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韶关市地图 > 乐昌市地图 >
秀水镇地图
秀水镇相关地区地图:

6.13暴雨

因遭受“6.13”暴雨连续袭击,乐昌市秀水镇一天然悬湖湖水暴涨,潜在的灾害危及周边三个自然村。该湖位于秀水镇东边排芳塘村委会水浸坪,四面环山,成锅状地形。每到下雨时,东边排村四周的雨水都汇聚于此湖,小雨小涨,暴雨暴涨。因该湖没有出水口,水满则溢,殃及王家排、石背和铜锣窟三个自然村150户790多口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溢水口下方140米处的王家排村小组,受到悬湖的严重威胁。1961年湖水漫顶后,洪水喷涌而出,挟带沙石狂奔而下,冲毁了王家排村的房屋和农田。这种潜在的自然灾害长期威胁着悬湖周边的三个自然村。这也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心头之痛。在采取根治灾害的措施之前,只能派出专人对悬湖水位进行长期监控,配备铜锣一只作报警之用,以便及时疏散村民。“6.13”暴雨期间,该地降雨量达107.2毫米,湖水暴涨9米多,湖水达数十万立方米,水面距溢水口仅2米多,险情一触即发。13日下午,当地党委、政府紧急疏散悬湖周边三个村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段。

通道绿化工程

上年村通硬化路完成以后,该镇对绿化工程就已着手安排,特别是年初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该镇专门召开了通道绿化工程动员会,任务层层分解,适时令、早动手。现已完成通道绿化106公里,总投资185万元,占任务的106%,其中阳石线通道绿化6公里,栽植国槐5200株,垂柳4700株;西城武景点绿化工程设计绿化面积100亩,已栽植桧柏300株,侧柏2000株,红叶小扒1000株,小叶黄叶1200株;全镇各村完成通道绿化100公里。完成投资151.2万元。

文明生态村建设

在上年高标准建设文明生态村基础上,2005年又安排上南庄、泥河、南庄沟、下南庄、西城武、东城武、南白水、东白水、西自水、中兰、东寨、北庄、小横沟十三村,结合通道绿化、环境卫生整治,建设高标准文明生态村。按照人亲、地绿、街净、灯亮的要求,优化村街环境,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做了大量工作。现已粉刷墙壁4350平方米,刷写标语54条,绿化街道60公里,种植风景树、用材树共计34840株。特别是在西城武、北庄、南白水等村景点绿化各具特色。目前,北庄村已通过验收,小横沟、中兰、西城武、下南庄、西白水五村已经经过初验。

经济发展

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285万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7600万元,同比增加24.9%,其中:农业总产值24000万元,同比增长25%;国税完成162.8万元,地税完成150万元,农业税完成123.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19元,比上年增加324元;财政收入实现914.21万元,同比增长8%;计划生育率达到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筹措资金48万元,兑付农村合作基金会剩余股金本金480万元。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45万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183万元,同比增加13.2%,(其中农业总产值26134万元,同比增长8.9%;工业总产值实现39049万元,同比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32元,比上年增加213元;财政收入实现1052.3万元,同比增长15%;计划生育率达到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7‰。国税完成174.8万元,地税完成137.4万元。筹措资金48万元,进行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第七期兑付。?,2004年,粮食总产2.9万吨,生猪出栏5.4万头,小家禽出栏42万只,林业实现31年无森林火灾。全镇小麦总产5607吨,平均亩产239公斤,增长2.76%;油菜总产3569吨,增长25.07%,水稻总产19174吨,增加4310吨,亩产416公斤,增长8.09%。抓好商品粮基地镇建设,全省优质稻面积保持在35000亩以上;认真实施“三百工程”,推广杂、糯间栽1450亩,亩平增收102元。多经作物常年面积保持在7000亩以上,晚秋作物面积常年保持在10000亩以上。扶持和发展了一批有特色的养殖大户,仔猪外销中心已成为川西北重要的仔猪外销基地,2004年,外销内蒙、山西等地仔猪达4万余头。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稳步实施退耕还林(竹)工程,红光、珍珠、新春、红桂等村退耕还竹面积1300亩,成活率达到95%,验收合格率达100%。落实富民政策,4月底,粮食直补和降低粮食税率工作结束,全镇共发放粮食直补19200户,金额53.2万元,到户率达100%。农业税173万元,较上年307万元减少134万元,人平减轻负担26.80元。?,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6134万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32元,增长7.5%。粮食总产达26445吨,油菜籽达到3749吨。种植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达到54868吨。全镇优质稻面积保持在35000亩以上;推广杂、糯间栽1200亩,亩平增收102元;发展水稻制种500亩。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0133万元,生猪出栏6.7万头,小家禽畜出栏47万只。林业实现32年无森林大火。认真落实富农、惠民政策,全面停征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19200户,金额73.2万元,到户率达100%。实现普房普治,强制免疫注射猪牛羊6万头。防治稻瘟病面积6万亩。?

