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九江市地图 >
修水县地图
修水县相关地区地图:

环境质量

一、空气环境质量状况:2009年度,修水县城区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年平均值浓度为0.038mg/m3,较2008年降低了0.006mg/m3,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1mg/m3,较2008年降低了0.017mg/m3,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大气综合质量较去年有所改善,属优良水平。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2009年各项监测数据显示,修水县的水环境质量始终处于优良状态,修河修水段整体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II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位于全省五大河流之首。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氨氮等。2009年元月至九月,修水县环保局对修水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八个点末梢水进行水质监测,九个月共监测63个点,包括水质全分析八个,合格率均为100%。
三、噪声环境质量状况:2009年度,修水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49.1dB(A),较2008年下降了0.3dB(A),与2008年基本持平,声质量属较好水平。

文化名人

(修水籍或曾在修水县工作过的外籍人士)
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
陈衡恪:陈衡恪(1876---1923)清末民国画家。
陈三立:陈三立(1853---1937)清末民国诗人。
陈寅恪:陈寅恪(1890---1969)中山大学敎授,现代国学大师。
匡一点:匡一点(1924---2002)现代诗人。有专著《听涛楼吟草》、《听涛楼律苗》等出版。
晏亚仙:晏亚仙(?---)现代剧作家。有专著《天姿国韵说京剧》、《文苑纪言》出版。
傅梅影:傅梅影(1928---)现代画家。以画梅花著称,出版画册《江南一枝梅﹒傅梅影》等。
陈运和:陈运和(1941---)当代诗人、作家。写诗在修水县起步,得到贺敬之、芦芒等文学大家的指点与帮助,工作17年之久。现出版诗文专著21种,其中诗集《学步集》、《红土情》(臧克家题写书名)大多数在白岭中学或修水县文化馆写完、发表的。
帅经芝:帅经芝(1941---)当代作家。有专著《留给二十世纪的故事》、《人在天地间》、《盐官纪事》等出版。

修水概况

1.地理: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隶属九江市,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是三省(湘、鄂、赣)八县(崇阳、平江、靖安、奉新、宜丰、铜鼓、通城、通山)的交界处和三个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南昌)的中心点,自然地理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2.行政:修水县辖18乡18镇,361个行政村,26个居民委员会,5768个村(居)民小组,面积4504平方公里,总人口77万,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3.人文:修水,古号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与苏轼齐名。近现代陈宝箴一门四杰(长子陈三立、三立长子三子陈衡恪、陈寅恪)蜚声海内外。在现代革命史上,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4.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修水进行了以矿产、水电、瓷土、粮油加工、茶叶、丝绸、林业等系列开发,培植蚕桑、药材、茶叶、食用菌、山羊、优质稻、水果等主导产业,名优特产闯入国际市场,宁红、康顺进入省级工业队。中国五矿集团的白钨精深加工等项目落户修水,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角.修水县被列为全国百家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之一,全省蚕桑基地县,茶叶基地县,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基础建设得到全面启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省级卫生县城通过验收。
5.县级领导:
县委领导:县委书记黄斌,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孙朝辉县委副书记王金初,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吴玮,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贺观群,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修水工业园党工委书记欧阳明华,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王建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泽旗,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邵九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观云,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傅建顺,县委常委、农工部长卢治轩,县委常委袁汝琴,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王位华
县人大领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唐晓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匡林滋,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荣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国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起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王云利,县人大常委会副调研员李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涂海燕,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郑玮
县政府领导,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孙朝辉,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吴玮,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王建华,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邵九思,县政府副县长李奇栋,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局局长樊敏事,县政府党组成员、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张立军,县政府党组成员樊荣,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冷芬华
县政协领导,县政协主席黄梅,县政协副主席严达明,县政协副主席张晓升,县政协副主席程定梅,县政协副主席陈小安,县政协副主席朱伟鹏,县政协副主席朱三忠,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周杏连,县政协党组成员余荣富,县政协党组成员余云水,县政协党组成员凌荣斯,县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周德发,县政协党组成员余昌满

