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六安市地图
六安市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青山绿水,六安生态环境优越,荣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霍山、金寨、舒城三县先后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其中霍山为中西部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境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其中霍山县还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4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的县。六安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全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日照1876-2003.5小时,各县区年总降水量1008.5-1545.7毫米,平均气温16.7-17.9℃,梅雨季节一般在6-7月间。在特定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境内物产富集,矿产众多,可谓“大别山藏珍蕴宝,淠史杭泻玉流金”。
矿产资源:六安在地质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东段武当——桐柏——大别山成矿带,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成矿条件较好的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品种多。已发现矿藏40多种,探明储量30多种,石油、天然气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开采利用的有金、银、铅、锌、钼、橄榄岩、明矾石、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瓷石、膨润土、钾长石、石灰岩、磁铁矿砂、各类建筑砂石、矿泉水、温泉水等20多种。
金寨钼矿:金寨县关庙乡沙坪沟钼矿储量50万吨以上,品位为万分之十七,为斑岩型钼矿中的特大型富矿,资源价值超过2000亿元成为我省最大的金属矿床。
霍邱铁矿:国内罕见的大型鞍山式铁矿,矿区地处淮河平原,由周集、张庄、周油坊、李楼、吴集等9个矿床组成,已探明储量16.5亿吨,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
霍山金矿:已探明有霍山东溪、隆兴、南关岭金矿。东溪金矿矿体10余个,金银储量均较可观,已开采利用。
金寨铅锌矿:主要分布于金寨县鲜花岭,已探明中型矿床8处,其中汞洞冲、银山畈、银水寺等处已开采。
建筑砂石:全市建筑砂石资源极为丰富,质量上乘,年开采量350万吨以上,是合肥、芜湖、南京、上海等地建筑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水泥灰岩:主要分布在霍邱四平山、寿县里洞山等地,共探明6000多万吨。现两处各建水泥厂一座,年开采矿石129万吨。
地下热水和矿泉水:境内地热出露点已发现19处,主要分布在霍山、舒城境内。霍山陡沙河热泉有11个出露点,组成1500米的南北两个泉群。舒城西汤池温泉有8个出露点,目前已开发利用。矿泉水在舒城、霍山、金寨、寿县等境内分布,舒城柳抱泉、寿县珍珠泉和玛瑙泉、霍邱八卦泉以及霍山上土市等处的天然矿泉水,水质优异,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圩畈四大单元。其中,中山占9.5%,低山占13.7%,丘陵占16.5%,岗地占22.4%,平原圩畈占34.9%,另有3%的大水面。西南部山峦起伏,平均海拔400米以上,其中1000米以上的高峰240多座,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位于霍山西南部,海拔1774米;中部为丘陵、岗地,海拔一般在30—200米之间;东部和北部为沿淮平原和杭丰圩畈区,是全市优质粮、油、棉的主要产区。江淮分水岭使境内形成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3%,长江流域面积占17%。全市现有耕地660万亩,山场1100万亩,水面351万亩(其中可养水面95.5万亩),土地利用结构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土壤类型有黄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水稻土占36%。
水利资源: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9.9亿立方米,具有南多北少、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份,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70—80%。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的淮河干流,从霍邱县临水镇入境,于寿县郝家圩出境,流经六安市长达125公里,约占淮河总长度的12.5%。境内有淠河、史河、杭埠河等7条主要河流。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白莲崖六大水库。以六大水库为依托兴建的淠史杭沟通航灌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灌区控制面积覆盖皖豫两省1.3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实灌面积1100万亩,养育着1300多万人口。以六大水库、三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以及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1多万座塘堰组成的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纵横交错在岗峦起伏的江淮大地上,沟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横跨江淮两大流域,实现了雨洪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昔日赤地千里的贫脊之地变成了今天的鱼米之乡,被誉为新中国治水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植物资源:全市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境内有维管植物186科、714属、163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50科、644属、1518种。粮食作物品种626个,经济作物品种67个,蔬菜品种70个,干鲜果品19种。