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地图
白沙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白沙镇位于重庆西部,扼长江之要津,是万里长江上游的国家级第一深水良港,更是黔北地区及江津西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幅员面积238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主城区人口近10万余人。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及重庆市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和“小香港”之盛誉。
历史沿革
白沙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时期曾在此兴建大圣寺,此后,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设建制镇,民国时期在此设江津县第三区署。解放后,这里曾6年作为江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80年至今,设白沙镇人民政府,现为区级镇。著名爱国诗人吴芳吉,地方史学家邓少琴,国画家张采芹,爱国将领抗日军长夏仲实,书法家周浩然,油画家陈可之,作曲家王锡仁,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士周光召,当代科技创造发明家张朝吟等,都曾在这块沃土上生活、学习或工作。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原国民政府军委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动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财富。
经济社会状况
近年来,白沙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0384万元,农业总产值10556万元,工业总产值234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600万元,财政收入97万元。文化教育事业也日趋进步。全镇设有中学1所,小学12所,幼儿园12所。在校中学生1300人,小学生2110人,拥有教职员工人数350人,全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100%;拥用有中心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25人,开设床位15张,为本镇居民卫生保健、防疫提供了必要保障;有文化站1个,拥有藏书2000余册;设有1家电视转播站,接收有线电视节目三十多套;广播普及率达92%以上。
濒海优势
拥有海岸线84.25公里,全镇24个村(居)委会中有13个临海。一可发挥港口优势,通过海上与铁山港的石头埠开发区相通,仅需10多分钟;二可发挥海养优势,有可一切利用的浅海滩涂4000公顷,2001年末,开发尚不足1575公顷,开发潜力巨大;三可发挥旅游优势,这里水清沙白,且有老邪洲墩等可开发旅游景点,伴随铁山港开发,可吸引大量游客。
行政辖域
全镇土地总面积76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001_白沙居委会、~201_坪盘村、~202_澳柄村、~203_澳东村、~204_龙东村、~205_龙西村、~206_东泉村、~207_狮亭村、~208_田厝村、~209_广山村、~210_宝阳村、~211_长兴村、~212_洋顶村。161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22289人。
矿产资源优势
白沙镇富含建村型矿产资源,主要有高岭土、石英砂、石灰石、玻璃砂等品种,分布于平田、独山、沙尾、东风、西坎等地,其中石灰石矿带宽3KM、长20KM。此地矿产资源质优量大,产品需求量也大,可大力发展。5、地貌类型多样,既有高山密林,亦有丘陵台地,更有平坦水域,这为农业多种经营和工业用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基本情况
全镇现辖35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由原高屋乡、几子乡、三口乡、河口乡、高占、滩盘镇、峨公镇和白沙镇5乡3镇合并而成。幅员面积238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其中主城区5万人,为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是万里长江上游的国家级第一深水良港,更是黔北地区及江津西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1984年被列为重庆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2年4月命名为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被重庆市农办列为“百镇工程”镇、重庆市建委列为45个中心镇之一、重庆市商贸委列为百个商贸颉?004年,被列为重庆市小城镇关键技术示范镇。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连年稳居江津市“十强乡镇”,并曾跻身重庆“乡镇五十强”行列和四川省200强乡镇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