科教文卫

1.科学:全县拥有自然科学学会14个,会员4000余人;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11个,会员3000余人。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计划项目10项、省级计划项目16项,市级13项。开发新产品13大类54个品种,申请专利18项,共获科技进步奖67次,多人获国家级、省级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被列为特种茶基地县,1996年又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百家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
2.教育:1998年顺利通过了省级义务教育工程验收(“两基”验收)。全县57所普通中学(含高中11所、职中1所)和696所小学,有中、小学生13.2万余人,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95%和99%,教职工共6000余名。全县“普九”“普实”和扫盲达标验收。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到20000余人,在省市各种比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3.文化:修水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有江西十大名人纪念馆之一——黄庭坚纪念馆,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收起义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站、广播电影电视形成了城乡网络;《修水报》发行了2万余份;文艺创作繁荣,由国家级省级出版部门出版发行的各种文学著作20余种。建成了以县电台、电视台为中心的文化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4.卫生:医疗卫生事业,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82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35所,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已评为“二甲”医院,有6家乡镇医院被评为“一甲”医院。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绩,全县共有计生办36个,计生服务所37个,全县村村都有计生服务室,计划生育率达到98.44%。

流行方言

修水县流行的方言有修水话(属赣语昌靖片都昌小片)、怀远话(属客语属铜鼓片)。(1)修水话,属赣语昌都片。昌都片是赣语十一个方言片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西赣江下游及鄱阳湖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包括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安义、永修、修水、武宁、德安、星子、都昌、湖口、奉新、靖安以及湖南的平江,共14个县市。(2)怀远话,属客语铜鼓片,分布在山口、何市、上奉等镇。赣西北的客家话(铜鼓片)已独立于其他片系生存了多年。受当地江西方言以及毗邻湘卾(浏阳,平江)诸县口音及措词的整合,客家话铜鼓片已在一定程度上从梅县本音本语飘移。这种飘移足以造成铜鼓客家人及其他片系客家人之间口头交流一定程度的障碍。飘移的另一因素是铜鼓客家话要独立应付大量现代、新生词汇,很难创生出与其他片系一致的术语。铜鼓本地人称客家话为“怀园声”。未见有人用铜鼓客家话发表文学作品,但民间艺人用铜鼓客家话创作并演唱了大量的山歌。老艺人涂雪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并演唱的“翻身卖粮”等精品曲目曾灌制唱片公开发行。客家话铜鼓片也散见于邻近的万载,宜丰,上高等地。

历史文化

一、历史沿革:修水历史悠久,商封艾侯国,春秋为艾邑,先后属吴、楚、越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为武宁县,唐德宗贞元年间(800)析武宁县西八乡建分宁县,唐宋两代因之,均为县等上望的泱泱大县。元代升为宁州,清嘉庆六年(1801)改名义宁州。民国元年(1912)改名义宁县,1914年改名为修水县,因境内修河得名,沿袭至今,修水是江西西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以来,屡有重大兵事发生。明清时期,多次高悬过李自成、石达开、李秀成等王师义旗。土地革命前后,修水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秋收起义首先爆发和湘鄂赣省委及省苏维埃的驻扎修水,使本县成为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和著名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修水是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是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的地方,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县现有革命旧址、遗址、遗迹60余处,重要的有二三十处。如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团部旧址,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旧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何长工、谭政、滕代远、肖克、王首道等均在修水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在整个革命斗争历程中,有10万余修水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册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342名。现有秋收起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两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征集、收藏了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58件及大量目前尚未定级的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成为辐射湘、鄂、赣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五·四”运动爆发时期,这里就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修水支部。1926年,中共修水县委第一个支部干事会成立,胡思先为书记,同年冬,成立中共修水临时县委。1927年,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并在修水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1928年,修水县杨嗣暴动委员会成立。8月6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湖南平江起义,成立红五军,挥师攻克修水县城,正式建立了中共修水县委和修水县苏维埃政府。1930-1933年间,曾建立中共修水中心县委、领导修、武、铜、宜、通等县党组织,进行土地分配。1931年,湘鄂赣省委在本县上杉改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先后还建立了省总工会、妇联会、红军学校、法庭、医院、银行,开办了兵工厂、被服厂、铸钢厂和造币厂等,修水革命斗争达到鼎盛时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修水革命斗争处于低潮,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土地革命时期一万多名烈士为革命捐躯。抗日战争时期,修水成为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和几次长沙会战的重要防线,日军曾三次侵入修水,均被抗日军民击退。1949年6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29师386团在民主自卫军配合下和平解放修水。
二、灿烂文化:修水自古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文化教育比较兴盛。宋代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曾开办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宋郊、宋祁兄弟和黄庭坚等曾就学于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曾开办书院,后称濂溪书院。徐、祝等大姓亦办有书院,培养众多人才。自唐宋至清代,本县共有进士201名,举人317名,仅宋代即有进士160名。北宋一朝,双井村出进士48名;历代有丞相2名,尚书16名,正一品官员3名,从一品1名,正二品5名,从二品4名;知名文学艺术家21名。宋代名臣徐禧布衣腾达,胸蟠甲兵,殉节永乐城,有“宋殒长城”之叹。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徐禧子徐俯,官至参知政事,又是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名句流传至今。南宋政治家、军事家、四川按抚置制使余,治蜀10年,屡挫蒙军。明代周季麟、周季凤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称“双凤”。清万承风,为宣宗侍读。近代以来,更是名人迭出。桃里陈氏一门,有4人名载《辞海》,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支持维新变法,向光绪帝推荐维新人才,在湘办新学兴新政,为全国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从事变法者。其子陈三立,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国初诗坛泰斗。三立长子陈衡恪(师曾),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三子陈寅恪,闻名海内外的史学大师,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古琴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查阜西,曾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著名中医徐瀛芳,民国期间,是全国中医委员会七委员之一,被医界誉为“中医科学化先锋”。当代著名作家胡旷,所著《潘虎》等文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文艺性革命斗争回忆录的代表作。在世名人有著名科学家,原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封怀,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绮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蜚秋等。古代和近代县人留下各类专著272部1198卷,这些都被修水人民引为骄傲。修水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结束的全县文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750件,全县有古文化遗址116处,其中上奉山背跑马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最著名。1978年被命名为山背文化。黄龙山黄龙寺,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祥地,是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黄龙宗宋时传入日本,现在日本犹有15个支派,黄龙山有晋葛洪,宋黄庭坚等名人石刻和众多名胜古迹。县城南山崖曾是黄庭坚读书之地,现已辟为黄庭坚纪念馆,馆藏文物丰富,其中以众多黄庭坚碑刻、墓志、著作等资料,最为著名。自宋代以来闻名朝野的双井村,有黄庭坚陵园以及石刻等遗址遗迹。清水岩内有周敦颐等名人题刻。近代陈宝箴父子故居及遗迹,保存完好。革命历史文物和遗址,以县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和上衫乡的湘鄂赣省委省事苏旧址最著名。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和烈士馆,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修水10324名革命烈士树起巍巍丰碑。

