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乡地图
五寨乡相关地区地图:
名字由来:
五寨乡内有:高寨、军寨、赤寨:罗寨、福寨。五个垄形山寨。故名----------五寨,相传古时代五寨是以当地五个较强大势力土著人所占,分别在五个地形隘要地建有五个小山寨卢胜将军题词
附:卢胜将军题词:..,“五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卢胜题,1995年1月,宋平同志题词:“不忘五南为国牺牲英雄,发扬五南苏区革命精神”,宋平九五年十一月题五寨乡现遗存古窑址
1986年,在五寨、南胜、文峰、九峰等乡镇普查文物时,发现古瓷窑、古陶窑址近百处,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以下13处。洞口瓷窑遗址在五寨乡寨河村西2公里处,面积约2000平方米。在堆积层采集到大量青花瓷,器物多为碗、盘、小瓶、小酒杯、酱色釉小盏,属元、明代产品,窑址保存良好。内窑仔窑遗址在五寨乡新美村通坑仔、下营山。窑址群分为通坑、下营两个山垄,采集到的标本有碗、盘,釉色多为青花及影青瓷,属元、明、清3代产品。窑址保存良好。二垄瓷窑遗址在五寨乡新美村东,面积5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米以上。以烧制盘、碗、碟为主,釉色均属青花。圈沿画有江南山水人物图案,底盘画有“奔鹿图”,属明代中期以前产品。窑址保存良好。狗头山瓷窑遗址在五寨乡新美村狗头山,面积近3万平方米。窑址堆满烧制碗、盘窑具,残瓷、器物多为青花纹饰,绘有水草鱼藻之类图案,部分绘有飞禽走兽。属明代中期窑址遗存,保存良好。大垄瓷窑遗址在五寨乡新美村大垄山,面积4000平方米。在窑址上发现大量窑具堆积物、瓷器残片。采集到盘、碗、碟、高颈小酒杯,釉色为青花彩绘,有明显釉下彩特征。器物绘有花草图案,部分有“吉祥如意”字样,属明代中期窑址遗存,保存良好。窑仔山瓷窑遗址在五寨乡新美村窑仔山,面积近5万平方米,堆积层厚2米以上。器物以盘为主,杂有少量碟、杯,釉色为青花釉下彩,绘有水草、莲花、水禽等图案。碗为直口深腹,腹部丰满。绘有“永”、“福”、“禄”字样。属明代中期以前窑址遗存,保存完好。泥鳅空瓷窑遗址在五寨乡新美村上厝田,面积2万平方米。采集到盘、碗、香炉、小罐残片。盘碗釉色以青花为主,属釉下彩工艺,香炉为酱色釉,属明代中期以前窑址遗存,保存良好。田中央瓷窑遗址在五寨乡新美村后巷山,面积约6600平方米。堆积层覆盖于杂草之下,临山涧处有堆积层暴露,厚2至3米。器物残片以盘、炉为主。胎施以青花釉下彩,部分影青。图案纹饰为飞禽走兽,呈灰蓝暗色,光泽较差。香炉为青瓷,仿龙泉剔花。釉呈豆青色,透明度强,有明显凹凸触感,属明代中期窑址遗存,保存完好。扫帚金瓷窑遗址在五寨乡新美村棕仔厝山,面积3000平方米。堆积层厚2米,采集到盘、碗、香炉、小缸残片。盘碗多为釉下彩,也有青白釉。属明代窑址遗存,保存完好。螺仔山瓷窑遗址在五寨乡优美村螺仔山,面积2500平方米。堆积层厚2米,部分暴露。采集到碗、盘,以中小器型为主,均青花釉。属明代窑址遗存,保存完好。窑仔山瓷窑遗址在南胜乡龙心村,面积3240平方米。堆积层厚2米,采集到盘、碗、缸、壶等器物,以青花器为主。属明代中期以前窑址遗存,保存良好。山兜瓷窑遗址在文峰乡南霞山兜村后,面积2400平方米。窑址并列,沿山垄而建,两窑间距2.7米。窑头基本完好,宽1.3米、高1米,呈拱圆形,上部倒塌,窑具层叠明显。于窑内采集到青花盘、碗,图案有水草、花卉、飞禽走兽等,属明代中期以前窑址遗存,保存完好。赤草埔陶窑遗址在九峰镇下坪村,面积210平方米。窑已倒塌,为杂草覆盖,四周散存各类陶器残片。器物有釜、砂锅、缸、烟筒、灯盏、酒漏等,陶质松散。属明代陶窑遗存。特产
琯溪蜜柚:平和琯溪蜜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其证明商标在17个国家成功注册,成为我国被欧盟保护的10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石英矿:石质优美,坚硬。建筑的良好建筑用材,有“千年不朽”之称。90年代至今,在五寨乡开采的石头,畅销各地。但由于组织不当,多为小矿、散矿。不能形成规模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