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台北县地图 >
林口乡地图
林口乡相关地区地图:

近来

近年来,林口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体现特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粮稳农、以畜富民、以煤壮财、以林强乡、以人才兴乡,依靠科技,建基地、找亮点,树立林口天麻药材乡、畜牧养殖乡、民族文化乡、生态旅游乡、自然景观乡五大品牌。同时,组织好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林口乡畜牧业有了更大发展,畜牧收入达到480.2万元,煤炭产业初具规模,年产3万吨以上的煤厂6口,年创利税48万元,劳务输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700多人。劳务输出创收1000万元(只统计从邮政、银行汇入收入),上级投资67.6万元,建设安居温饱工程,使143户贫困户告别了茅草房,改善了居住环境。

地理环境

林口乡主要是由林口台地为主体所组成。地形有平坦的台地面(42%)、丘陵谷地(57%),还有部分的滨海滩地。台地东北方紧邻观音山,以河谷为界、东南边以新庄断层与台北盆地相邻、西侧与桃园台地相接,中隔南崁溪。由于台地地势平坦,缺乏屏障、因此林口经常风力强劲。而由于气候高温多雨,台地上的泥土淋溶作用旺盛,因而形成强酸、不肥沃的红土层,不利农耕,只利于茶树栽种与红砖的生产。加上日治时期,日人积极开发,设茶业传习所,广植茶树。因此林口的茶园的开垦与红砖制造业曾盛极一时。林口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台风与豪雨;冬季则寒冷潮湿。由于林口濒临海岸,加上台地地形缺少屏障,风势强劲,因此夏季与北部其他地区相比,显的凉爽、冬季则比较寒冷。根据中央气象局在1996~2000年的资料显示,年平均温为22.1度,最冷月均温15.1度,最热月均温28.7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5%,二月至三月湿度可达84%,十分潮湿。

教育医疗卫生

现有学校23所,其中初中1所,完全小学14所,初级小学8所,有3所完全小学设有初中班,一师一校点8个。全乡在校学生725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4%,建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9个,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个体经营的药店及珍所7所,医务人员12个。乡村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现有林口和风岩两个农村集贸市场。

作物

林口乡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洋芋、大豆、荞子。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由于气候独特,适宜天麻等药材生长。现在天麻种植达到30000个平方米,半夏种植也已开始起步。

教育

林口共有两所大学(包括分部),两所高中与数所国中小学,教育体系完整。·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林口校区侨生先修部、私立醒吾技术学院,·高中国立林口高中、私立醒吾高级中学(国中、高中、高职),·特教国立林口启智学校,·国中县立林口国中、县立崇林国中,·国小县立林口国小、县立南势国小、县立丽林国小、县立丽园国小、县立嘉宝国小、县立兴福国小、县立瑞平国小

交通

林口地处镇雄县东半县的交通要道。是镇雄至以勒、大湾、花朗、茶木、坡头、仁和、母享、堰塘八个乡(镇)的必经之路,全乡已实现村村通公路,部分村还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公路里程达250多公里。

基本信息

林口乡是1988年区乡体改时组建的少数民族乡,全乡辖9村204个村民小组10289户43911人,其中彝族1723户7487人,苗族575户326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4.5%。全乡国土面积140.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6796亩。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8458吨,人均占有粮食193公斤。经济总收入4750.20万元,人均纯收入698元。地处高寒,最高海拔2324米,最低海拔1300米。土地贫瘠,25度以上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气候恶劣,有霜期达180天,进入农历8月以后到第二年农历3月,多雨寡照。灾害频繁,经常有风灾、冰雹灾、冷涝灾。群众文化落后,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该乡绝对贫困人口还有5735户25929人,占总人口的59.14%;低收入人口2035户8657人,占总人口的19.71%,脱贫人口2519户9325人,占总人口的21.25%。扶贫攻坚任重道远。