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第一,素有江淮粮仓、白鹅王国、茶药宝库、丝绸之府、水电之乡的美誉。现有茶园37万亩,年产干茶7000多吨,形成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华山银毫等知名品牌;板栗种植面积100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居全省首位;桑园面积17万亩,年产茧6000吨左右,初步形成了桑茧丝绸系列化开发的格局;六安是全国主要麻产区之一,主要种类有六安大麻、霍邱红麻、舒城黄麻、金寨苎麻,其中大麻是著名的土特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境内树种资源起源较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乔灌木树种28目、73科、225属、858种,80%分布在西南中低山区,经济价值较高的乔灌木树种250种左右,属国家一类保护树种有香果树,三类保护树种有楠木、花榈木、红椿。全市现有林业用地93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808万亩,森林覆盖率36.2%,活立木总蓄积量1603万立方米。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广、藏量丰、经济价值高。芒及五节芒系纤维植物,是造纸的重要原料,年产量达15—20万吨,目前利用量不足10%。橡子年产量150吨左右,含淀粉多在50%以上,可用作工业淀粉。野生香料植物有桂花、兰草、蔷薇、香附子、蒿本、白芷、独活等。野生猕猴桃、野山楂等野果,年产量均在3000吨左右。蕨菜、薇菜、荠菜、马齿苋菜等野菜,已成为大宗出口产品。药用植物共203科、1360种,其中石斛、皖贝母、断血流、茯苓、天麻、灵芝、银杏、西洋参开发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动物资源:境内动物区系具有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特点,在安徽动物区划中跨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两区。有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310种、鱼类92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畜禽30多种,地方优良品种有皖西白鹅、霍固麻黄鸡、大别山黄牛、寿霍黑猪等。皖西白鹅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耐粗食、耗料少等特点,其羽绒朵大纯白,品质优良,享有“世界羽绒之最”的美称,目前年饲养量达1900万只,占全国饲养量的二十分之一,相当于世界养鹅王国匈牙利全国的饲养量,六安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水生动物名贵品种有大鲵、龟、鳖、沣虾、瓦虾、银鱼等。药用动物144种,名贵动物类药材有麝香、灵猫香、全虫等。野生动物中,有毛皮兽动物20种、羽绒动物10种、肉用动物25种、农林有益动物130种、观赏动物25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动物有大鲵、原麝、小灵猫、金钱豹、白鹭、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

名人概览

皖西人杰地灵,精英荟萃,数千年来,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名人,不胜枚举,良将名相、文苑群英、党史英杰、政坛名要犹如星斗中天,辉耀古今。上古有辅佐舜禹而劳卒的皋陶,汉有“开巴蜀教化之风”的文翁,三国有“雄姿英发”的名将周瑜,宋有名冠“宋画第一”的国画巨擘李公麟,明有我国兽医学鼻祖喻本元、喻本亨,清有一代帝师孙家鼐。近代有辛亥名杰柏文蔚、张汇滔,抗日名将方振武、孙立人,著名左翼作家蒋光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了以许继慎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革命战争时期皖西30万英雄儿女捐躯,走出108位开国将军,诞生两大将军县(金寨县、裕安区)和中国第一将军镇(独山镇),被誉为“将军之乡”。
名士英杰:皋陶(生卒年不详)古六国始祖。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与尧舜禹并列上古四圣。英布(?一公元前195年)六安人。秦朝末期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西汉诸侯王。刘庆(公元前113一公元前83年)西汉恭王,初代六安王。治下“六地平安”,深得武帝赏识。死后谥为共王,共即恭“正德美容,敬顺事上曰恭”并享有汉朝最高的墓葬规格“黄肠题凑”。文翁(生卒年不详)舒城县人。西汉时期教育学家。《汉书》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周瑜(公元175—210年)舒城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李公麟(1049—1106年)舒城县人。北宋著名画家,被推为“宋画第一”。1961年,被中国画院列为我国十大名画家之一。元亨兄弟(生卒年均不详)喻仁,字本元;喻杰,字本亨。六安市人。元亨兄弟生活于明代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兽医学家。兄弟俩所著《元亨疗马集》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兽医学巨著。孙家鼐(1827—1909年)寿县人。清末名相。主持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后官至太子太傅。柏文蔚(1876—1947年)寿县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方振武(1885—1941年)寿县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在察哈尔东部地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被誉为“抗日名将”。后在蒋介石的胁迫下出走香港。1941年在广东被害。朱蕴山(1887—1981年)六安市人。中国政治活动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等职。舒传贤(1899—1931年)霍山县人。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1929年11月发动和领导了六霍起义,创建了红三十三师。历任中共霍山县委书记,六安中心县委书记,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组织部长。后被张国焘以“改组派”元老秘密杀害。许继慎(1901—1931年)六安市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军事家。