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九江市地图 > 修水县地图 >
西港镇地图
西港镇相关地区地图:

区划人口

西港镇下辖13个农业村,3个城市村,人口1.7万人,土地1.8万亩。

规划布局与目标

2007年为工作全面起步阶段,2008-2009年为建设达标阶段,2010年为巩固提高阶段。具体是:1、经济发展:全镇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5%以上,2010年超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以上,2010年达到7000元以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壮大,各村集体收入稳步增多,年均增长10%以上,可支配财力充足,能够满足正常支出,并有结余。2、产业发展:全镇实施“科教立镇、工业壮镇、商贸兴镇”发展战略,合理安排产业规划。西北部农业村以发展第一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205国道沿线及东部各村以发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形成产业分布合理,区域发展重点突出的产业布局。3、村庄建设:根据各村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规划为三类:西北部4个农业村建设绿色生态型新农村,205国道沿线4个村建设工商业服务型新农村,东部8个村建设城市型新农村。4、社会事业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率达100%。卫生医疗保险与合作制度全面建立,各村均有高标准卫生室,镇级两家卫生院全部达标。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各村设有专业文体队伍。医疗保险、贫困救济等社会保障全面落实,无贫困家庭与人口。5、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各村大街小巷全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98%以上,环卫一体化率达80%。6、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村、文明户、文明村民参评率达100%,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展开。村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邻里互助、家庭和睦、讲民主讲法制成为风尚。全镇建成国家级文明镇,50%以上的村达到省市级文明村标准。7、基层组织建设:镇党委达到“六个好”标准,各村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按“一制三化”标准,村民自治组织工作规范,富有成效。

指导思想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切入点,以发展经济、优化环境、增加收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和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推动农村工作上新水平。

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因村制宜。根据各村情况的不同,科学合理制定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各村的工作重点,突出解决好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治理等共性问题,打好工作基础,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力争形成一村一品的工作格局。典型示范、全面推进。选树倪庄、杨道庄、归提寨、慕义寨4个不同类型的村为试点村,坚持工作做实做细,取得经验,为其它各村树立样板,达到学有先进、赶有目标,带动全镇各村工作开展,实现工作如期达标。(倪庄村带动后道西村,归提寨村带动下庄、南大寺、新店子村,杨道庄村带动偏坡、公富庄村,慕义寨村带动大乐安寨、小乐安寨村。)东岭、西岭、前道西、山东堡等其它四个村列为城市拆迁改造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最有条件办好的事情入手,保障投入,确保工作得到落实,循序渐进,防止脱离实际,确保工作实效,确保农民受惠。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在加强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扶助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农民的创造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克服“等、要、靠”思想,以主人翁意识,积极献计献策、投工投劳,建设新农村,建设自己的家园。

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位于市区西部,交通便利,为秦皇岛市文化中心区,民风朴实,群众文明素质较高,文化底蕴充实,社会治安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大发展、快发展深入人心。科教优势:燕山大学、东北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驻在域内,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优势和智力支持,随着高校技术产业外移,发展科技事业条件优厚。
经济资源优势:农业资源特别是林果业、畜牧业资源良好,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工业发展基础比较扎实,服装、制药、建材、玻璃等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明显。
基层基础工作优势:镇村干部团结,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政令畅通。各村班子健全,有6个村村书记、主任1人兼;干部素质较高,有群众威信,工作高效。

历史沿革

秦皇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驻跸于此,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秦皇岛由此留下一个“中国第一”: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冠名的城市。1983年5月秦皇岛市成为河北省省辖市。198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秦皇岛市成为全国十四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西港镇成立于1996年1月,由白塔岭乡乡和归提寨乡合并组成,因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西部故定名西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