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乡地图
寨子乡相关地区地图:
2、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寨子乡
寨子乡位于隰县城东南距县城20分里处,全乡地理地貌呈“两垣一川”自然形成。南垣四个行政村(上干、无愚、但头、去延);北垣三个行政村(定固、马家、峪里);沿川四个行政村(坪城、寨子、下桑峨、中桑峨)。全乡国土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0公顷;辖区内共有11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7600口人。洪永线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网通、移动、联通公司在该乡都建有基站,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全乡,信息网络十分畅通。按照县委、县政府“奋斗四五年、总量翻两番”奋斗目标和“645”发展战略的要求,寨子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根据该乡实际情况,结合各村的自然特点,制定出台了“432”发展战略。四大主导产业“粮、果、牧、特”,三个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科教光乡力度,强化扶贫攻坚力度,实现两个提高: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和发展了六大生产基地。四大主导产业:粮食生产,全乡70%的耕地用来种植粮食,2005年仅玉米一项种植14000亩,人均种植玉米二亩,稳定了粮食生产。果品产业,全乡果树面积15000余亩,年产果品20000余斤,是该乡的主导产业,是农民的基本经济来源。畜牧业,以乔村种草圈养绒山羊为重点,目前共发展50余户,羊存栏1500只。特色产业,以红小豆种植、药材种植、特色养殖、种桑养蚕为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域经济。
六大生产基地:果树大致型示范基地,年初沿川参观、学习之后,确立了以定固村为主,辐射全乡的果树大致型,大力宣传、广泛培训,组织观摩,培养典型,示范带动,全力打造精品产业。绒山羊养殖基地,结合退耕还林,种草养畜,在乔村发展了40余户高产绒山羊圈养户,户均存栏30余只绒山羊,仅产绒一项全村可增收30余万元。中桑峨村土豆套种玉米两茬间作套种基地,以中桑峨村为重点辐射沿川各村,发展地膜覆盖土豆面积2000余亩,既解决了耕地不足的矛盾,又增加了农民收入,采用间作套种技术年可增收100余万元。干果基地,以下桑峨村为重点,组织调运了23100苗核桃苗,建成了全乡第一个核桃种植示范村,种植核桃500余亩,确保人均一亩核桃园。马家村红小豆种植基地,以马家村为重点在该乡北垣发展了1000亩红小豆种植基地,可产优质红小豆20万斤。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可以出口创汇。坪城村梨果改造基地,引进精品梨玉露香树苗35000余株,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栽种,整地推进,新建578亩梨果基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可继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提高农民收为目的,积极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域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4、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寨子乡
寨子镇始建于宋代,自古就是商贾云集和货物集散地,全镇43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耕地面积8.8万亩,镇城人口1.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8000余人。该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漳卫新河北岸,山东、河北两省交界,南与山东宁津、乐陵两县接址,西与东光、东与盐山、孟村相邻,距离各县县城均在35公里左右,属三角地带。交通十分便捷:交通十分便捷,柏油路四通八达,拥有集体和个体客车77部,过路车20多部,每隔十五分钟准时发车一次。自84年设建制镇,其规划87年由原沧州地区行署批准,经过12年的努力,镇区道路硬化,104国道延伸省级扶贫路从镇腹穿过,泊宁公路横穿镇区。电力:建立了3.5万伏安输变站,农村通话率达到100%。通讯:建立了千门程控电话网,并开通了无线寻呼台和移动电话。供水:新建了供水公司,日供水量为3600吨左右,95%的村供上了自来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了“工、农、商、贸”一体化。
乡镇企业基础比较雄厚:乡镇企业基础比较雄厚,以锉刀、化工、五金、仪表为主导产业,共有乡镇企业523摊,其中50万元以上的76个;100万元以上的34个;其中,投资2000万元的奥丽特日化有限公司是市、县级明星企业,200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98亿元。
农业经济十分发达:农业经济十分发达。该镇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连年丰收。近几年,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逐步形成了五大产业链,即:奶牛养殖为中心的畜牧产业链。新建立五个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奶牛450;以无公害小拱棚韭菜、辣椒、食用菌、大萝卜为主的蔬菜产业链。建立1000亩小拱棚韭菜、1.5万亩辣椒、1.4万平方米食用菌、2000亩大萝卜示范园区;以棉油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优质棉产业链。建立棉油加工企业56家,抗虫棉、丝光棉基地2.1万亩;以商贸城建设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产业链。实施以商兴镇战略,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起“八大专业市场”。
商贸流通十分活跃:商贸流通十分活跃。沿街大小商业门帘450多家,能容纳4000个商业摊位的露天集贸市场,实现了全天候交易。2001年市场成交额达到亿元以上,尤其是生产资料、服装鞋帽、五金交电、综合批发专业市场对周围160平方公里的农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寨子大集远近闻名,集日人流量达2万人左右,各种商贩摊点有4000多个,日成交额100万元以上,88年曾荣获河北省“文明集镇”称号,被称为冀东南第一集。200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6亿元,财政收入392万元,人均收入2460元。该镇成为南皮县第一大镇,商业名镇,南皮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已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成为河北省东南部面向山东开放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