经济发展

1: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943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38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1257万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51792万元,增长6.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5375元,增长11.1%。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4.2:41.2:34.6,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工业比重增加。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3%,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9%,拉动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4%,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7%,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
2: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132万元,比上年增长4.9%。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4万亩,比上年增长1.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8万亩,增长0.5%;粮食总产量21.97万吨,增长6.9%。油料种植面积6.2万亩,产量6814吨,其中油菜籽种植2.9万亩,产量3102吨。棉花种植面积4260亩,产量428吨。全年茶叶产量1396吨,增长3.5%。年末桑园面积8.8万亩,蚕茧产量3098吨。蔬菜产量为8.6万吨,比上年增长6.5%;瓜果产量8022吨,增长3.7%。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实现林业产值1626万元,增长2.4%。畜牧业生产较为稳定。全年肉类总产量为23612吨,比上年增长2.5%。肉猪出栏284494头,增长6.6%;肉用牛出栏1545头,增长13.0%;出售和自宰山羊122430只,下降40.1%;家禽出笼123.4万羽,与去年持平。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渔业生产加快发展。全县实现渔业产值14312万元,增长39.1%。水产品总产量15000吨,增长50.0%。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38.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0%。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264吨,增长1.8%;农村用电9793万千瓦时,增长10.3%;农膜使用量280吨,增长6.1%。
3:工业: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63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8463万元,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08918万元,增长8.5%。工业经济效益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607万元,增长8.7%;完成利税总额80583万元,增长6.5%。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精钨矿吨5139-15.4,发电量万千瓦时940323.4,水泥吨11280015.2,大米吨21190-27.1,丝吨330.6-28.9,配混合饲料吨6444-32.7,园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41847万元,增长12.0%;主营业务收入251241万元,增长13.6%;实现利税总额68699万元,下降4.6%。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557万元,增长24.8%。
4: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2124万元,比上年增长9.6%,增速回落18.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227030万元,增长20.2%;农村投资15094万元,下降52.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27350万元,增长250.0%;第二产业133178万元,增长58.0%,第三产业81596万元,下降36.6%。房地产投入大幅下降。2008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017万元,比上年下降51.2%。
5:国内贸易:社会消费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76299万元,增长16.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1980万元,增长15.7%。分行业统计,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25754万元,增长17.3%;住宿餐饮业22545万元,增长8.4%。
6:开放型经济: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其中现汇进资220万美元。全年实现出口创汇41万美元,下降40.0%。
7: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1925万吨公里,增长21.0%;旅客周转量27250万人公里,增长7.4%。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218万元,下降19.4%;订销报纸累计504万份,增长132.3%;订销杂志累计3.8万份,下降36.7%。电信业务收入4000万元,下降20.0%。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62600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7800户,农村电话用户44800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2800户,其中城市用户8500户,农村用户4300户。
8:财政和金融:财政收入小幅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2016万元,比上年增收1957万元,增长3.9%。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8%。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289万元,增长9.5%。全年完成税收收入42312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1.3%。全县财政支出109061万元,较去年增支23333万元。全年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2503万元,比上年下降19.4%;地税部门组织收入27800万元,增长11.2%;财政及其他部门组织收入11713万元,增长22.7%。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37910万元,比年初增加7283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9454万元,比年初增加5726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8934万元,比年初减少7000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0057万元,较年初增加29153万元;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2040万元,较年初增加391万元。
