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九江市地图 > 修水县地图 >
山口镇地图
山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工业强镇”步伐加快。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镇”之路,按照企业抓骨干、产业抓支柱、产品抓名牌的思路,搞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服务、信息服务和联帮服务,走活招商盘活资产和走出山口发展山口“两条路子”,推进全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镇拥有民营企业70余处,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AAA级信用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国家行业协会理事企业”等12家,有20家企业通过ISO9001、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保14000标准认证。逐步形成了钢铁、机械加工、轻工纺织、锅炉制造、建筑建材等10多个行业的工业体系,产品达600余种产品,钢管、衡器、纺织品等产品出口世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08年,全镇税收过百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6家,其中山口锻压、聚银纺织公司税收均超过了千万元。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科学发展先进单位”“科学发展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先进单位”“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特色农业亮点突出。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搞好服务、引导发展”的工作思路,抓调整促规模,抓市场带产业,抓服务促提高,加快发展奶牛养殖业、花卉苗木业和姜蒜种植业。先后形成了以东碾疃、佟家庄、西碾疃等村为主的五处绿化苗木、花卉基地,全镇花卉苗木面积突破了1万亩,奶牛存栏量达到3000头,肉禽养殖大棚160个,培植养殖大户195个,姜蒜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依托骨干企业的资金、市场、人才、管理等优势,培植起了以山口生物发展公司、金山酿造厂等为龙头的酱油食醋生产加工链,以山口粮所、供销社、油坊、新庄、北村等为龙头的粮食、油料、饲料、木料加工链,拉长了农业产业化链条。目前,全镇共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5家,实现销售收入9800万元,实现利税600余万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奶业富民工程先进单位”“花卉苗木种植先进单位”“农机服务先进乡镇”。
第三产业逐步壮大。借助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之势,抓载体,抓人气,抓服务,以镇驻地为中心,沿“燕黄”、“泰莱”公路向两翼延伸,沿线建立了东碾疃、油坊、新庄、周王庄等6个三产聚集点,构筑起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餐饮娱乐、信息中介、交通运输、建筑安装及房地产等为主的民营经济长廊,全镇第三产业发展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全镇第三产业网点达到1186个,从业人员4450人,各类市场4个,累计完成营业收入7380万元,同比增长21%;缴纳利税150万元,同比增长18%。中心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建设方针,把周边村纳入中心城镇实施统一规划,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村镇建设步伐,增强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拉动作用。目前,中心镇区规模已发展到近3.6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自来水供水设施、道路建设和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获得了很大发展。4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和村内主干道硬化;32个行政村通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广播、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镇;镇中心大街安装路灯140盏,绿化道路7000米,绿化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镇村主要街道实施门前“三包”政策(包管理、包卫生、包安全),定期清理卫生死角,整治“三大堆”,努力创造整洁、优美、有序的生活环境。被区评为“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开展“文明平安卫生山口”和“诚信山口”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高度重视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和疫情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参合人数达到3.5万人,参合率达到98%,被表彰为“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行政管辖

山口镇所属行政村:山口、东齐、西齐、茅山营、西尚、东尚、西山南、东山南、北潘庄、水饭庄、东董、南寨子、佃户营、茅山营、后苏薛、甄家庄、白木、前枣林庄、后枣林庄、中苏薛、前苏薛。

杰出人物

山口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比较兴盛,查阜西便是其中杰出代表。查阜西,山口来苏人,自小聪颖好学,一生致力于古琴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等职。

建置区划

山口相传西汉立村,因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出山之口,故名山口。镇境,1912年属泰安县兴仁区。1930年属第四区。1941年属泰北行署黄山区。1945年属泰安县山口区。1948年属第三区,后又改为山口区。1958年建山口公社。1960年祝阳公社并入。1962年恢复祝阳公社。1984年6月改为山口办事处。1985年5月改为山口镇。镇以机关驻地村得名。1999年,全镇辖山口南、山口东、山口北、山口西、新庄、冶庄、周王庄、吴家庄、后迓庄、西迓庄、夹河、康石汶、卞石汶、禹石汶、赵石汶、杨石汶、朱官庄、卜官庄、前梁林、后梁林、佟家庄、东迓庄、西太平、西官庄、西碾疃、大马庄、小马庄、洼里、油坊、东碾疃、张家户、东太平、北庄、上欢庄、下欢庄、户栗、辛水崖、大兰沃、小兰沃、响水崖、王庄、春阳沟、石门等43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山口镇建置于商代,因东、西、北均为泰山山脉环抱,于汉代取名山口。清代和民国时期是泰安县比较有名的村镇之一。地处泰山东麓,位于泰城偏东北15公里处,距岱岳新城区25公里,南临泰莱高速公路,济临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物产丰富,素有“金山口”之美誉。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暖寒适中。地势北高南低,是泰莱平原的一部分。辖4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5.1万人近年来,山口镇按照“工业强镇、壮大三产、调优农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两个关键”,突出抓好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三大重点”,加快镇村财源、新农村、中心城镇和发展环境“四项建设”,强化节能降耗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丰收。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1.6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实现税收4180万元,同比增长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80万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同比增长6%。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百强示范镇”、“山东省创安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简介

山口镇位于合浦县的东部,距县城70公里,辖区面积123.6平方公里,辖一个居委会,十五个村委会,总人口7.3万人。山口镇区位优越,交通位置重要,地处两省区——广东、广西,三市—一北海、玉林、湛江的交界处,325国道,南北高速公路和山口至玉林二级公路在镇中心交接穿过,英罗港和沙田港两个港口分列东西两翼,水陆交通方便,是连接“两广”乃至大西南各省区的交通咽喉。

历史

1953年设乡,1958年属大霍公社,1961年由大霍析置人民公社,1984年废社设乡,1987年改乡为镇。

相关数据

所辖村:山口镇下辖村:山口南村山口东村山口北村山口西村新庄村冶庄村周王庄村西迓庄村后迓庄村吴家庄村夹河村康石汶村卞石汶村禹石汶村赵石汶村杨石汶村朱官庄村卜官庄村前梁林村后梁林村佟家庄村东迓庄村西太平村西碾疃村西官庄村小马庄村大马庄村洼里村油坊村东太平村东碾疃村张家户村北庄村下欢庄村上欢庄村辛水崖村户栗村石门村春阳沟村响水崖村小兰沃村大兰沃村王庄村
山口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0087男25065女25022家庭户户数15018家庭户总人口(总)49878家庭户男24951家庭户女249270-14岁(总)98080-14岁男51870-14岁女462115-64岁(总)3584315-64岁男1796915-64岁女1787465岁及以上(总)443665岁及以上男190965岁及以上女252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