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台北县地图 >
板桥市地图
板桥市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情况

台3线,台64线(台北县八里乡—台北县新店市),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板桥车站,台北捷运,板桥线(与土城线相通),环状线(预计2013年通车),台湾高铁板桥站(与台铁板桥站共构),板桥公共汽车站、*板桥客运站
主要道路:文化路一、二段:江子翠、新埔地区主要道路,连接华江桥和万华地区,亦为台三线,底下有捷运板南线通过。中山路一、二段:后站、海山、埔墘地区主要道路,通过新板特区,连接光复桥,亦为114县道。县民大道一、二、三段:旧铁道改建而成,纾解文化路和中山路的车流,板桥车站大楼坐落在此。中正路:旧板桥、社后地区主要道路,连接新海桥到新庄,亦为106县道。南雅南路一、二段:亚东医院所在道路,湳子地区的主要道路。四川路一、二段:板桥主要道路,也是通往土城地区的重要道路,亦为台三线。民生路一、二、三段:贯穿板桥中部,是大台北最宽的道路之一,顶上为台64线快速道路大,平面为县道106甲,也是新庄中和往来必经道路。民族路:海山地区主要道路。为县道106线。汉生东路:文教区,板桥最好的学区海山高中、海山国小都坐落在此。双十路一、二、三段:江子翠地区主要道路。三民路一、二段:埔墘地区主要道路,可连接员山路到中和。民权路:板桥西部主要道路。为县道106线。信义路:四汴头地区主要道路,是通往土城的主要道路。大观路一、二、三段:浮州地区主要道路。为县道114线。笃行路一、二、三段:溪州、昆仑地区主要道路,生活圈已经趋近于树林市。南雅东路:板桥知名的南雅夜市坐落于此。忠孝路:后埔地区主要道路,连接中和穗和地区。长江路一、二、三段:联络新海桥与华江桥的重要道路。新海路:连接新海桥至海山地区的要道,连通汉生西路与汉生东路。板桥市区内环线:北门街→西门街→馆前西路→南门街→文化路一段(与北门街交叉口),板桥市区中环线:汉生东路(与中和中山路口)→汉生西路→国光路→大仁街→南雅西路二段→南雅东路(或南雅西路一段)→华兴街→成都街→实践路→忠孝路→中和德光路→中和莒光路(与中和中山路口),板桥市区外环线:三民路一二段→双十路一二三段→长江路一二三段→中正路→北门街→文化路一段→南门街南雅南路一二段,台64线:大汉桥头→民生路三二一段(仅高架段),台三线:华江桥→文化路二段→文化路一段→民权路(与县道106共线)→中山路一段(与县道114共线)→四川路一二段→土城中央路。县道106号:新海桥→中正路→民权路(与台三线共线)→民族路→中和中山路,县道106甲:大汉桥→民生路三段→捷运新埔站(民生文化路口,终点接台三线),县道114号:树林→大观路三段→浮洲桥→大观路二一段→南兴桥→馆前西路→中山路一段(与台三线共线)→中山路一二段→光复桥,县道116号:树林陆桥(大观路三段50巷)→浮洲桥→新兴桥→四川路二段(终点接台三线,四川路与土城市中央路口)
板桥公共汽车站:2001年11月13日板桥客运站启用,提供板桥地区长途客运搭乘,统联客运板桥─二高─高雄、板桥─二高-新竹、板桥-二高-屏东,国光客运板桥-头份(经二高、竹南、中华大学)、板桥-苗栗、板桥-龙潭-台中(经水湳)、板桥-台中(经东海大学、朝马),和欣客运板桥-台中(朝马)、板桥-台南,阿罗哈客运板桥-新竹,日统客运板桥-斗六、梅山(经剑湖山)、板桥-嘉义、板桥-港、板桥-四湖、板桥-麦寮,葛玛兰客运板桥-宜兰(经北宜高)、板桥-罗东(经北宜高),东南客运板桥-彰化、员林,大有巴士板桥-桃园机场

名称由来

板桥旧名「枋桥」,是台语发音,意思为「木板所做的桥」。其由来是因为在清朝乾隆年间,曾在今天板桥西方的一条小溪上,盖了一座木桥,以利行人的来往,久而久之,此地便被命名为「枋桥」。民国九年,日本政府将「枋桥」改为「板桥」,光复后便沿用至今。对于地名的由来,另有一个说法是当地本有一条大水沟,对往来行人造成相当的不便,于是板桥望族林本源家族出钱兴建了一座木板桥,经过口耳相传后,当地地名便称为“板桥”。据说该桥址在今留侯里、流芳里附近,已不复见。

旅游景点

板桥林家花园〈林本源园邸〉,大汉溪河滨公园,溪北公园,昆仑公园,省民公园,溪洲公园,板桥观光夜市(南雅夜市),板桥著名的观光夜市就是南雅夜市,于板桥南雅南路与南亚东路口。车多拥挤、人潮也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夜市入口处拥有一个30年历史的牌楼,内有很多小贩,价格低廉。而且摊位都有规划过,所以排列很整齐。

基本资料

旧称枋桥,行政区机关板桥市公所,机关所在地板桥市,机关网站板桥市公所,行政区管辖台北县,行政区类别县辖市,经度东经121.21度,纬度北纬25.01度,总面积23.1607平方公里,户数185,893户,人口550,117人(2008年8月),区划126里2,464邻,邮递区号220,市花波斯菊,民意机关板桥市民代表会

历史沿革

板桥市旧名摆接,此一以汉语书写的地名系来自在此地区生活的平埔族建立的摆接社,音译而来。后来选取摆接的闽南语同音字雅化为枋桥,今日闽南口语仍称「枋桥」(白话字:pang-kiô)而非「板桥」(pán-kiô)。日治时期时,依日式地名改为板桥,读法为「いたばし」(itabashi)或「いたはし」(itahashi)。战后延续此名,改为板桥镇。1972年7月1日升格县辖市。对于地名的由来,另有一个说法是当地本有一条大水沟,对往来行人造成相当的不便,于是板桥望族林本源家族出钱兴建了一座木板桥,经过口耳相传后,当地地名便称为「板桥」。据说该桥址在今留侯里、流芳里附近,已不复见。

教育情况

大学: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技术学院:私立致理技术学院,私立亚东技术学院,高中:国立板桥高级中学,国立华侨中学,县立海山高中,光仁中学,私立光华商职,私立豫章工商,国中:县立江翠国中,县立中山国中,县立溪昆国中,县立板桥国中,国小:县立板桥国小,县立后埔国小,县立信义国小,县立重庆国小,县立江翠国小,县立沙仑国小,县立海山国小,县立大观国小,县立文圣国小,县立国光国小,县立新埔国小,县立实践国小,县立埔墘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