9: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修水县现有中小学校421所,其中小学377所(含完小307所、教学点70个)、初中2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普通高(完)中4所(含民办1所)、职业高中1所;另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已办证幼儿园9所(其中公办1所)。修水县现有在校中小学学生总数122149人,其中小学生76489人、初中生29105人、普通高中生13030人、职业高中生3525人。修水县现有在职中小学(幼儿园)公办教师5037人,其中小学教师2701人,初中教师1455人,普高、职高等学校教师845人,幼儿教师36人。另外,公办教师已调入民办学校任教186人,全县离退休教师1984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县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有9人研究生毕业,1035人本科毕业,1143人专科毕业;有中学高级教师301人,一级教师913人,二级教师878人。小学专任教师有189人本科毕业,915专科毕业;有小学特级教师20人,小学高级教师1341人,一级教师1080人,二级教师151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36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4万册。电影院3个。广播电台37个,其中县台1个,乡站36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全县有线电视用户6.6万户,比上年增加0.38万户。体育事业蓬勃展开。全县有公共体育场馆1个,共举办县级和乡镇运动会75次,参加人次5万人次。卫生事业稳步前进。修水县有县级综合医院2家,即县第一人民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1家(二级甲等),县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县第二人民医院(二级乙等),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各1家,民营医院2家,中心卫生院10所,一般乡镇卫生院25所,(其中渣津镇中心卫生院与县第二人民医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义宁镇卫生院与县妇幼保健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村卫生所355个,个体诊所63家,厂矿医务室5所。全县卫生事业编制1282名,实际在编1199人。全县有乡村医生2100人,其中具有国家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201人,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的554人。全县每千人床位数1.63张、卫技人员4.15人。全县卫生系统固定资产18748万元,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358台(件)。2010年全县门急诊人次达到82.21万,全县住院人数达到7.76万人次。
2009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60所,在校学生137040人,教师6001人。其中,幼儿园109所,在园幼儿14891人,教师805人;小学307所,在校学生76489人,教师2726人;普通中学43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9105人,高级中学在校学生13030人,中学教师2357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3525人,教师113人。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36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4万册。电影院3个。广播电台37个,其中县台1个,乡站36个。村村通广播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全县有线电视用户6.6万户。全县有公共体育场馆1个,公共体育场地43个,共举办县级和乡镇运动会68次,参加人次5.5万人次。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02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卫生院3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737人,其中:医生489人,护师、护士653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796张。
10: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县总人口820899人,较上年年末增加6631人,其中女性人口392627人,占总人口的4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1‰。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总额11965元,同比增长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04元,同比增长15.8%。居住条件改善。农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75元,同比增长34.4%,人均居住面积28.6平方米,同比增长1.0%。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1500人,比上年净增2334人。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5097万元,比上年增加1391万元。全县低保人数45114人,其中城镇11041人,农村34073人,共发放低保金3700余万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7%,发放五保金740万元。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64.2万人,全年统筹基金支出4838.25万元,参合率和当年统筹基金使用率分别为94%和91%。全县城镇职工、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96547人,征缴医疗保险金3026万元,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31987人,征缴医疗保险金2624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64560人,征缴医疗保险金402万元。全县90周岁以上的老人900名,享受政府长寿补贴112万元。
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823936人,较上年年末增加303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0‰。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总额12601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77元,同比增长10.9%。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8.9平方米,同比增长1.0%。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360人,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5700万元。全县低保人数46365人,其中城镇12292人,农村34073人,共发放低保金4937余万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7%,发放五保金803万元。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66.5万人,全年统筹基金支出5961万元,参合率和当年统筹基金分别为96.2和97.8%。全县城镇职工、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00880人,征缴医疗保险金3626万元,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36320人,征缴医疗保险金3224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64560人,征缴医疗保险金402万元。全县90周岁以上的老人1026名,享受政府长寿补贴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