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九江市地图 > 修水县地图 >
溪口镇地图
溪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成就

2005年8月,由义乌和温州客商投资3000万元的金辉竹业有限公司在溪口竹木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这家生产竹地板和竹板材下游产品的企业,从7月份签约到8月份动工,整个过程只用了一个月。严把项目质量关,确保入园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和贡献率,是溪口党委政府繁荣竹木工业园区、抓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溪口竹木工业园区从2002年建设以来,共吸引了15家企业落户,目前15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履约率和开工率达到100%,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投产率达到57%,去年年底项目投产率也将接近100%。这批实力强、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招商引资项目成为溪口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去年溪口竹木加工园区新增工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在做好招商引资文章的同时,溪口镇积极鼓励现有企业进行技改。以此来提升企业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天时食品有限公司原来只是一家竹笋加工企业,由于是季节性生产,企业厂房得不到充分利用,2003年,企业根据溪口的产业优势,投资600多万元,新上竹地板加工项目,经过两年的技术改造,去年竹地板产值将达1200万元,利润140万元。与此同时,企业还新上了旅游帐篷项目,全年自营出口达100万美元,在有效利用闲置资产的同时,企业实现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另据统计,随着竹木加工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的显现,溪口笋竹企业发展到98家,去年1-7月份,全镇笋竹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8%。溪口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2亿元,扩张到2004年的3.4亿元,去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4.5亿元,实现了三年翻番。

旅游资源

合坑源农家乐:成片35万亩的浙西大竹海,尉为壮观,被誉名为“中国笋竹之乡”。境内峰峦叠嶂、竹海绵延、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个风景如画的山村,这里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赞美的秀丽风景,与涛涛竹海、独特的酒文化、竹文化。在竹乡,冬去春来,夏逝秋至,都有当令竹笋尝鲜,春笋与韭菜竟长,鞭笋与雪藕比美,冬笋与沙鲫争肥。山上挖笋,砍毛竹,感受山里人家的新鲜生活;在农家乐接待户家中或村里山底大树下约几好友,喝茶打牌,感受南部山区别有的清凉与欢乐;晚上住宿合坑源,好客的农家旅店,给您在家般的温暖。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2607男6387女6220家庭户户数4318家庭户总人口(总)12545家庭户男6351家庭户女61940-14岁(总)28460-14岁男14560-14岁女139015-64岁(总)854815-64岁男440015-64岁女414865岁及以上(总)121365岁及以上男53165岁及以上女68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752

农村经济

耕地面积38904亩(水田面积36624亩,旱地面积2280亩),是建宁县主要产粮区,农业结构粮经比例从1988年的9.5:0.5调整至2005年的5:5,并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带,粮食作物以“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经营模式为主,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6.62万亩,产量2.8万吨。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比1988年增长300%,其中,工业总产值4650万元,农业总产值8095万元,是1988年的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18元,是1988年的5倍多。莲子1988年种植9000亩,但产量不高亩产仅33公斤,后因建选17号的推广,产量比1988年翻一番,亩产达65公斤;食用菌生产以杏孢菇、茶树菇、金针菇、香菇为主,年产16万袋。并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大棚反季节蔬菜,全镇共发展大棚50个,以种植辣椒、茄子、苦瓜、豆角、西瓜等品种,亩产值3000元以上。制种已有农嘉、闽丰、六三、神龙大丰、隆平高科等种业公司在镇内建立制种基地,年制种1.2万亩左右,产量5吨以上,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有枫元、溪口、鹅业养殖场三个,全年养殖1万羽以上,年产值400万元。1988-2005年,先后投资208万元,建立桐元、渠村、枫元三个肉牛养殖基地,全年出栏900余头;1976年创办艾阳鹿场,由1988年的6头发展至2005年的46头,建立艾阳梅花鹿饲养基地;建立渠村太湖母猪养殖基地60头,年产仔猪1200头,艾阳村建立了毛竹基地千亩以上,果园改造投资127万元,在各村建立了果山基地;1997年引进台湾应德农产品有限公司,在高圳村和溪口村投资1500万元的建立黄花菜基地和加工厂,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值650万元,产品全部销往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地区。1972年溪口首次推广使用机动脱谷机17台,2001年引进全喂式联合收割机9台,至2005年全镇推广至44台,收割面积1.9万亩,机割率62%,全镇拥有各类运输车辆465辆。

社会事业

1988—2005年,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完成杨林溪万亩灭旱工程,高圳、枧头片农业综合开发,枫元片耕地治理,溪口灾毁耕地修复,桐元标准农田建设和马元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共投资2298万元,先后完成镇村水泥公路建设40.3公里,其中,杨杉公路504万元,长14公里;溪枧公路246万元,长6.59公里,半元至茶亭130万元,长3.67公里,桐元寒坡岭降坡116万元,长5公里,溪黄公路816万元,长11公里。水利建设投资225万元,农田基本建设175万元。80年代,农村住房主要是木板房,80年代后逐步转变为砖木结构,90年代中期开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开始设计卫生间,1988—2005年,全镇共有26个新村点,个人建房1410户14.8万平方米,其中,2002年因“6.16”洪灾重建家园206户。2005年投资450万元完成镇政府驻地搬迁工程。

区位概况

溪口镇位于黄山市休宁县西南部,地处率水河上游,面积220.72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157个村民组,人口2.42万人。是休宁县工业重镇,也是休宁县人口最多,幅员最广阔的山区大镇和物资集聚的商贸强镇。1999年被黄山市列为市级中心镇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5年冰潭、江潭两乡并入溪口镇。

旅游交通

溪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风昌盛,是全国农科教发源地,境内气候怡人、山川秀丽、古迹众多,拥有文物价值珍贵的清朝名臣汪由敦古墓和建于清光绪17年的黄山市唯一的关帝庙红庙古迹,清乾隆游江南时晒过龙袍的晒袍滩和鱼乐国遗址,境内长洪村出有嘉庆年间状元吴信中,还有开发前景良好的阳干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境内交通便利,服务设施完善,休汪公路、兰樟公路、新通的休婺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自撤区并乡后顺延成为溪口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休宁县西南部重要的商贸集镇和物资集聚地,周边辐射功能强劲,东临休宁县城,西靠流口革命老区,南接江西省婺源县,北邻道教圣地齐云山。随着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深入发展,溪口镇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丰富的山区资源,各项事业和建设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供电、供水、程控电话、广播电视、初级卫生保健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集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