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红一军军长,对红一军的组建和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10月,被张国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时年30岁。1945年,党的“七大”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追认为烈士。1981年,中共中央将他列为“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1989年,中共中央又确认其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蒋光慈(1901—1931年)金寨县人。著名左翼作家、诗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当时安徽省最有影响的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王明(1904—1974年)金寨县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胡底(1905—1935年)舒城县人。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化名胡马等。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和钱壮飞、李克农一起,打进蒋介石的最高特务机构——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周恩来曾经给予“龙潭三杰”的赞誉。未名四杰1925年8月,在鲁迅倡导下,文学社团未名社在北京成立,并编辑出版了《莽原》、《未名》半月刊。未名社的六名成员,除鲁迅和曹靖华外,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都是霍邱叶集人。不久,鲁迅到厦门任教,曹靖华去苏联留学,韦素园等四人实际成了未名社的骨干,后人称为“未名四杰”。司徒越(1914—1990年)寿县人。姓孙名方鲲,字剑鸣。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艺术独树一帜,饮誉中国书坛。其书法正、草、隶、篆、甲骨文、金文兼优,尤以狂草见长,形成了刚健豪放、婉转流畅的独特风格,为海内外所推崇。洪学智(1913~2006年)金寨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孙大光(1917~2005年)寿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交通和地质矿产工作优秀的领导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安籍将军:(1955—1964年授衔,共108位,占全省85%)
上将:洪学智
中将:皮定均、杨国夫、李耀、张贤约、陈先瑞、林维先、徐立清、陶勇、梁从学、曾绍山、滕海清
少将:丁世方、卜万科、于侠、马琮璜、王凤梧、王远芬、王奎先、王海清、王德贵、方子翼、方升普、邓忠仁、吕仁礼、邬兰亭、刘健挺、刘善福、齐勇、关盛志、孙仪之、杜彪、严家安、苏焕清、李发、李书全、李世安、李发应、李国厚、李家益、杨中行、杨以山、杨克武、杨银声、杨植亭、肖全夫、肖选进、吴宗先、吴诚忠、吴瑞山、何桂成、佘积德、余明、余品轩、余嗣贵、闵鸿友、汪乃贵、汪少川、汪家道、宋文、宋承志、宋维械、张忠、张行忠、张希才、张宜爱、张贻样、张震东、陈宏、陈祥、陈发洪、陈伯禄、陈宜贵、陈鹤桥、林彬、林乃清、周发田、周时源、胡继成、胡鹏飞、查玉升、赵俊、赵遵康、桂绍忠、桂绍彬、顾鸿、徐光友、徐体山、徐其海、徐国夫、高先贵、涂学忠、陶厘清、黄仁廷、曹广化、戚先初、康烈功、董洪国、程明、程业棠、傅绍甫、傅春早、曾先池、詹大南、詹化雨、漆远渥、熊挺、潘峰

高等教育

省级示范学校:六安二中;毛坦厂中学,普通高校:皖西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六安高级技工学校

交通区位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的江淮平原,地跨江淮分水岭,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沿海、中原和西部地区梯度发展的过渡带和东西部经济交流的转接点,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联系沿海、发展中原的功能和特征。是安徽东进西出的桥头堡,是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
公路:高速公路有国家规划的“7918”中的G35济南-广州高速公路,G40上海-西安高速公路,G42上海-成都高速公路,以及合肥-淮南-阜阳高速公路和合肥-安庆高速公路均经过我市。另外境内有G312、G206、G105三条国道国道,全市现有公路16557公里(国道314公里,省道743公里,县道3493公里,乡道5207公里,村道6800公里),公路密度为92.1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客运开通跨省班线149条,跨市班线504条,跨县班线316条。
铁路:已建成的有上海-武汉-成都高速铁路,西安-南京、合肥-九江铁路,建设中和即将建设的铁路有六安-阜阳、西安-南京铁路复线等。规划中还有六安-安庆-景德镇的铁路、六安-庐江-铜陵铁路等。2005年,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的铁路主干线——宁西铁路的通车将六安与长三角地区、西北地区紧密相连,开辟了一条从长三角地区通往西北地区的捷径。2009年,贯穿六安全境的合武高速铁路通车,更加缩短了六安与合肥、南京、上海、武汉这些大城市的时空距离,目前动车组列车从六安到合肥需36分钟,到南京、武汉仅需1个半小时,到上海也仅需3个小时。合武铁路客运专线与合宁铁路客运专线相联结,构成了长三角地区通往中南区域的最短路径。
航空:具有目前国内最高飞行区等级的4E级枢纽干线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和六安市寿县刘岗镇交界处,距六安市区仅40公里)使六安的交通将更为便捷,为六安加强与国内外大城市的联系,加快融入安徽省会经济圈,加速建成合六巢城市群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目前市区距合肥骆岗机场70余公里。
水运:皖西境内有7条较大河流,水运通航里程1029公里,常年可通航50—100吨级轮驳船。六安港是安徽省重要港口,是皖西地区综合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六安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临河产业布局、矿产资源及水上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是以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有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具有装卸仓储、运输组织、旅游服务等主要功能,逐步拓展港口现代物流功能。

旅游胜地

