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九江市地图 > 修水县地图 >
四都镇地图
四都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概况

四都镇地处诏安县东部,位于诏安、云霄、东山三县接壤处,全镇面积75.7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6万亩,耕地面积3万亩,浅海滩涂2.5万亩。辖二十个村和一个社区,总人口5.2万人。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4.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6亿元,财政收入253万元,农民人均可配收入4137元。现为福建省重点工业卫星镇、省级园林式乡镇,漳州市重点(卫星)城镇。四都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发达,货流通畅,国道324线和东山第二通道贯穿全境,为诏安县、东山岛跨海大桥的接通口,也是闽粤高速公路的出口处,距东山港码头12公里,厦门港码头110公里,汕头三百门码头40公里。全镇已形成"二横二纵"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四都镇依山面海,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十里花园百里湖"之称。

概况

龙川县四都镇总面积80.5平方公里,全属丘陵。有耕地面积1.1万亩,宜种水稻、黄豆、花生、蔬菜、蚕桑等作物。有林面积8万亩,其中油茶生产基地2.3万亩,柿子生产基地1万亩,年产茶油100多吨,柿饼500多吨,茶油、柿饼历来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国家、地区。

旅游资源

四都镇地势起伏,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境内的归龙山为长汀名山,海拔1036米,屹立于长汀、江西瑞金、会昌之间,宋朝临汀郡副守郭祥正有诗云:“神仙之府名归龙,千层翠玉擎寒空”。山顶建有寺庙,供奉罗公祖师神像,在明清时便香火鼎盛,至今不衰。四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红军入闽第一站,省苏、省军区曾设在琉璃村,全镇有17个革命基点村。占全县革命基点村总数的一半。

旅游环境

四都镇有较好的旅游环境,东江河畔有景色秀丽、形状奇特的金龟山;镇内腹部还有林莽苍苍、峰峦迭翠形似笔架的牙沙嶂;四黄公路旁边还有六朝古庵——鹿湖庵,这些景点都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且有待开发。

文化历史

四都镇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宋代的渐山七贤,宋末元初抗元义士张达,明朝上湖父子进士,民国上将张贞等均为一代贤达。如今的四都,秉承先人文化之底蕴,文化氛围浓厚,农民书画、潮乐曲艺、文化体育等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植树造林

四都为长汀县重点林区,林地面积34.6万亩,人均20余亩,林木蓄积量110万立方米,毛竹林5.6万亩。四都镇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考虑,重视封山育林、绝对造林,建立羊古岭1.5万亩农田水源涵养林,红都村8000余亩农田水源涵养林,陂下、高峰、坪埔电站库区4万余亩水土保持林,规模种植2.85万亩居民后山生态林。采取国营租赁、股份联营、个体承包等形式广筹资金,对低产林进行改造采伐和迹地更新,共营造人工林10万余亩。

经济建设

四都素有"水果之乡"美誉,荔枝、龙眼、香蕉、双华李、六月桃等久负盛名。全镇水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1.5亿元。水果生产以优质见长,后港青壳荔枝驰名中外,为国宴佳品,素有"落地不沾沙"的特点。双华李披霜带雾,香脆可口,粒粒均匀,深受青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四都镇水果品种逐渐朝名、优、特、高产、高效益方向发展。"旱钟六号"枇杷、"石峡"和"储良"龙眼、印度枣、台湾金苹枣、木瓜、竹笋等一批优质水果逐步朝着规模化发展。四都镇还大力开发蓝色资源,发展浅海滩涂养殖,全镇开发海水养殖面积24500亩,淡水养殖面积近万亩,形成了泥蚶、红虫寻、对虾、鲍鱼饲料四大基地。其中泥蚶基地3000亩,红虫寻基地1500亩,对虾基地4000亩,鲍鱼饲料基地1000亩。年可实现水产总产值1.2亿元。淡水养殖,水面家禽养殖富有特色,灰鹅基地名声在外,年可出栏鹅、鸭百万羽。镇区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镇区内经济文化繁荣,水、电、路配套完善,金融、治安、学校、医院、文化中心、影剧院、集贸市场等服务设施齐全,特别是通讯发达,已实现数据宽带通讯。新规划建设3000亩的工业园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是客商的投资热土。四都镇党委、政府提出"工业立镇"战略,奉行"您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凡来我镇工业园区兴办的企业,除享受国家、省、市、县各项优惠政策外,我们还无偿提供办理证照等服务,并视其投资规模、外资比例、科技含量和本地资源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等情况,个案经予更加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