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漳州市地图
漳州市相关地区地图:

著名人物

陈政、陈元光、丁儒、高登、陈淳、林偕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潘振承……,林语堂(1895.10.10-1976.3.2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漳浦下布(今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人,建府第在县城准提室巷内。

教育概况

重视教育向来是漳州区域文化的重要特征。早在1300多年前建州伊始,这里便创立了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松州书院。宋元明清,漳州的芝山、龙江、南溪、观澜、东皋、五儒、丹诏、石屏等书院闻名遐迩。厚实的教育文化土壤孕育出许许多多的鸿儒硕士:陈淳、是漳州户籍的黄道周、蓝鼎元、蔡新、许地山、林语堂、赵以成……。新中国成立后,漳州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确立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教育事业被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漳州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多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把教育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先后做出了科教兴市、加快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民办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等一系列重要决定,狠抓“两基”,扎实推进“双高普九”,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基础教育方面: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不断巩固提高。1998年全市通过“两基”达标验收。积极推进“双高普九”工作,2006年长泰县、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获得省“双高普九”县(市、区)称号。全市小学受教育率99.5%,初中97%。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实施“培育和扩大优质高中工程”,加强达标校的创建工作,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瓶颈,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7%,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提高到72.2%。目前,全市共有小学1621所,在校生34.05万人;普通中学245所(其中独立初中174所,完中71所),初中在校生23.5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达7.57万人;幼儿园1496所,在园幼儿12.32万人;特教学校7所,在校生3737人(含随班就)。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6所,在校生5.67万人。现有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2所,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3所。高职高专教育方面。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加大高校的投入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我市地方高等教育得到发展壮大。全市现有市属高校4所,新增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突破2万人规模,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在校生1.7万人。地方高校资源优化整合初显成效,基本建成漳州高校园区。现有国家级高职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3个,省级试点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1个;高等全日制职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中心列为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004年通过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5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2、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总体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教师教育工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批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管理机制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全面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3.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全市中职(含中专)培养毕业生13.4万人,就业率平均可达95%,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可达96%。我市高考质量一直保持良好势头,尤其是近年来,我市高考上线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实践能力不断加强。几年来,漳州市教育局先后被教育部、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等上级部门评为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市直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市安全生产单位、市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高等本科教育:
漳州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福建省9所重点高校之一。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开放城市——漳州市。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63年的福建第二师范学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0年被撤销。1977年以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重选校址,重建校园,先后经历了龙溪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龙溪师范大专班、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程。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与福建师范大学形成福建省“一南一北”的本科教师教育格局。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整体条件评估,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建立12个硕士点,研究生教育覆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五大门类。

经济发展

2010年,漳州gdp达到1400.71亿,排名80。2009年漳州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3.8亿元,增长12.0%;地方级收入完成70.9亿元,增长17.3%,开发区&工业区:漳州市: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漳州龙文经济开发区,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漳州北斗经济开发区
龙海市: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福建省四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申请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漳州龙池开发区,龙海九湖开发区,龙海颜厝开发区
漳浦: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大南坂工业区,赤湖工业区,绥安工业区,旧镇工业区,佛坛工业区,金浦工业区
云霄:云陵开发区
东山: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建省四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平和:平和工业集中园区
诏安: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金都工业集中区,诏安工业园区
南靖:金山开发区,靖城工业区,三卞开发区,丰田开发区,大房开发区
华安:丰山工业集中区
长泰:兴泰工业区,长泰经济开发区,漳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初步建成了以名、优、特产品为依托,以乡镇企业为基础,具有地方特色的轻型工业体系。全市主要工业生产行业有纺织、机械、电子、食品、包装、建材、制罐、医药等15个门类,产品1000多种。确立了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和建材、旅游两个重点产业。漳州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台农业,高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特色明显,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确立了水产和林果两大支柱产业,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高优创汇农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具备了加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和条件。2008年,我市紧紧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发展主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抗击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对外交往