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跻身于安徽旅游大市行列,是为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宏伟壮观的宋代古城墙,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文化积淀深厚,给人以智慧,催人以遐想。还有多处省级以上重点保护的革命纪念地,真实地记载着革命战争以来,皖西地区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主要旅游线路:
西北线古文化揽胜旅游:寿县古城、八公山、淮南王墓、廉颇墓、珍珠泉、孙公祠、临淮岗、安丰塘、水门塔公园、李家圩地主庄园。
西南线山水观光旅游:白马尖、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梅山水库、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胡氏祠、大王庙、铜锣寨、佛子岭水库、小南岳。
东南线休闲娱乐旅游:万佛湖、万佛山、万佛温泉、周瑜城、七门堰、启德文化院。
六安近郊旅游:皖西大裂谷、大华山、洞天湖、东石笋、横排头、红石谷、龙井沟、昭庆寺、六安西古城遗址、中华皋陶文化园、皋城双塔、皖西烈士陵园、皖西博物馆、淠河国家湿地公园。
推荐经典景点:罕见五重地貌一体风景区——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省城后花园——万佛湖,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春古城,淝水之战古战场——八公山,江北小黄山——铜锣寨,汉武帝敕封“副衡”——小南岳,大别山玉带明珠——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龙河口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人间仙境——横排头,天下第一塘——安丰塘(芍陂),江北佛教圣地——大华山,唐王敬佛堂——昭庆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全国四大地主庄园之——李家圩地主庄园
红色旅游线路:
国家级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六安——金寨县——霍山县,该线路是《纲要》中提出的大别山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的核心,包括皖西烈士陵园、独山苏维埃城、金寨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和红二十五军旧址群、霍山县西镇暴动旧址群等红色旅游景点。
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六安市——金寨梅山——金寨下楼房——金寨天堂寨,该线路主要依托合武高速公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实现沿线红色和绿色景点的组合。
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六安市——霍山衡山镇——霍山漫水河镇——霍山白马尖,该线路主要依托商景高速公路,实现沿线红色和绿色景点的组合。
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六安市——裕安区独山——裕安区苏埠——金安区张店——金安区毛坦厂——舒城县万佛湖。
六安金领欢乐世界:金领欢乐世界坐落于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立足六安、辐射全国、世界先进、中国一流”的高科技主题公园。项目占地803亩,年游客接待量200万人次,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文化旅游综合体。
六安新桥·阳光水岸:“六安新桥·阳光半岛”大型实景演出项目位于六安新桥产业园区,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6公里,投资总额5亿元分别用于剧场的建设及实景演出的策划与制作,由著名制作人梅帅元领衔,2002年梅帅元与张艺谋合作,在桂林打造我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带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名片。此后,梅帅元的创作团队相继推出了《禅宗少林》、《井冈山》、《天骄·成吉思汗》等大型实景演出。六安新桥·阳光水岸大型实景演出结合六安地域文化,以楚文化为主要脉络,感受特有的皖韵徽风。预计2013年与广大观众见面。
万佛湖环球嘉年华:“万佛湖环球嘉年华”项目位于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畔,通过打造环球嘉年华大型游乐中心、文化影视体育中心、帆船俱乐部、直升机俱乐部等高端时尚项目及旅游地产,努力将万佛湖建设成为国内、国际著名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
尧舜禹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
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郢,后亡于秦。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
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屈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六安之“六”,古字是“录”,还有学者考证古通“陆”,是“高平地”、“大土山”意,与数字“六”无涉,六安应读Lù’ān)。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庐江县两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
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统归扬州刺史部管辖。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淮南郡,置寿春、成德二县,郡治合肥;庐江郡置六安、博安、阳泉县,郡治六安;安丰郡置安风、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建邺(晋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郡治舒县(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
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郡治舒县(今舒城),两郡统属扬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郡治弋阳(今光州)。
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州治当涂。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州治梁郡(寿县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今霍邱县河口附近)。继属北朝魏、齐。