经济社会发展

盂县秀水镇人民代表大会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积极推进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坚持民主监督与镇、村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镇的发展进程,为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行使着人民代表会制度赋予的权力。盂县有水镇共有32819人,30村,镇、村办企业15个,全镇共有市人大代表4名,县人大代表12名,镇人大代表80名。去年以来,该镇人大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围绕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和主席团重要活动,并主持参与人大执法、监督、自身建设等重要问题的讨论与决定,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他们给镇、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思路、提要求、把方向。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保驾,为社会发展护航。镇人民代表大会经过法定程序,使中央、省、市、县的大政方针和秀水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成为党和政府的意志,成为秀水儿女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他们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和重要问题开展工作,取得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讨论和决定本镇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主席团的一项重要职权,对本镇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该镇人大认真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决议,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发展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秀水镇是县政府所在地,是盂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为此,秀水镇人民代表大会按照镇党委、镇政府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全镇的实际,提出了“突出城郊经济、商贸经济、特色农业、招商引资”的城郊区域经济战略购想,为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战略购想提出伊始,该镇人大积极组织全镇的市、县人大代表在深入调研与视察的基础上,在市、县人代会上先后提出突出城郊经济的多条建议,为市、县“十一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由全镇发展战略上升为市、县发展战略作出了贡献。秀水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制保障,有力地推动了城郊经济区域建设。通过全镇的各级代表努力,更多的外商来了,更多的工人、农民来到县城周围办为企业、搞三产、走富路。城郊经济区将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先行区。去年,秀水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超过了10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同比增长10%;投资项目完成1.8亿元,共引进外资4.51亿元。在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的调研、视察、监督和参与下,全镇新农村建设工程如大如荼。南村新建占地面积150亩,投资9800万元的多功能住宅小区已完成主体工程,全部工程将在2008年底完成。县人大代表、水泉村党支部书任彦如根据本村城乡结合部的优势,使水泉村旧村拆迁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目前已有60余户农户喜迁新居,水、暖、电、煤气等各种附属设施全部入户农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今年新村三期工程将完成投资6000万元,新建单元楼450套,面积47000平方米。在镇人大的监督下,东白水村委会利用全省唯一蒙古族聚居村的优势(蒙古族占36%),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通过多方筹资,总投资4500万元建设的长500米,宽40米的蒙汉团结一条街已完成,街道两侧住宅楼48600平方米,年内农民可搬入新居。县人大代表、北村党支部书记赵保平依照北村的发展实际,在金龙大街建造龙泉苑小区,建筑面积171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是集住宅、餐饮、娱乐、大型超市为一体的商业休闲网点,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成后又将成为秀水镇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亮点。在市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侯德柱的努力下,闻名中外的秀水磁材园区在做大、做强、做优上下功夫,经过他多次与中科三环公司商谈,在已投资2000多万元的基础上,去年又引进高科磁体设备一套,价值11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形成了高科千吨磁材生产基地。去年到现在生产钕铁硼800吨,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秀水镇的市、县、镇人大代表大部分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镇的五大农业经济园区同步发展。一是秀水河沿岸蔬菜园区,在过去300亩的基础上,去年又增加200亩,亩均效益将达到5000元以上;水车湾村今年新建600米灌溉工程,使全村近90%的菜地受宜,年增加收入一倍以上;二是上南庄村红寨沟建造千亩枣树园区,投资120万元分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工程;三是下南庄生态农业经济园区,今年继续坚持连片到户,发展瓜果、药材、育苗达300余亩,提高了经济效益;四是南白水植物景观园区,已栽植各类树木500余亩,目前长势很好,既改善了村周围的生态环境,又吸引了外商观光旅游和投资项目落户;五是北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今年又完成村口绿化2公里,以及高神山、水神山与村庄联接部分的绿化工程已初具规模。在秀水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农民已步入向土地要效益,建设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轨道。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最关心的大事,秀水人民大代表大会充分发挥“百姓的‘解压器’,政府的‘智囊团’”的作用,对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履行监督职责。农村征地补偿是人大代表关注和群众反映较集中的问题。人大主席团为此经常组织各村镇、村干部学习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使他们懂得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征地管理,真正按照国家有关征地安置补助标准执行,努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同时他们积极督促镇、村干部着力解决农村道路、饮水、水利、农民看病难,子女上学等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去年东园村投资160万元新建高标准寄宿制中心小学一所现已投入使用,南关村投资300万元新建小学校一所,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完成,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在镇人大的关注下,全镇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30户478人,五保户供养率达到90%以上;筹资近30万的敬老院工程已经完工交付使用;镇政府积极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镇参合率达到93%以上。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秀水镇人大监督镇政府建立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各项制度,设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同时加大了对社会排查调处力度,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力度,去年全镇共接待各类群众来信来访38人次,调处11件;镇人大建立和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以“平安镇”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了创建平安镇、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活动;抓好“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制定群防群治措施,全面推进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群防群控,积极预防和处置各种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维护全镇社会稳定。秀水镇人大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为根本,积极为人大代表履职搭建平台,代表们通过参与全镇的各项工作,积极为党和政府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献计献策,为秀水镇以及全县的大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重点工程:磁材高科园区建设,北村高锰耐磨精密铸件项目,四方牧业基地建设、张程养殖基地,五大农业经济园区

行政区划

镇政府驻秀水,辖秀水、新田、沿江、腰围、苏家、夏家、富岭、后沟、双庙、大于、杨家、茧绸、周家、长久、双全、刘芳共16个行政村,92个自然屯,9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444户,农业户数12,911户,总人口50,620人,农业人口48,823人。因驻地秀水得名。清属吉林厅,秀水甲。民国时期在这里设秀水七区。伪满仍为秀水七区,设区公署。镇内有汉、满、朝鲜三个民族,其中汉族88%,满族占10%,朝鲜族占2%。

经济建设

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秀水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交通便利,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信息灵通,10个村委会已架设开通了程控电话,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一座座奔康新房拔地而起。二00二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4000多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30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189元,镇财政收入200多万元,其中预算内收入80万元。全镇有中小学1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小学12所,教师共155名,在校学生3411名。全镇各项事业在镇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