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镇地图
玉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三、城镇建设
玉山镇严格按照规划,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大力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对镇驻地街道改造以路要宽、楼要高、电要亮、灯要明、街要美的标准重建大街小巷。沿街村民,前门开店,楼上住人,后面办厂,别有韵味。近年来,玉山镇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来抓,投资两千万元,建起了集市贸易大棚3处,电信、农行、信用社、烟草、招待所、唐岭西街饭店营业楼、政府、民政、计生委办公楼、卫生院门诊楼、中学教学楼以及16幢个体经贸楼,开辟2公里商业街3条,硬化道路8公里,修环镇路、镇村路150公里,环山路14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工业开发园区内实现了“水、电、路、迅”四通,初步构筑了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框架,投资环境和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二、物产资源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农作物以小麦、地瓜、花生为主,兼有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总产每年2万吨以上,油料总产6000吨以上,矿产资源有白云石、蛇纹石、花岗岩等,且大多裸露集中易开采,开发利用价值极大,前景广阔。境内玉山、岷子山、双山等,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林木葱郁,山中泉水优良,名胜古迹有石椅奇观传说,景家林古松,古松为明朝天启年间所植。
玉山的名人
玉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三宝”——琼花、昆石、并蒂莲;有“昆曲”——戏曲的“活化石”;出现过这些在中国历史上熠熠发光的杰出人物——西晋文学家“二陆”(陆机、陆云),南朝数学家祖冲之,词人范成大、诗人刘过,元代文学家顾瑛,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剧作家梁辰鱼,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清代理学家朱柏庐,近代物理学家周同庆、美籍华人电脑专家王安……
玉山的发展
玉山镇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是明朝富可敌国的巨商沈万三的故乡。早在宋代便已形成市心(在今宝月桥南)、后市(在今后市桥西)两个集市。明代,商业贸易区扩大转移到半山桥一带,据万历《重修昆山志》所载:“半山桥市在县治西侧,百物咸集,交易者日昃则散。”清光绪年间商业日渐繁荣,各业商铺相继开业。民国初期,自朝阳门向北延伸至县署,有大小商店179家。建国后,政府对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方针,保护私营商业的合法经营,市场物价保持长期稳定,经济持续繁荣。改革开放以后,玉山镇依靠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双向带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已成为江苏省一流强镇。
经济发展
涉及农业、工业、建筑、运输、贸易、旅游、餐饮服务等七大行业,玉山奶粉厂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了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畜牧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军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初露头角;招商引资企业西安葡萄酒庄园,不久将形成玉山经济又一亮点;前程村的柿子醋、柿饼、油辣香椿有望创名优特产。一乡一优一村一品已初步形成,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健康稳步发展的势头。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玉山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线,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22元。一手抓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落实了创卫长效管理机制,美化、优化人居环境。镇政府先后荣获县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先进单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推进了镇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陆海空交通
玉山镇东北距亚欧桥头堡——日照港90公里,岚山港35公里,东距连云港60公里,白塔埠飞机场40公里,西距临沂城60公里,临沂飞机场50公里,境内沭赣路(临沭——赣榆)横穿东西,唐湾路(唐岭——小湾子)纵何南北,南与327国道相关。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已上程控电话5000门,达到电话镇的标准。移动、联通通讯公司都在镇驻地建立了通讯网站。交通运输极为便利,邮电通讯方便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