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巴中市地图 > 巴州区地图 >
白庙乡地图
白庙乡相关地区地图:

2、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

一、概况:白庙乡位于巴中市巴州区东北边缘,东与通江县火炬镇接壤,西与梓桐庙乡的柳岗坪隔河相望,北接南江县仁和乡,南抵关渡和清江镇的中兴。治所白庙子,海拔800米,距巴中市城区50公里,清(江)白(庙)公路是全乡出入境的交通要道。全乡幅员总面积53.7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340米(天成寨),最低海拔364米(合水溪),平均海拔1100米,地形多以山地为主。以九重山、天成寨、马蹄寨等三座大山为骨干支架,北高南低夹两沟(向家沟、甘沟河),形成典型的山区地貌。辖区内最高气温38度,最低气温零下3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伏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农副产品除水稻、小麦、油菜籽外,盛产银花、杜仲、白蜡、银木耳、板栗、核桃、柿子、黄梅、干果、药材等。牧业以饲养猪、牛为主,兼养南江黄羊。全乡耕地面积341.6公顷,辖10个村,1个居委会,63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2005年末总人口0.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09万人。2005年末全乡职工总人数7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034元。全乡国内生产总值2769万元(现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01万元。粮食产量5027吨,油料产量1950吨,生猪存栏1.5万头,乡镇企业收入550万元,实现利润16万元,利润总额22万元,交通运输货运量100万吨,客运量2万人,邮电业务总量0.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国有单位投资55万元,财政收入137万元,财政支出137万元,年未城乡居民储蓄金额610万元。中心小学在校学生13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有卫生医疗机构1个,病床4张,卫生技术人员12人。
二、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结合退耕还林,全乡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共计1.2万亩,退耕还林1000亩,实现林业收入79万元。大力发展1000亩经济林,新植各类经济林木和果树3000亩,种植银、木耳菌种1.5万瓶,实现产值80余万元。规模建成两个基地。一是药材基地,主要抓以2、3、4、5、6、7、8、9、10等村为主的白蜡生产和以3、4、5、6村为重点的金银花生产,通过大户引导,重点帮扶,规模发展,产前产后服务,使药材生产迅速发展。2005年,新植蜡树87000株,新植金银花64000窝,栽植面积分别达到4000亩。年末,全乡生产白蜡26吨,收入170多万元;产银花27吨,实现产值37万元。二是优质粮油基地,大力实施农作物品种改良,全乡粮食产量实现5027吨。继续实施畜牧强乡战略,年末,全乡出栏生猪13500头,出栏牛羊5020头(只),出栏小家禽10万只,全乡畜牧总产值达到724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全面整治了长达220公里的村社公路,4月,柳林村袁家河漫水桥竣工,白(庙)宝(珠)村道公路全线贯通正式通车,光纤加密电视,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四、集镇建设2005年3月,街道居民出资16万元,硬化新街2700平方米,增设路灯5盏,全面改造了场镇低压线路,建立了集镇环卫队伍,保证了居民安全用电和场镇的洁净美观。集镇现有常住人口1500人,吸引了八方商贾,市场活跃。目前,甘沟河天然气的开采给白庙更是带来了无限商机。五、基层政权建设2005年4月,按照川府民政(2005)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巴中市巴州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文件精神,白庙乡建置单设,原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一、基本信息

白庙乡是富平县辖乡。1950年设白庙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富平县城西北30公里处,是全县两个山区乡之一。辖郭家、中沟、东沟、南沟、大王、才玉、长青、杜家、白庙、程卢、靳家、小元12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3010户13850人,面积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9万亩。白庙乡平均海拔1050米,属山区、半山区,因乡政府驻地白庙而得名。境内西有将军山、南有月窟山、北有铁牛岭、明月山四座大山;又有涧沟、洪水沟、倾盆峪三条大沟,境内地势中间高、两端低,山峰起伏、沟壑相连。富平传统八景中的“石洞书生”“灵湫夜月”“镜屏列翠”三景就在该乡。白庙乡有丰富的石灰石、坩土资源,是制造水泥、烧制陶制工艺品、玻璃建材的必须原料。农产以小麦、玉米、糜子、谷子、红薯为主。土特产有花椒、核桃、柿子、苹果、梨、杏。

4、陕西渭南市富平县白庙乡


二、万亩优质核桃基地乡

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致富步伐。乡党委政府经过调查研究,根据陕西省关于加快核桃等杂果产业发展的政策精神,结合白庙乡海拔高、温差大、土质等自然优势,发挥山区栽植核桃的习惯优势,优生区的地域优势,品质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理清思路,大胆决策,提出用三年时间(2010—2012)建设万亩优质核桃基地乡的决定。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集中连片、整体推进、规模发展、促农增收的总体思路。具体实施步骤为:2010年,在白庙乡大王、才玉、长青、杜家四个村各发展500亩核桃种植示范点,先行一步,规模为2000亩;2011年在西八村(大王、才玉、长青、杜家、白庙、程卢、靳家、小元)再发展3000亩;2012年在全乡推广发展5000亩,用三年时间,使白庙乡核桃规模达10000亩。主栽品种为香玲、辽核和中林。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白庙秦香核桃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并组织聘请专家教授,加大核桃技术管理的培训力度,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技术跟进、服务指导的良性发展格局,把核桃这一兴乡富民的产业做大做强。

3、河南省平顶山郏县白庙乡

白庙乡属河南郏县城郊乡,城区框架已涵盖白庙乡南部区域,省道洛(阳)一界(首)路,郏(县)一神(后)路穿境而过。辖区面积46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3.5万人。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民心顺和,资源和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政务环境宽松文明,开发、开放条件十分优越。在新一轮改革和建设大潮奔涌之际,白庙乡人民又提出“抢抓机遇,招商兴乡”战略,对外来投资客商,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来企业一切审批手续由政府免费代办;对外来企业只收税,不收费;外来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企业,政府负责“四通(水、电、路、电话);外来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企业(资源型企业除外),政府以租赁的形式,免费提供土地;外来投资兴办各类企业,需征用土地的除农民集体土地价款外,免收县本级一切费用,土地出让金可根据项目情况予以免交、缓交或分期交;政府每年拿出企业贡献本级财政税收的30%,用于企业科研、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白庙乡正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开明、开放已成为白庙人民的共识,口号是“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