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韶关市地图 > 南雄市地图 >
乌迳镇地图
乌迳镇相关地区地图:

姓氏节

在乌迳镇以新田村为中心的周围村落,居住着叶、李、董、赖、黄、彭、赵、孔等总数达60姓之多的村民,且这些姓氏的村民现今大都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及海外。这里迄今保持着典型的宗族文化,60种姓氏节均有具体的时间,不同的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乌迳镇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集中、最完整地保留这种古老习俗的一个古代村落群。村中现年79岁的老教师李森林告诉记者,在拥有着3000多名李姓村民的新田古村中,每逢农历九月十三日的姓氏节是一个极为隆重的缅怀祖先的节日。节日来历意为:饮水思源,孝祖为先。姓氏节为期6天,从九月初一开始,由李氏后人每天点“神炮”,直至十五日时止。从十二日起,各户姑娘、外嫁女都要扶老携幼前来做客,客人来得越多主人越高兴。村民们从早到晚更是忙个不停,做各种风味小吃、搞卫生、装点家居等。而事先请好的戏班子在当天晚上也会开始在村中唱响大戏。看戏时观众还要分男女两场观看,男人从台下至祠堂前栋,女人则坐于祠堂后栋,并用绳索系在石柱上作为屏障隔开。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姓氏节流传千年的古老习俗、仪式已经越来越简化,除村中一些老人还熟知外,许多年轻人已经渐渐淡忘,这种原汁原味的古代中原习俗已面临断层的危险。乌迳有60姓氏保存着上古遗风“姓氏节”,而珠玑巷的此类传统较薄弱,大部分珠玑巷人没有过姓氏节的风俗习惯。另外,目前乌迳有60姓仍集中居住于各个村落之中,而珠玑巷虽然发现曾经居住过152姓,但目前巷内居民仅有20多个姓。

旅游资源

观音山,坐落在仙牛石附近,她体态轻盈,手捧鲜花,似乎在向人们祝福,她那飘然欲仙之势,确实令人赞叹不已。观音山就像其它名山一样,千百万年前,也是一片汪洋大海或沼泽湖泊。曾几何时,沧海桑田,地壳变化,逐渐形成了这酷似人质特征化的观音山。观音山离省道S342线约1公里,沿途山峰峻峭,奇山异石比比皆是。虽说它不能与许多世界名山相比之,却也不失为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好去处。许多游人到此都久久不愿离去,尤其是那些善男信女们也颇有“一步一回头”之感。总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的独特景观,其美感和吸引力是一时难以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的。

千年古村

乌迳镇世界最古老的姓氏节
姓氏节:有世界上最集中、最完整地保留姓氏节这一民间传统风俗的古代村落群
南雄第一村:西晋建村,至今已有1691年历史,保留五朝建筑
乌迳古道:早于梅关古道,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古道之一,具有悠久历史的粤北重镇南雄市乌迳镇最近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一行在南雄市乌迳镇进行文化考察后,依据大量保存的史料、实物和古迹等认为,乌迳镇在珠玑巷发现之前,就已是一个重要的交通和商贸繁荣的通道;乌迳镇与梅关古道、珠玑古巷同样是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接点,并且比后者历史还要悠久。这一发现引来了大量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一股乌迳考察热。而如何保护、抢救和修复古村落、古文化也成了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日,南雄市委林楚欣书记对外表示,在专家考证、规划的基础上,再通过招商引资,对这个古村落进行修复、整治,还原其历史风貌,从而将之打造成南雄市又一发思古之幽情,或寻根问祖的旅游胜地。

南雄市乌迳镇旅游导向图

1、汉代居住遗址(位于新田村埠山),2、乌迳水城(位于乌迳墟东南500米),3、乌迳新田汉墓(分布在新田龙口山与甘埠山周围),4、乌迳西晋墓(位于新田村甘埠山),5、乌迳南朝墓(位于乌迳中学内),6、水松大宗祠(位于水松村内,建于清朝),7、叶氏祠堂(位于乌迳镇黄塘村,建于清乾隆年间),8、赖氏祠堂(位于乌迳镇孔塘村,建于清乾隆年间),9、新田桥(位于乌迳镇新田墟,横跨昌水,桥长77米,宽3.5米),罗汉岩寺庙是广东省南雄市境内最古老的一座寺庙之一。坐落在S342线旁边,紧依乌迳百岛湖,距雄州城约36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奇山怪石比比皆是,罗汉岩寺庙风景区是一个十分适合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但罗汉岩寺庙在南雄却鲜为人知,这又是为什么呢?据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建立寺庙的年代早,历经的时间过于久远,几经兴毁,近半个多世纪无人重修,因此后人多为不知。二、寺庙建在深山老林之中,山路险峻;且距府城较远,加上旧时交通工具落后,所以到此游玩的人就显得相对较少。三、南雄修书撰志之风较之其它地方稍后一些,许多方面的人文历史在县志中都缺乏记载,因此知之者就更是少之又少。依上几点原因,造成罗汉岩鲜为人知就不足为奇了。

乌迳古道

新田村旁边还有一条乌迳古道,这是一条仅次于梅关古道、贯通南北、连接江南而达闽西、水陆联运的交通要道。据史料记载,在古代,乌迳路的开辟早于梅关古道,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古道之一。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余岭后,来往于岭南与中原的客商多经梅关古道,但通过乌迳官道的人车仍十分繁忙。历代南来北往的货物自北江入浈江,沿浈江上游的昌水直达乌迳新田,经乌迳路到达江西信丰九渡水码头,由码头转水路直达万里之外。正是因为交通的发达,浈昌河畔的新田村逐步变成了商贸繁荣的小圩镇。至明嘉靖年间,新田沿岸有盐店、牙行200多间,来往的马车每天约有100辆,乌迳河下有木帆船500多艘,有“日屯万担米,夜行百只船”之说。一直到清末,乌迳古道仍在使用。可惜的是,在千百年的漫长历史里,乌迳古道渐渐湮没于历史的烟云中。从古中原人南迁的时间来看,乌迳先民是在建新三年(公元315年)由李耿等人首先迁入新田;珠玑巷是在唐宋期间中原及江南后裔陆续迁入南雄,乌迳早于珠玑巷。

千年古村

在历史上,乌迳镇有中原南迁第一镇之说,而乌迳镇最古老的村落新田村却有迁徙南雄第一村之称,自西晋建村至今已有1691年历史之久。走进新田村,让人眼花缭乱:青砖瓦房鳞次栉比,各色古老庭院台阁数不胜数,唐、宋、元、明、清5朝建筑散布村中。其历史与宗祠文化远比现有珠玑巷更古老、丰富。这个古村落是古代中原人在南雄的第一个聚居地,又是当年的名门望族,许多风物民情仍历历在目,因此具有很高的史证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村中从唐代到明代的40多座祠堂、照壁、书院等古建筑保存较好,数量最多的是大大小小的各种祠堂,其中晋代的古井、唐代的砖雕、宋代的斗拱、清代的木雕随处可见。[古镇比较],乌迳镇内保存的古代宗祠及各种古代建筑从唐代至清代共有200多座,其中最古老的建筑为西汉时代遗址;珠玑巷的宗祠建筑却大部分都是近代兴建,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年代上都无法与前者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