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台江区地图 >
义洲街道地图
义洲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精神文明建设

义洲地区民间体育活动比较活跃,1975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81年,在河下居民委员会建成街道文化站,楼高4层,面积100平方米,设有桌球、电子游戏机、录像、老人协会4个活动室,办有报刊、杂志、小说阅览及各种棋类活动等项目。各居民委员会也都建立文化室、点,开展有益群众身心健康的、文明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成为职工及离退休老人文化之家。1986年,街道成立司法办公室,建立法律服务站和公证联络站,为群众和企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各居民委员会均成立调解委员会,受聘的调解员达100人,1986年以来共调解民事纠纷404起,调解率达100%,获得福州市防激化工作集体二等奖。同时,建立街道、居民委员会两级帮教小组,对劳改释放、劳教释放人员开展帮助教育,经帮助教育,重新违法的极少。治安防范工作采取派出所专防、单位自防、社会联防、群防群治的办法,辖区治安稳定。

科研

中共义洲街道委员会、义洲街道办事处坚定不移走科技兴街道路。1988年创办减速机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引进各类科技人员30多名,组织科研攻关,是全区第一家民办研究所。全街道取得科研成果有:与福州水产科研所联合研制的增氧抽水两用机,可广泛用于水产养殖和农业生产;与福州大学联合研制汽车电子测载仪,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同年,引进国家专利技术,开发生产玻纤复合水泥袋及制袋机组,通过福建省级鉴定,列为国内首创,被国家建材总局定为全国水泥包装袋定点生产厂,1989年该两项产品均获福建省、福州市优秀新产品奖,并被列入福建省科技星火计划。依靠科技进步增加产值180万元,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街道企业

民国时期,义洲地区工业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市人民政府在今工业路一带开辟工业区,辖区内较为知名的福建省、福州市属工业企业有有福建机器厂、福州灯泡厂、福州电子管厂、福州第四机床厂、福州无线电四厂及五厂等,促使义洲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街道工业起步于60年代,1990年街属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5家,职工943人,主要产品有玻璃纤维捻纱增强水泥袋及制袋设备机组、减速机、汽车电子测载仪、五金铁器、印刷制品、旅游工艺品、家俱、教具等35种,其中减速机、雕刻工艺品打进国际市场,出口美国及销往台湾、香港,当年街道工业总产值达977.57万元,利润达33.60万元,创汇25.87万元;尚有居委会工业14家,职工960人,产值200万元。街属商业企业和劳动服务行业也发展迅速,并形成网络。1990年已有近200家小商店遍布街头巷尾,经营项目有服装、饮食、食杂、修理修配、美发美容、图书出租等,开辟有白马、宁化两个农副产品市场,当年商业营业额达305.09万元,利润1.78万元。街道劳动站和运输队、劳动服务队等5个单位,1990年完成营业额64.25万元,利润2万元,1986~1990年共安置待业人员15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