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束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
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舒城县属庐州。寿州置寿春,霍邱、盛唐、安丰等县。
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
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风台县城)。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
明朝,分属凤阳府和庐州府。凤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分属凤阳府、颖州府和庐州府。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颖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
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民国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三四道。随后,取消道的设置。民国21年(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边境的55个保设立煌县,初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次年3月划归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7月,寿县、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区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今全区辖境统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驻地六安,辖区未变。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境内和西南边区相继成立多处县级革命政权。民国19年(1930年)4月成立首届霍山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0年,成立二届霍山县苏维埃政府和霍邱县苏维埃政府以及舒(城)桐(城)庐(江)边区、英(山)霍(山)边区,五县(六安、霍山、商城、罗田、英山)边区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改霍邱县苏维埃政府为红城县苏维埃政府;合并英霍、五县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五星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3年成立赤城县和赤南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4年,成立舒(城)霍(山)潜(山)边区苏维埃政府。解放战争期间,民国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创建皖西根据地,今地区辖地分属第二、第三两专区。同年9月划六安县西南部成立独山县,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0月,以户胡为中心成立霍固县。11月,以毛坦厂为中心成立舒六县,下旬将金寨县划为金西、金东两个县和金北办事处。12月,成立寿六合霍县。民国37年1月,划六安东南乡成立六合县,划霍山、英山、岳西三县结合部,以太平畈为中心成立太平县。12月,划六安双河以东,合肥巢湖以西地区成立肥西县,与此同时,撤销舒六、独山、太平三个县。民国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专署移驻六安城,相应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专署改称六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政公署,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与六安市合并为六安县。建国前夕,六安专区领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安专区辖境未变。1952年2月4日,增领肥西县。4月12日,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六安专署隶属安徽省。1958年6月21日,肥西县划归合肥市,7月12日增领庐江县。1961年4月13日,肥西县复由合肥市划入六安专区管辖。1965年7月14日,庐江县划归巢湖专区。1971年3月29日,改专区为地区,辖境未变。1978年9月23日,成立六安市,隶属六安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6月7日,肥西县划入合肥市管辖。六安行署领一市(六安市)六县(六安县、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延至1985年底。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六安历史上是战略要地。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发生在这里的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战国后期,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使寿春成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公元383年10月,东晋迎战前秦,在寿阳(今寿县)淝水取得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胜利,改变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开始了南北朝对峙,也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典故。1929年11月的六霍起义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立下了鼎足之功,在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战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首府,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设驻于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这里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