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镇地图
新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领导机构
2009年新安镇领导班子分工:姚亚新(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负责党委、人大全面工作。李开(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政府全面工作。(空缺)(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做好日常工作;分管农业、农村、党群、信访、老干、老促会、工会、泥砖房改造、水库移民等工作。杨冠东(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工业、民政、殡改、武装、财税等工作。陈永亮(副镇长):分管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物价、食品安全等工作。李园春(副镇长):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陈雄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委全面工作;分管政法、党政办工作。彭永平(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公路、交通建设工作。(空缺)(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分管统战、合作医疗等工作。何超武(党委委员):分管安全生产、生猪管理等工作。陈冬梅(党委委员):负责妇联;分管镇自来水厂等工作。李健斌(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分管组织、人事、社保、青年等工作。李仕波(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分管宣传、村建、国土和协助泥砖房改造等工作。
移民工作
淹没区涉及9个村39个村民小组,淹没影响户数1037户,人口3969人;淹没耕地4148.5亩,园地778.5亩,各类果树10895株;淹没房屋面积156567平方米,公矿企业20户,乡村公路及码头9处,商业门面87户。根据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到2012年止需要移民安置4537人。
资源环境
该镇为浅丘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是北部与双河镇交界的打垮垭,海拔808米,最低是南边与义新乡、贯山乡交界的沙地河,海拔522米;常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0℃,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90天左右,年降雨量800-1230毫米,年日照1330小时左右;森林覆盖率29%;境内沿绵广高速公路(国道)、万阿公路(省道)两边幅宽500米建有“万亩生态观光型优质水果园区”,园区内有可供观光者游乐消闲景点。场镇有红军石刻标语。
经济发展
截止2000年底,该镇有耕地面积23977亩,其中田18628亩,地5349亩。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大麦、玉米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生姜、海椒、莲藕等。养殖业以生猪、桑蚕及鸡、鸭、鹅、兔为主,2000年出栏肉猪15920头,小家禽出栏77万只,母猪存栏2995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02万元,其中:农业344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8%。林业56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8%,牧业305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渔业65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全镇2000年粮食总产量12799吨,人均纯收入2473元,比上年增加158元。新安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万亩生态水果园区为支柱产业,同时新安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对乡镇企业进行存量资产的盘活,使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609万元,比上年增加20%,实现利润123万元。2001年新安镇党委、政府继续坚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思想,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依靠科技加大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一是搞好“万亩生态观光型优质水果园区”建设和管理。新栽优质早熟梨500余亩,使全镇达4500余亩。2001年4月组建了太白金果有限公司,完成了“太白金果’商标注册;2001年7月组团参加农业部农产品鉴定会,金果公司的“丰水梨”获四川省内唯一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2001年7月28日成功举办新安优质早熟梨品鉴会,近10万斤水果3天一销而空;2001年9月参加了绵阳农产品展销会,签订2002年80万斤的水果销售合同;二是抓好20万头仔猪工程基地。通过引进良种,淘汰低质母猪,以猪换猪等形式,使全镇新增存栏母猪1610多头,达到4910头,其中育能母猪3000余头产仔猪5万多头;三是抓好南山、黄土、古楼、杆岭四个村的蚕桑基地,新栽桑园500余亩,养蚕1909张,产茧50吨;四是利用1082口塘堰13座水库,大力发展渔业生产,产成鱼971吨;五是发展小家禽养殖,出栏小家禽对多万只。
社会事业
全镇符合政策生育率93.7%,人口出生率9.67‰,人口自然增长率6.99‰,落实各类计生手术337例,其中男扎79例、女扎81例,手术及时率为84.67%。有中学1所,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953人,教职工45人;有小学13所,其中侨心小学1所,教学班78个,在校学生2617人,教职工111人;幼儿班10个,在校幼儿355人;镇农技校1所,村农技校13所。初中入学率94.3%,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6.3%,小学入学率10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有镇卫生院1所,集体卫生院2所,村卫生站14所,人员21人;完成乡镇卫生院由集体所有制单位向全民所有制单位转变的卫生体制改革,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和禽流感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全镇无一例发生。电视覆盖率88%,彩电、音响、影碟进入普通农家;新安装程控电话260部,累计达660部,另有移动电话3200部,可直拨全国各地。
经济发展
该镇建立产业功能区,出让土地面积已达到322.17亩,占整个功能区面积可出让土地405亩的80%以上。功能区土地出让已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4至2006年该功能区累计实现利润191万元。并引入项目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效益逐年提高。已入驻该产业功能区的天津赛思制衣和天津宝坻恒通塑胶制品两个公司,2005年投产,投资额4455万元,当年就实现经济效益31万元,增加了税收13万元,并吸收就业1500人,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2006年,实现经济效益78万元,税收完成230万元,效益逐年提高。该产业功能区已建成的两个项目每亩土地吸收投资73.78万元;在建两个项目每亩土地吸收投资66.17万元;筹建的三个项目每亩土地计划实现投资78.75万元,土地吸收投资额较高。发展形势良好。该产业功能区有在谈项目五个,意向投资16900万元,计划占地216.5亩,建筑面积10196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