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窝镇地图
盐窝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禽,生长着苇、蒲、茅、柽柳、黄蓿菜等野生植物和枸杞、茵陈、益母草、车前子、白蒺藜、羊角透骨草等中药材200多种,与黄河口日出、夕照、黄河入海等自然景观一起,形成了新、野、奇的旅游特色。
文教卫生
全镇有中学1处,专任教师160人,在校学生2327人。有小学7处,专任教师207人,在校学生25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幼儿园17处,幼师47人,入园儿童818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100%。有文化、广播站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100个,有农村广播室50个,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有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83人,设床位80张,有乡村卫生室(所)51所,乡村医生52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7.4%。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全年落实节育措施人数达到6994人,全镇人口计划生育率达到99.75%。科技兴农进一步发展,县、乡、村三级科技网络健全,大力推广科学新技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地理位置
盐窝镇地处山东省北部的黄河三角洲,位于利津县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18°23′,北纬37°39′。盐窝镇东临北岭乡,北靠虎滩乡,西接沾化县和明集乡,西南毗连王庄乡,南隔黄河与垦利县相望盐窝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利津县中部的重镇。盐窝镇距县城22.5公里,总面积121.86平方公里,辖40个自然村,50个村民委员会。有10306户,总人口36240人,其中男18341人,女17899人,非农业人口213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有耕地6083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400公顷。
畜牧产业
畜牧产业发达盐窝镇是东营市"畜牧产业乡镇",是鲁北地区闻名的"屠宰之乡",建有全省最大的食草牲畜专业市场-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该市场年屠宰羊54万只,大牲畜6万头,现有冷库三处,冷贮能力达600吨;有较现代化的牛羊屠宰设备,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天津市场及南方城市。2002年市场交易额2.3亿元,交易量2.18万吨。购销半径超过千公里。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畜产品屠宰批发基地。
地方特产
地处胜利油田腹地,地下油气资源富积,境内已打油气井3300多口,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区之一。全县海岸线长达59公里,潮间带38万亩,滩涂宽阔,由于地处黄河入海口,海水中有机质多,鱼、虾、蟹、贝类资源丰富,素有“百鱼之乡”、“黄金海岸”和“东方对虾故乡”之美称。
投资政策
盐窝镇党委政府始终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大力加快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制定印发了盐窝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固定投资限额以上的企业征收的税款,地税按"免三两减半",即三年全免,两年减半征收,其它税种按县委规定的比例,全部返还企业;投资200万元以上落户盐窝镇域内的企业,每投资200万元,赠送建设用土10亩,同时对特殊企业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协商解决;三年内免收所有县镇级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10年内减半征收,上缴市以上且有规定幅度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下限征收,办理各种手续免收工本费;外商愿将户口迁入盐窝镇,属农业户口的,经本人申请可为本人配偶和子女及其亲属办理城镇居民户口,非农业户口的可直接办理落户手续,办理上述手续过程中,只收取工本费,外商企业雇佣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中专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可办理城镇居民户口或暂住户口,免收暂住人口管理费;用电、用水、就医和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与本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另外,实行检查许可制度,未经镇党委、政府同意,任何人员不得到外来投资企业进行检查。同时,镇党委、政府进一步鼓励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放宽民营经济经营资本准入范围和条件,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的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经济开放,简化民营企业审批和登记手续,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引荐、领办、创办民营企业,鼓励农民从事民营经济,从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支持、规范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