漳州对外友好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友人来访日益增多。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曾先后来访。美国夏威夷水仙花皇后旅游团、12国驻沪外交官和夫人考察团也来寻根、考察。1991年与日本谏早市,2002年与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巨港市结成友好城市,2009年漳州市与荷兰海尔德兰省瓦格宁根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5月12日下午,两市市长在漳州宾馆签署协议书。大致的友好城市(待资料完善,目前只收集这些,本来国内的也没有,后来也是搜出来的),国内友好城市:河南信阳市、河南安阳市、吉林四平市、辽宁铁岭市,国际友好城市:日本谏早市、印尼巨港市、荷兰瓦格宁根市

物产资源

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盛产“五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红梅、腊梅;“十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枇杷、杨梅、桃、番石榴;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红蟳、扇贝、牡蛎、泥蚶、鱿鱼等海珍品。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牌片仔癀和"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名扬海外。木偶雕刻、珍贝漆画、九龙璧玉雕等旅游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漳州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一、植物资源:除盛产大米、青梅、甘蔗、花生、烟叶、黄麻、茶叶,还有水果、蔬菜、花卉、药材和其他特产。1.水果有47种,330多个品种。春有枇杷、杨梅、越冬柑桔和香蕉;夏有桃、李、荔枝、龙眼、西瓜、芒果、番石榴、凤梨;秋有天宝香蕉、平和柚子、华安橄榄、梨、余甘、黄皮弹、柿子;冬有芦柑、红桔、橄榄、果蔗,不一而足。2.蔬菜有35种,108个品种,冬春有葱、蒜、菲、菠菜、芹菜、芥菜、包菜、花菜、大白菜、萝卜、西红柿、荸荠等;夏秋有冬瓜、丝瓜、南瓜、葫芦、八角瓜、青刀豆、豆角、空心茶、油菜、茄子、洋葱、莲藕等。3.花卉有1200多个吕种,如水仙、红梅、腊梅、山茶、建兰、海棠、玫瑰、月季、菊花、芍药、含笑、玉兰、瑞香、杜鹃、桂花、马蹄香、七里香、大丽菊、树兰、三角梅、扶桑、芙蓉等,不胜枚举。盆景盆栽则有罗汉松、石柳、古榕、文竹等。药材有200多种,如茯苓、生地、淮山、郁金、砂仁、肉桂、巴戟、一见喜、金线莲、金银花、天门冬、勾藤、山栀子、黄莲、沉香、仙鹤等。4.其他草本、木本、藤本植物有1000多种。南靖县和溪乡六斗山的亚热带雨林,面积20公顷,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达1050多种,诸如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牡丹科、豆科、芸香科、无患子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山毛榉科等。其中最具有特色和富有经济价值的是红栲、黄杞以及橡胶植物花皮胶藤。南靖县南坑乡大岭一带,也保留着大片比较完整的亚热带雨林植被,面积2666多公顷,素有“树海”之称,是福建省仅有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十多种稀珍植物如桫椤、建柏、宿轴木兰,包括“人面竹”、“四方竹”、“银练竹”、“金丝竹”等稀有珍贵竹子品种,已列作国家和省保护对象。
二、水产资源:闽南渔场广阔,沿海水产资源有各种鱼、虾、贝、藻等400多种。鱼蟹虾类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梭子蟹、青蟹、锯缘青蟹、鱼祭鱼、青鳞、鲻鱼、银鱼、丁香鱼、凤尾鱼、黄鲷、黑鲷、鱼勒鱼、石斑鱼、蛇鲻、鲂鱼、玫瑰毒鱼由、圆鱼由、小公鱼、海鲳、海鳗、鳞鱼是、鱼非鱼里、马鲛、真鲷、二长棘鲷、蓝圆鱼参、沙丁鱼、乌贼、鱼章鱼、鱿鱼等;贝类有牡蛎、泥蚶、虫益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蛤、螺等;藻类则有海带、紫菜、江离、海萝、羊西茶、铁西菜、浒苔、马尾藻等。

漳州名村

白礁村,山重村,塔下村,湘桥村,鸿渐村,浦口村,百花村,石仓村,崎岭村,路边村,崎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