以芜湖创易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瑞信软件有限公司为龙头的IT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带动整个芜湖互联网和软件行业的发展。他们以科技创新,努力奋进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芜湖乃至全国的信息化工程。芜湖IT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来加入进来发展。目前的年产值不足2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动漫产业,在芜湖形成了一定的气候,特别是以方特为首的动漫产业入驻,给芜湖动漫事业发展开辟了好的路线。行政区划
市辖区:区名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面积(k㎡)58.2232154319.8人口(万人)48.0123.4218.7518.5邮政编码241000241002241000241080行政区码340202340203340207340208政府驻地北京东路利民西路天门山西路龙湖大道行政中心北京路街道办事处利民路街道办事处官陡街道办事处三山街道办事处下辖街道办事处北京路街道、赭麓街道、镜湖街道、吉和街道、赭山街道、弋矶山街道、汀棠街道、天门山街道、北门街道、东门街道、荆山街道、方村街道马塘街道、瀂港街道、弋江桥街道、中山南路街道、利民路街道、火龙街道、白马街道、南瑞党工委四褐山街道、裕溪口街道、湾里街道、官陡街道、清水街道保定街道、龙湖街道、三山街道、高安街道下辖乡镇无无沈巷镇峨桥镇市辖县:县名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面积(k㎡)666.860412632433人口(万人)29.4231.6154.31141邮政编码241100241200241300238300行政区码340221340222340223342623政府驻地芜湖南路龙华路籍山路二坝路行政中心湾沚镇繁阳镇籍山镇无城镇下辖乡镇湾沚镇、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花桥镇繁阳镇、荻港镇、孙村镇、平铺镇、新港镇、峨山镇烟墩镇、家发镇、籍山镇、许镇镇、弋江镇、何湾镇、三里镇、工山镇襄安镇、二坝镇、汤沟镇、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白茆镇、高沟镇、福渡镇、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鹤毛乡、十里墩乡、昆山乡、洪巷乡
注:龙山街道、万春街道由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