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六安市地图 > 裕安区地图 >
新安镇地图
新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简介

位于六安市西北部,与六安市区隔河相望,全镇现有人口6.8万人,占地面积74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和2个街道居委会。六单公路穿境而过,城市西环路经过该镇,交通便捷,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省示范高中——新安中学坐落在镇区内。近年来,新安镇党政一班人同心合力,真抓实干,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牢固确立了“强农立镇,重工强镇,活商富镇,科教兴镇”的发展思路,突出抓了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工作,使新安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引资2000万元新建的皋新农贸大市场和投资800万元新建的建材大市场,拉开了新安镇建设的帷幕。由九华山慧深大师捐资500万元新建的新圣九年一贯制学校已正式交付使用,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目前,该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教育名镇,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了很好环境;绿色无公害蔬菜和大豆、荸荠、花生、萝卜、瓜子等经济作物以及以草莓、水蜜桃为主的经济林果倍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已建成多个生产销售基地;砂石资源蕴藏量大,开采价值高,已吸引多家开采商前来开采;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有2.5万人遍及在全国各地创业发燕尾服,有的已成为佣有亿元资产的能人大户;尤为可喜的是:镇商会有力地配合了党和政府工作,起到了助手和桥梁的作用,促进了么营企业迅猛发展。如今,以羽毛工艺加工、建材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为骨干的一批私营企业如日中天,个创利税逾千万元。一颗光彩夺目、动人心魄的明珠已熠熠闪耀在人们的面前。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富民强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新安目标,全镇上下凝心聚力,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抓住新安大桥建成通车的难得机遇,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到新安投资发展,新安的地理位置和发展优势已经引起多方关注。一个近郊重镇、人口大镇、资源富镇、经济强镇、教育名镇,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项目落户新安,新安即将成为六安市区的后花园。

乡镇建设

交通:省道从中部东西横贯,农村道路网络使每个村组、大部份院落都能通汽车或拖拉机,绵广高速公路由西南向东北斜穿,过境8928米。新安电信支局的1024门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公司和联通公司分别设置的无线通讯差转站以及新安邮政支局为新安的通讯、通邮提供了便利条件。50KVA的新安变电站和镇境内的供电网络为用电提供了保证。
科教:该镇境内有初级中学两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1所,农村基点小学校10所,在校学生2679人;有中心幼儿园1个,村幼儿园12个,入园儿童485名。有中心卫生院1所,各村均设有医疗站,共有病床20张,能够达到小病不出村,一般大病不出镇;2000年改水改厕面达到73%。镇广播电视站有50W无线差转站,覆盖半径15公里,2000年末无线电视光缆已村村架通主干线,开通用户1150余户,10月前17套节目,从10月份起由市广播电视中心输送信号,共31套节目,其中自办节目1套。三门峡市对口援建四川省江油市新安镇第一批项目已经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和江油市政府共同审定通过。这批项目主要包括居民集中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维修加固、中心卫生院迁建、场镇饮水工程、中心敬老院重建、提灌站修复等6个类别,预计总投资1220万元,投资总额在江油市40个乡镇中排第9位。
基础:据了解,新安镇作为一个远离市区、规模中等偏下的农业乡镇,此次6类项目全部获批,且投资总额位居江油市上游,该市援建工作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为更好地完成支援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任务,更好地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该市援川干部在工作中狠抓项目申报这一关键,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援川干部到达新安镇后马上召开会议,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和恢复重建工作计划,并进行实地查看,形成第一手资料,及时向市对口援建领导小组进行汇报,为领导决策和项目申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分了解灾情的基础上,援川干部会同当地党委、政府编制了《新安镇恢复重建规划》,确定了4大类22个重建、改建项目,并从中筛选出8个近期需河南省对口支援的项目,及时向省前线指挥部和市对口援建领导小组进行汇报。项目确定后,他们及时上报,并做好沟通工作,最终省前线指挥部和江油市政府确定的援建新安镇的6类项目全部获批,为下一步援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行政辖村

