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台北县地图 >
莺歌镇地图
莺歌镇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道路

福高三莺交流道,福高莺歌系统交流道(连结国道二号桃园环线),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莺歌车站,114县道(连结台北县树林市与桃园县八德市),110县道(连结桃园县桃园市与台北县三峡镇)

地名由来

莺歌镇旧时称为“莺歌石庄”,镇名源自于镇北山脉屹立一块莺状石而得名。台北县莺歌镇志有如下的记载:“本镇在清朝光绪年间名为莺歌石庄,因北面山脉斜坡翠岚屹立一大岩石,其形似莺,古称莺哥石,清代改称莺歌石”。台湾光复后正式命名为莺歌镇。本镇位于大台北区西南方,大汉溪流经东南方,南为桃园台地,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坡形而下,全镇平地不到三分之一。清朝时,大汉溪的水量非常丰沛,是淡水通往三峡的主要水道,交通频繁、江帆片片,曾蔚为有名的“大嵙崁溪帆影”美景。两则传说:1.莺歌北面山脉斜坡有一颗如鹦巨石,被称为「鹦哥石」,「鹰哥石」、「莺哥」、「莺歌」。传说此奇石长吐雾食人,而当郑成功领军经过此地时,被瘴气所阻扰,士兵被食,于是爆打巨石,使其瘴气散,而得以进军,此为莺歌人家喻户晓的传说,而莺歌地名也由山上奇石而来。清代的《淡水厅志》亦载有类似的传说:「莺哥石在三角涌,与鸢山对峙。相传吐雾成瘴,伪郑进军迷路,断其颈。」然因郑成功未曾亲至北台湾地区,故此说置疑。2.北面山脉斜坡翠岚中屹立一巨石,其形似鹦鹉栖树,据传说,明郑时期,三鹰地区有两只怪鸟,各占大汉溪东西两岸,东岸在三角涌(三峡镇)的鸢山(老鹰)语西岸的鹦哥山(鹦鹉)对峙,鹦哥鸟吐雾成瘴伪,使郑军迷路,郑军则炮断其首。有关明郑王朝的神化故事,在台湾由南至北流传甚多,显示汉人在筚路褴褛的开天辟地时期,为求精神武装的作用。这样隐含王道之师的传说和“鹦哥石”型态酷似的因素,却添加“莺歌镇”命名原由的丰富色彩。老一辈的人另一种说法(台语发音),好天气的时阵天顶一ㄥ一ㄥ(yingying),落雨天的时阵土脚ㄍㄜㄍㄜ(gege),所以这就叫一ㄥㄍㄜ(yingge)

地理位置

莺歌镇位于台北县西端,东与树林市相接,西与桃园县八德市、桃园市毗邻,西南与桃园县大溪镇相邻,东南与台北县三峡镇相邻,北与桃园县龟山乡相邻。

文化特色

莺歌镇最著名的特产即是陶瓷工艺。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吴岸、吴糖、吴曾等人来此,发现邻近的尖山地区盛产黏土,遂于此设窑制陶。清代与日本统治时代当地居民所从事的行业以农业为主、陶瓷业为辅。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陶瓷业渐能与农业分庭抗礼;近一、二十年间陶瓷业已取代农业成为当地标志,以盛产各类陶器著名。约两百余年前,当时莺歌为全台湾岛上最大的陶瓷艺品输出地,如今,莺歌的陶瓷艺品更是闻名全球,该镇更有「台湾的景德镇」之称。现今镇内的陶瓷相关产业工厂及店家已超过千余家、大小商店近2,300余家,其中工厂有80%以上为陶瓷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有属于建筑用的琉璃瓦、地砖、壁砖、卫浴设备等,亦有装饰或日常用品的艺术花瓶、仿古花瓶,茶壶、家庭器皿、儿童玩具、装饰品,以及工业用的精密陶瓷等。近年来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的落成,每逢假日到镇上参访的游客不胜其数。

开发历史

相传在1684年时,莺歌镇当地已有客家籍移民入垦,植茶为农。日治时期编纂的《桃园厅志》则记载:相传1685年泉州人陈瑜从南部招佃,入垦其南方的南靖厝庄,后因闽粤械斗离去。其后,又有许丁等人入垦植茶。

行政区域

本镇共有东莺、西莺、南莺、北莺、建国、中莺、南靖、尖山、建德、二桥、二甲、同庆、永昌、凤鸣、永吉、凤福、凤祥、大湖、中湖、东湖二十里。本镇在清朝光绪年间名为莺歌石庄,因北面山脉斜坡中屹立一大岩石其形似鹰,古称为鹰哥石,清代改为莺歌石。民国九年日据时代改为莺歌庄,民国二十九年(日据)升格为莺歌街,至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一日改为莺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