沙店村新安村西桥村石塘村东风村关湖村洪河村兴隆村桥南村马河村赵园村李庙村陈集村杨庙村杨楼村徐渡村关塘村方郢村土桥村迎河村田墩村枫庙村潘桥村鲍湾村小牛村迎水村

基本概况

新安乡位于四川省屏山县,1956年由新政、安和、聚福三乡合并而成,新政指新政权之意,安和指安定和平之意,聚福指聚集幸福之意。以新政、安和两乡的第一字更名为新安乡。1992年更名为新安镇。全镇幅员面积90平方公里,海拔在320米~2008米,老君山位于境内,为东西走向,金沙江和葫芦溪穿境而过。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19℃。森林面积34425亩,森林覆盖率25.5%。辖14个村、113个村民小组,4957户、196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0人;耕地面积19065亩,其中田2375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

领导机构

2009年新安镇领导班子分工:姚亚新(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负责党委、人大全面工作。李开(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政府全面工作。(空缺)(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做好日常工作;分管农业、农村、党群、信访、老干、老促会、工会、泥砖房改造、水库移民等工作。杨冠东(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工业、民政、殡改、武装、财税等工作。陈永亮(副镇长):分管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物价、食品安全等工作。李园春(副镇长):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陈雄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委全面工作;分管政法、党政办工作。彭永平(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公路、交通建设工作。(空缺)(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分管统战、合作医疗等工作。何超武(党委委员):分管安全生产、生猪管理等工作。陈冬梅(党委委员):负责妇联;分管镇自来水厂等工作。李健斌(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分管组织、人事、社保、青年等工作。李仕波(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分管宣传、村建、国土和协助泥砖房改造等工作。

设施建设

完成民主、新民村基本农田建设22.33公顷。投资27万元,新修民主至联合村级公路8.5千米。投资10.7万元整治巨新、红庙、金星、勤俭村级公路20.5千米。硬化便民路4.4千米,完成民主、大坪村集中供水水池589立方米,完成民主、胜利等8个村305户的红层找水打井任务。

经济发展

截止2000年底,该镇有耕地面积23977亩,其中田18628亩,地5349亩。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大麦、玉米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生姜、海椒、莲藕等。养殖业以生猪、桑蚕及鸡、鸭、鹅、兔为主,2000年出栏肉猪15920头,小家禽出栏77万只,母猪存栏2995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02万元,其中:农业344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8%。林业56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8%,牧业305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渔业65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全镇2000年粮食总产量12799吨,人均纯收入2473元,比上年增加158元。新安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万亩生态水果园区为支柱产业,同时新安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对乡镇企业进行存量资产的盘活,使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609万元,比上年增加20%,实现利润123万元。2001年新安镇党委、政府继续坚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思想,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依靠科技加大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一是搞好“万亩生态观光型优质水果园区”建设和管理。新栽优质早熟梨500余亩,使全镇达4500余亩。2001年4月组建了太白金果有限公司,完成了“太白金果’商标注册;2001年7月组团参加农业部农产品鉴定会,金果公司的“丰水梨”获四川省内唯一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2001年7月28日成功举办新安优质早熟梨品鉴会,近10万斤水果3天一销而空;2001年9月参加了绵阳农产品展销会,签订2002年80万斤的水果销售合同;二是抓好20万头仔猪工程基地。通过引进良种,淘汰低质母猪,以猪换猪等形式,使全镇新增存栏母猪1610多头,达到4910头,其中育能母猪3000余头产仔猪5万多头;三是抓好南山、黄土、古楼、杆岭四个村的蚕桑基地,新栽桑园500余亩,养蚕1909张,产茧50吨;四是利用1082口塘堰13座水库,大力发展渔业生产,产成鱼971吨;五是发展小家禽养殖,出栏小家禽对多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